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声分子筛式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12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噪声分子筛式制氧机,包括:操作面板、前壳、后壳,前壳和后壳底部设置有一级底座,一级底座底部设置有二级底座。在一级底座上方安装有压缩机罩壳,压缩机罩壳内安装有压缩机和压缩机减震组件,分子筛吸附塔、进气缓冲器、氧气缓冲罐、压缩机启动电容通过支架分别固定在压缩机罩壳上,压缩机罩壳上顶面安装有风扇、排氮消声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制氧机内部结构设计,优化排氮消声器结构,采用二级底座进行气流二道缓冲,采用PWM智能温控装置来控制风扇转速,在兼顾散热的同时最大限度限制风扇噪声,有效解决制氧机散热与降噪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声分子筛式制氧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氧机
,尤其涉及一种低噪声制氧机

技术介绍

[0002]分子筛式制氧机是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机器,其主要是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通过物理原理,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在加压时将空气中的氮气进行吸附,对剩余未被吸附的氧气进行富集,经过净化处理后即为高纯度氧气,分子筛在减压时,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到环境空气中,在下一次加压时又可以吸附氮气,富集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对称循环工作过程,这种类型的制氧机产氧迅速,氧浓度高,适合于各种人群氧疗与氧保健,且安全无污染,成本低廉,性价比高。
[0003]目前制氧机内部主要运动部件为压缩机、电磁阀、散热风扇等,运动部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以及机械运动噪声,同时运动部件与其他结构件、结构件与结构件之间也会产生共振,气流在管道中的运动也会进一步增加设备噪声,尤其是排氮瞬间,气流速度极快,甚至会产生爆破声。这是分子筛制氧机行业的痛点共性。目前还没有成熟技术可完全消除噪声,行业中目前一般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降低设备噪声:
[0004]a.降低散热风扇转速以降低风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该方式的弊端在于降低散热风扇转速后,必然会引起设备内部温度升高,导致制氧效率降低,设备加速老化;
[0005]b.在制氧机内部粘贴隔音材料来降低噪声,该方式的弊端在于会增加设备成本,同时粘贴隔音棉后会降低机器的散热性能,降低设备制氧效率;
[0006]c.采用钣金件将运动部件进行包裹,进行噪声隔离,该方式的弊端在于会增加设备成本,且结构复杂,同时使设备变得笨重,不便移动。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制氧机内部结构设计,优化排氮消声器结构,采用二级底座进行气流二次缓冲,采用PWM智能温控装置来控制风扇转速,在兼顾散热的同时最大限度限制风扇噪声,通过一系列优化设计,较好地解决制氧机散热与降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噪声分子筛式制氧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0010]一种低噪声分子筛式制氧机,包括有操作面板1、前壳2、后壳5,前壳2和后壳5底部设置有一级底座41,一级底座41底部设置有二级底座3。在一级底座41上方安装有压缩机罩壳47,压缩机罩壳47内安装有压缩机50和压缩机减震组件51,分子筛吸附塔42、进气缓冲器44、氧气缓冲罐45、压缩机启动电容通过支架分别固定在压缩机罩壳47上。所述压缩机罩壳47上顶面安装有风扇43、排氮消声器48,所述风扇上方设有冷凝盘管49。所述压缩机50与进气缓冲器44、分子筛吸附塔42相连,所述分子筛吸附塔与氧气缓冲罐45和排氮消声器48连接。
[0011]所述压缩机启动电容下方粘贴有减震棉,防止设备运行时,启动电容震动与压缩机罩壳47撞击产生噪声,启动电容安装固定位置上方开有缺口,用于启动电容在运作时的散热。
[0012]所述分子筛吸附塔42采用集成化安装,将左右吸附塔通过吸附塔上盖422进行集成,同时吸附塔上盖422上还集成有电磁阀424,电磁阀424与上盖进行集成其好处在于能够尽量缩短进气口与上盖排氮口423之间距离,能够高效进行气流传导,精简内部结构,节约安装空间。
[0013]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一级底座41上方设有压缩机脚垫安装槽,用于安装压缩机减震组件51。压缩机减震组件51安装时可180
°
旋转方向,实现不同型号的压缩机安装。压缩机减震组件51包含减震弹簧511、压缩机脚垫512以及脚垫内壁镶嵌的软胶胶垫513,减震弹簧511安装于压缩机脚垫内。安装软胶胶垫513能对压缩机脚垫内壁进行软化处理,压缩机50运行时带动减震弹簧511震动,而减震弹簧511安装于压缩机脚垫内,采用软化处理后可以避免弹簧震动时与压缩机脚垫内壁撞击产生的噪声。
[0014]压缩机安装脚501内安装有金属支脚502,金属支脚502下端插入安装于压缩机减震弹簧511内,压缩机50与减震弹簧511之间的连接属于柔性连接,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压缩机50运行进行缓冲,降低压缩机50与其他结构件之间的共振。
[0015]所述压缩机罩壳47的侧面安装有进气缓冲器44,如图5所示,进气缓冲器44为长方形腔体,进气缓冲器44由上下两部分(441和443)通过超声波焊接而成,腔体内部有加强筋442,防止压缩机50吸气时进气缓冲器44因负压导致变形而产生的空鼓声。从气路上来看,进气缓冲器44安装于压缩机50上游,能够降低压缩机50吸气时产生的噪声,同时能够稳定进气压力,使压缩机50排气更为平稳。
[0016]如图6所示,所述压缩机罩壳47顶面中间位置开有一圆形缺口,圆形缺口为轴流风扇排风口471,其正上方安装有轴流风扇,轴流风扇排风方向由上至下,能够将机器内部热量吸入,统一从压缩机罩壳47顶面上的圆形缺口排放到压缩机罩壳47内部,最终从二级底座3四周排风口排出。在轴流风扇的上方还安装有冷凝盘管49,能够对压缩机50产出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
[0017]所述压缩机罩壳47顶面左侧均匀开有4个压缩机罩壳排氮口472,形状为小圆孔,所述排氮口472上方安装有圆片消声海绵,海绵上方安装有排氮消声器48,圆片海绵能够对排氮消声器48排出的氮气进行二次降噪,通过圆片海绵的氮气进入压缩机罩壳47内部,最终氮气也是通过二级底座3四周排风口排出。
[0018]排氮消声器48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如图7所示,通过四颗螺钉将排氮消声器上盖482、下盖483、压缩机罩壳47连接固定。消声器上盖482外侧中间位置有一圆形管道,为消声器进气口481,连接分子筛吸附塔上盖排氮口423。
[0019]如图8所示,在消声器上盖482内侧中间位置有一中空的花蕊结构4821。当氮气从顶部进气口进入后,通过上盖内侧花蕊结构4821将氮气进行分流,缓冲气流能量,在花蕊结构4821中空部位安装有圆形消声海绵,用于进气气流的缓冲。
[0020]排氮消声器下盖483为一碗状结构,在碗底开有一圈均匀小孔,为排氮消声器排气口4831。
[0021]如图9所示,在排氮消声器下盖483中间位置有一环形圆槽,在圆槽内安装有圆柱
消声海绵486。在下盖内部安装有环形消声海绵484。当氮气从消声器上盖花蕊结构4821分流排出后,通过下盖环形消声海绵484进一步缓冲降噪,最终通过底部均匀圆孔4831排出。
[0022]在排氮消声器上盖482与下盖483之间安装有密封圈485,防止氮气排放时,通过上下盖之间连接缝隙冲出,产生啸叫噪声。
[0023]如图10所示,一级底座41底部设置有二级底座3,二级底座3内部中间位置有凹槽,用于放置温度传感器31,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一级底座排热口401的排气温度,二级底座3内部还粘贴有鸡蛋型消音棉32,用于吸收从一级底座排热口401传出的噪声。二级底座3四周开有条形槽301,能够改变从一级底座41排出气流的方向,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声分子筛式制氧机,包括有操作面板(1)、前壳(2)、后壳(5),所述前壳(2)和所述后壳(5)底部设置有一级底座(41),所述一级底座(41)底部上设置有二级底座(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底座(41)上方安装有压缩机罩壳(47),所述压缩机罩壳(47)内安装有压缩机(50)和压缩机减震组件(51),分子筛吸附塔(42)、进气缓冲器(44)、氧气缓冲罐(45)、压缩机启动电容分别固定在所述压缩机罩壳(47)上,所述压缩机罩壳(47)上顶面安装有风扇(43)、排氮消声器(48),所述风扇(43)上方设有冷凝盘管(49),所述压缩机(50)与所述进气缓冲器(44)、所述分子筛吸附塔(42)相连,所述分子筛吸附塔(42)与所述氧气缓冲罐(45)和所述排氮消声器(48)连接;所述压缩机启动电容下方粘贴有减震棉,以防止设备运行时启动电容震动与压缩机罩壳(47)撞击产生噪声,启动电容安装固定位置上方开有缺口,用于启动电容在运作时的散热;所述一级底座(41)上方设有压缩机脚垫安装槽,用于安装压缩机减震组件(51),所述压缩机减震组件(51)包含压缩机脚垫(512)、脚垫内壁镶嵌有软胶胶垫(513)、安装于压缩机脚垫内的压缩机减震弹簧(511),所述压缩机减震组件(51)可旋转方向,实现不同型号的压缩机安装,压缩机安装脚(501)内安装有金属支脚(502),金属支脚(502)下端插入减震弹簧(511)内,压缩机(50)与减震弹簧(511)之间柔性连接;所述压缩机罩壳(47)的侧面安装有进气缓冲器(44),为长方形腔体,由上下两部分(441和443)通过超声波焊接而成,腔体内部有加强筋(442),防止压缩机(50)吸气时进气缓冲器(44)因负压导致变形而产生的空鼓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分子筛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罩壳(47)顶面中间位置开有一圆形缺口,圆形缺口为轴流风扇排风口(471),其正上方安装有轴流风扇,轴流风扇排风方向由上至下,能够将机器内部热量吸入,统一从压缩机罩壳(47)顶面中间位置上的圆形缺口排放到压缩机罩壳(47)内部,最终从二级底座(3)四周排风口排出。在轴流风扇的上方还安装有冷凝盘管(49),能够对压缩机(50)产出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所述压缩机罩壳(47)顶部面左侧均匀开有4个压缩机罩壳排氮口(472),形状为小圆孔,所述排氮口(472)上方安装有圆片消声海绵,海绵上方安装有排氮消声器(48),圆片海绵能够对排氮消声器(48)排出的氮气进行二次降噪;排氮消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徐帆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