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7078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以质量含量计,包括:活性成分10%~32%,乳化剂10%~30%、分散剂1%~4%、pH调节剂1%~6%,分散介质补足100%;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活性成分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属于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助剂的选择,使三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扩大了除草谱,提高了除草效率。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剂型使用方便,药液不易挥发、抗飘移且渗透传导性强、耐雨水冲刷,对靶标生物活性高;同时乳化分散性好、不易变稠或结底,倾倒后残余物少;悬浮率高,热贮稳定性好。热贮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尤其涉及一种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莠去津为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内以根吸收为主,茎叶吸收略少,通过木质部传导到分生组织及叶部,干扰光合作用,使杂草死亡。已被广泛应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苗圃、林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0003]硝磺草酮为苗后茎叶处理剂。通过根和幼苗、叶吸收,在植物中向顶、向基传导到分生组织,抑制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间接地抑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干扰叶绿体的合成和功能,由于叶绿素的氧化降解,导致发芽的敏感杂草白化,失绿的组织坏死。可有效防治玉米田中主要的阔叶杂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0004]烟嘧磺隆为苗后茎叶处理剂,可被植物的茎叶和根部吸收并迅速传导,通过抑制植物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阻止支链氨基酸绩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合成进而阻止细胞分裂,使敏感植物停止生长。可有效防治玉米田中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阔叶杂草。
[0005]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除草剂品种在农业草害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除草谱窄,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次数多会加重环境的污染。而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活性成分进行复配能有效克服以上缺点。同时,利用不同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扩大除草谱,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是综合防治杂草的重要手段。
[0006]将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组合使用,可发挥其协同作用,扩大除草谱、延缓杂草抗药性。但是目前市场上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海上运输过程中容易受环境变化影响,高温易出现粘稠结块、膏化、析油等现象,严重影响药效。在使用过程中,受不同水质的影响较大,例如对于3WHO水不耐受。有的需要特别添加防冻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耐受

10℃至65℃高低温区间。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以质量含量计,包括:
[0009]活性成分10%~32%,乳化剂10%~30%、分散剂1%~4%、pH调节剂1%~6%,分散介质补足100%;
[0010]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其中,莠去津的质量含量优选为7%

24%,更优选为10%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莠去津的质量含量为7%、10%、15%、18%、24%、19.4%、23%、19.4%,或以上述任意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所述硝磺草酮的质量含量优选为2%

8%,更优选为4%

6.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硝磺草酮的质量含量为2%、3%、4%、5%、6.8%、6%,或以上述任意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所述烟嘧磺隆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

5%,更优选为1%

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烟嘧磺隆的质量含量为1%、2.9%、3%,或以上述任意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
[0012]上述活性成分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0%~32%,更优选为10%~30%。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乳化剂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0%~30%,更优选为15%~30%,再优选为15%~25%,最优选为23%或26%。
[0014]所述乳化剂优选为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更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组合,所述组合优选为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1%、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2%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7%;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组合,所述组合优选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1%;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组合,所述组合优选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组合中的一种。
[0016]最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乳化剂由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重量比1~2:1:15~27混合,更优选按重量比2:1:20~23混合。具体可以为1:1:15、2:1:20或2:1:23。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包括:
[0018]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
[0019]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2%;
[0020]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
[0021]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7%;
[0022]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
[0023]所述分散剂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4%,更优选为1%~3%,最优选为1%。
[0024]所述分散剂优选为木质素磺酸钙、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聚萘甲醛磺酸钠盐、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为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
[0025]所述pH调节剂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6%,更优选为2%~4%;最优选为2.5%。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pH调节剂优选为苯甲酸、磷酸二氢钾、柠檬酸、硼酸、乳酸和聚萘甲醛磺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但不限于苯甲酸、磷酸二氢钾组合,优选质量比为1:1;或乳酸、柠檬酸组合,优选质量比为3:1;或柠檬酸、硼酸组合,优选质量比为1:5;或柠檬酸、磷酸二氢钾组合,优选质量比为3:1或1:3;柠檬酸、磷酸二氢钾、聚萘甲醛磺酸钠盐组合,优选质
量比为2:1:1。
[0027]更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由柠檬酸、磷酸二氢钾和聚萘甲醛磺酸钠盐组成,所述柠檬酸、磷酸二氢钾和聚萘甲醛磺酸钠盐的重量比优选为1:0.5~2:0.5~3,更优选为1:1~2:1~3;最优选为1:1.6:2.4。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pH调节剂包括:
[0029]柠檬酸0.5%、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以质量含量计,包括:活性成分10%~32%,乳化剂10%~30%、分散剂1%~4%、pH调节剂1%~6%,分散介质补足100%;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2:1:15~2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优选为木质素磺酸钙、烷基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良国李志清张小兵王建伟赵保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