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云升专利>正文

带芯片控制降压电路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02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芯片控制降压电路的锂离子电池,在锂离子电池中增加芯片控制降压电路,由充电保护电路、降压电路、能量转换电路组成。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把3.6V锂离子电池降压到2.6V,扩大了锂离子电池使用范围,满足某些移动电话机的需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电话机用电池,特别是一种带芯片控制降压电路的锂离子电池。目前某些移动电话机使用的电池标称电压为2.6V,需要2节镍氢电池串联使用。镍氢电池充电时易发热,充电效率低。锂离子电池容量大,充电效率高,但是单节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为3.6V,难以适应2.6V电压移动电话机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带芯片控制降压电路的锂离子电池,把单节锂离子电池的电压降压到2.6V,满足某些移动电话机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锂离子电池中增加芯片控制降压电路,降压电路由3.6V的锂离子电芯、充电保护电路、降压电路、充电正极、放电正极、充电放电共用负极组成。芯片控制降压电路的原理把锂离子电池串连可恢复保险器,与保护、降压电路连接保护、降压电路由保护芯片、降压控制芯片、场效应管、取样电路、能量转换电路组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原为3.6的锂离子电池通过保护、降压电路中的保护芯片进行必要的保护后,输出到降压控制芯片控制的场效应管,再输入到能量转换电路,获得2.6V的电压,输送给正极输出输入端,并与电池输入输出负端组成回路。保护芯片在电路中起电池过充、过放保护作用。取样电路在充电、放电过程中,输入稳压的电压给保护芯片,同时给降压控制芯片供电。由于采用本技术,在锂离子电池中增加芯片控制降压电路,把3.6V锂的离子电池降压到2.6V,扩大了锂离子电池使用范围,满足某些移动电话机的需求。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和原理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锂离子电池,2、串连可恢复保险器,3、保护、降压电路,4、保护芯片,5、降压控制芯片,6、场效应管,7、取样电路,8、能量转换电路,9、电池输入输出正端,10、电池输入输出负端。把3.6V的锂离子电池(1)串连可恢复保险器(2),与保护、降压电路(3)连接。保护、降压电路(3)由保护芯片(4)、降压控制芯片(5)、场效应管(6)、取样电路(7)、能量转换电路(8)组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原为3.6的锂离子电池(1)通过保护、降压电路(3)中的保护芯片(4)进行必要的保护后,输出到降压控制芯片(5)控制的场效应管(6),再输入到能量转换电路(8),获得2.6V的电压,输送给正极输出输入端(9),并与电池输入输出负端(10)组成回路。保护芯片(4)在电路中起电池过充、过放保护作用。取样电路(7)在充电、放电过程中,输入稳压的电压给保护芯片(4)。同时给降压控制芯片(5)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芯片控制降压电路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把3.6V的锂离子电池(1)串连可恢复保险器(2),与保护、降压电路(3)连接,保护、降压电路(3)由保护芯片(4)、降压控制芯片(5)、场效应管(6)、取样电路(7)、能量转换电路(8)组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原为3.6的锂离子电池(1)通过保护、降压电路(3)中的保护芯片(4)进行必要的保护后,输出到降压控制芯片(5)控制的场效应管(6),再输入到能量转换电路(8),获得2.6V的电压,输送给正极输出输入端(9),并与电池输入输出负端(10)组成回路,保护芯片(4)在电路中起电池过充、过放保护作用,取样电路(7)在充电、放电过程中,输入稳压的电压给保护芯片(4),同时给降压控制芯片(5)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芯片控制降压电路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把3.6V的锂离子电池(1)串连可恢复保险器(2),与保护、降压电路(3)连接,保护、降压电路(3)由保护芯片(4)、降压控制芯片(5)、场效应管(6)、取样电路(7)、能量转换电路(8)组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原为3.6的锂离子电池(1)通过保护、降压电路(3)中的保护芯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云升
申请(专利权)人:肖云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