具有小的输出电流波动的恒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51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恒流电路,其输出电流几乎不依赖于晶体管的电流增益或提供于其上的前电压。该恒流电路由形成恒流产生单元的晶体管和电流镜像电路之间的一个差分电路组成。该差分电路作为一个反馈电路工作并且该电流镜像电路的镜像系数几乎不受电流增益或前电压的影响。(*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流电路,并且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恒流电路,其中电流流经两个具有不同发射极(源极)大小的晶体管,并且基于晶体管的基极(栅极)和发射极(源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差的恒定电流由此被输出。上面那种常规的恒流电路的一个例子表示在附图说明图1中。在图1所示的恒流电路中,由PNP晶体管Q23和Q24组成的一个电流镜像电路连接到由电阻R21和NPN晶体管Q21和Q22组成的一个恒流产生单元的输出端,晶体管Q21和Q22的发射极大小比率是1n1,并且通过晶体管Q23和Q24以及PNP晶体管Q25得到输出电流Iout,Q25与Q23和Q24共享公共基极。在这个电路中,令Iref是流经晶体管Q22的发射极的基准电流,I1是流经晶体管Q21的发射极的电流,以及lout是流经晶体管Q25的集电极的输出电流。令1∶nl是晶体管Q21和Q22的发射极大小比率,1∶n2是晶体管Q24和Q25的发射极大小比率,和R21是串联到晶体管Q22的电阻。关于PNP晶体管的电流增益hFE的影响,从下列等式得到Iref=(1/R21)·(K·T/q)·1n(n1·I1/Iref)I1=Iref·hFE/(hF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流电路,利用晶体管的集电极中的等值电流,输出基于具有不同发射极大小的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差的恒定电流;该恒流电路包括:工作在公共电源的一个差分电路;其集电极和基极共同连接到该差分电路的反向输入端并且其发射极共同接 地的第一导电性类型的第一双极型晶体管;其集电极和基极连接到该差分电路的非反向输入端并且其发射极通过一个电阻共同接地的第一导电性类型的第二双极型晶体管;具有其发射极连接到公共电源,其集电极连接到第一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其基极连接到 该差分电路的反向输入端的具有与上述第一导电性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性类型的第三双极型晶体管;其发射极连接到公...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6-30 187160/971.一种恒流电路,利用晶体管的集电极中的等值电流,输出基于具有不同发射极大小的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差的恒定电流;该恒流电路包括工作在公共电源下的一个差分电路;其集电极和基极共同连接到该差分电路的反向输入端并且其发射极接地的第一导电性类型的第一双极型晶体管;其集电极和基极连接到该差分电路的非反向输入端并且其发射极通过一个电阻接地的第一导电性类型的第二双极型晶体管;具有其发射极连接到公共电源,其集电极连接到第一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其基极连接到该差分电路的反向输入出端的具有与上述第一导电性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性类型的第三双极型晶体管;其发射极连接到公共电源,其集电极连接到第二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其基极连接到该差分电路的反向输出端的第二导电性类型的第四双极型晶体管;至少一个其发射极连接到公共电源,并且其基极共同连接到第三和第四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的第二导电性类型的第五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恒定电流从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村昌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