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071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所述进风口的端部设有洁净系统;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端部开设有过渡隔间;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端部开设有出风口;所有接触了患者的医用耗材,包括袖套式手套和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均为一次性使用,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舱体侧面上端为透明设计,使医患可以互视;通过对讲装置和患者沟通,首先从舱内圆孔处将新袖套式手套/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的末端圆环外侧面贴于刚使用的已污染的手套/隔膜圆环的内侧面,然后再撕扯去已用过的污染的手套/隔膜,这样可保证以污染手套/隔膜断开时袖套孔是封闭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是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

技术介绍

[0002]在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时,医务人员需穿着繁复的防护服、面罩、口罩等防护装备。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这些防护装备在隔离致病微生物的同时给医务人员带来的诸多困扰:穿防护服步骤繁杂、费时;防护服穿着不舒适,出汗粘身,行动不便,面罩朦胧,视野受限等,导致心情焦灼;去卫生间、吃饭喝水需要重新更换新的防护服,费时费力,且防护服非常昂贵,每更换一次就要付出昂贵的代价,防护服给医务人员带来的以上这些困扰,不仅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体验,更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这些防护装备在隔离致病微生物的同时给医务人员带来的诸多困扰:穿防护服步骤繁杂、费时;防护服穿着不舒适,出汗粘身,行动不便,面罩朦胧,视野受限等,导致心情焦灼;去卫生间、吃饭喝水需要重新更换新的防护服,费时费力,且防护服非常昂贵,每更换一次就要付出昂贵的代价,防护服给医务人员带来的以上这些困扰,不仅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体验,更影响了工作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包括方舱诊室本体;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端部开设有过渡隔间;所述过渡隔间的顶部设有照明装置;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侧端设有外侧门;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内侧壁设有内侧门,且位于过渡隔间的侧端;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端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端部设有洁净系统;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空调单元;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端部开设有出风口;通过设置方舱诊室,舱内做空气温度处理,冷暖空调配置,额定功率850w,保证恒温状态,空调出风口亦应安装空气洁净系统,保证进入的冷/热气流洁净度达标;医患位置合理,保障医务人员方便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舱体高度应高于普通人体高度,利于医务人员起身活动。
[0006]优选的,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内部设有舱内照明灯;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内部设有舱内消毒灯,且位于舱内照明灯的侧端;通过打开舱内照明灯,可以对方舱诊室本体内部进行照明,在工作完成间隙做UVC紫外线定时消毒紫外线的UVC波段,波长2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紫外线消毒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消毒的同时不伤害眼睛和皮肤。
[0007]优选的,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端部设有对讲装置;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内部设有
聚光灯;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端部开设有两个袖套孔;所述袖套孔的侧端通过第一粘接环粘接有袖套式手套;所述袖套式手套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撕裂槽;通过设置聚光灯,便于对患者进行咽部检查时需打开聚光灯对口腔深处照明,由于袖套式手套的端部开设有凹痕,通过对讲装置和患者沟通,首先从舱内圆孔处将新手套袖套的圆环外侧面贴于刚使用的已污染的手套圆环的内侧面,然后再让患者撕扯去外面已用过的污染的手套,这样可保证以污染手套断开时袖套孔是封闭的,外面空气无法进入;待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再将所有圆环撕除。
[0008]优选的,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端部开设有可穿过听诊器胶管的孔;所述可穿过听诊器胶管的孔的侧端设有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所述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通过第二粘接环粘接在方舱诊室本体的内侧壁上进行固定密封;所述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的内部套设有听诊器听头;所述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的端部开设有第二撕裂槽;听诊时,先将手插入到袖套式手套的内部,握住已包裹着袖套式隔膜的听诊器听头对患者进行听诊,当听诊完毕时,先通过在第二粘接环的侧端重新套设一个新的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将其通过第二粘接环进行固定,通过对讲装置和患者沟通,让患者将已污染的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进行撕掉,此举可保证穿过听诊器胶管的孔处于密封状态,提高了方舱诊室本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0009]优选的,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活动式桌台;所述活动式桌台的端部连接有固定式桌台;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内部安装有舱内座椅;所述舱内座椅的底部固接有第一滑轮;活动式桌台和固定式桌台相连,左侧(舱内人员面向舱外时,舱内人员的左侧)桌面可活动,可平行于地面亦可变换成与地面垂直贴于舱体,且袖套孔和可穿过听诊器胶管的孔均置于左侧可活动的桌面上方,便于医患之间的近距离查体等,右侧(舱内人员面向舱外时,舱内人员的右侧)桌面固定,可放置医疗电脑、打印机等,内置医生座椅带第一滑轮,便于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端部开设有医疗文书/器材传递箱;所述医疗文书/器材传递箱的侧端设有第一拉板;所述医疗文书/器材传递箱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拉板,且位于第一拉板的另一端;左侧桌面侧下方挖一方孔,长度略长于打印纸宽度,箱体外侧和内侧均有一可上下开合的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向外传递医疗文书/器材时,先向下拉第一拉板,将文书/器材放入箱体后,拉上第一拉板闭合,再将第二拉板向下拉,使文书/器材外露,患者取走文书/器材,之后将第二拉板拉上,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均由舱内机关控制。
[0011]优选的,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观片灯箱孔;所述观片灯箱孔的端部通过转轴铰接有观片灯箱;观片灯箱孔置于舱体侧面外侧,箱体处的舱体为透明材料制成,观片灯箱孔侧面有转轴,观片灯箱侧面通过转轴与方舱诊室侧壁的观片灯箱孔的端部相连,平时观片灯箱孔紧贴舱体透明处,需观片时,观片灯箱孔沿转轴向外打开,露出正面屏幕,让患者将胶片卡放在正面屏幕前,再将方舱诊室本体沿转轴转至与舱体透明处贴合,打开观片灯开关,观片,灯箱开合均由舱内机关控制。
[0012]优选的,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外侧壁挂有可折叠舱内座椅;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底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二滑轮;所述方舱诊室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电源线接孔;所述的侧端固接有拖拽拉口,通过在方舱诊室本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滑轮,便于方舱诊室本体进行移动,方舱诊室本体的内部设有紧刹装置,舱外患者所用的可折叠舱内座椅为可折叠式,平时折叠后挂于方舱诊室本体外部,就诊时取下打开放置于方舱诊室本体外侧地面上,通过在方
舱诊室本体的侧端安装有电源线接孔,平时用来连接电源用,通过设置拖拽拉口,当需要移动时,通过拖拉设备卡接在拖拽拉口处,就能够带动方舱诊室本体整体进行移动。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方舱诊室,舱体结构整体密闭;采用净化密闭门,舱门有密封条保证舱门密闭性;应用正压系统,室内外压差30
±
5Pa,保证开舱门时气流流向外侧,避免致病微生物通过空气流动进入舱内;配有压差表,具备失压报警功能,保证室内安全性和密闭性;送风系统做99.99%级通风过滤(中效G3+活性炭+高效H13三层过滤),保证室内空气洁净;舱内做空气温度处理,冷暖空调配置,额定功率850w,保证恒温状态,空调出风口亦应安装空气洁净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诊室本体(1);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端部开设有过渡隔间(26);所述过渡隔间(26)的顶部设有照明装置(27);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侧端设有外侧门(25);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内侧壁设有内侧门(28),且位于过渡隔间(26)的侧端;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端部开设有进风口(21);所述进风口(21)的端部设有洁净系统(22);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空调单元(29);所述1的端部开设有出风口(2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内部设有舱内照明灯(23);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内部设有舱内消毒灯(24),且位于舱内照明灯(23)的侧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端部设有对讲装置(8);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内部设有聚光灯(31);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端部开设有两个袖套孔(32);所述袖套孔(32)的侧端通过第一粘接环(33)粘接有袖套式手套(34);所述袖套式手套(34)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撕裂槽(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诊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方舱诊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诊室本体(1)的端部开设有可穿过听诊器胶管的孔(36);所述可穿过听诊器胶管的孔(36)的侧端设有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38);所述听诊器用袖套式隔膜(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宁杨波徐盈盈黎桂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