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88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河水检测的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包括无人船主体以及放置在所述无人船主体上方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与所述无人船主体表面接触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两端头均活动连接有驱动轴。该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通过抬升块控制其下方连接的汲水机构进行下降运动,从而实现汲水,同时,在汲水之后,力臂也能马上进行抬升,避免汲水机构长期插在水中,河水检测时出现二次污染,影响检测结果,通过波纹管采用柔性管材,可以进行各种程度的折弯,以便于多角度的汲取河水进行检测。汲取河水进行检测。汲取河水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


[0001]本技术涉及河水检测的
,具体为一种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城、乡村的发展步伐在加快,而水环境污染问题也在逐步呈现区域扩大化、污染多样化、程度严重化的趋势。河水作为流动水,污染容易扩大和产生变动。
[0003]为了加强河水质量监控,及时掌握河水水质现状情况,确定河水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进而追朔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水质取样等工作,以求水质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但是,现有的水质探测装置结构简单,为了节约成本,往往是工作人员使用类似“针筒”的装置对污水进行回吸,更简单的就是工作人员使用杯子直接收集一杯污水回去进行检测,这些尽管能实现收集污水以及检测污水的目的,但是,这些收集往往只能收集河岸边上的污水,当需要多方位采样时,往往需要乘坐小舟前往湖中心进行采样,操作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收集中往往使得污水受到二次污染,且由于收集过程中污水在杯皿中的长期放置,造成污水沉淀等现象,往往会出现检测结果出现大幅度误差的问题。
[0004]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来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解决了在收集中往往使得污水受到二次污染,且由于收集过程中污水在杯皿中的长期放置,造成污水沉淀等现象,往往会出现检测结果出现大幅度误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包括无人船主体以及放置在所述无人船主体上方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与所述无人船主体表面接触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两端头均活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轴,所述连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连轴的一侧设置有轴块,所述轴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力臂,所述力臂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接轴块,所述卡接轴块远离力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力臂的一端与所述轴杆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抬升块;
[0008]所述抬升块的下方设置有汲水机构,所述汲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抬升块下方的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工作电机,所述工作电机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储水皿,所述储水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顶端开设有汲水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有两组,呈对称状安装在所述无人船主体的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设置有两组,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两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接轴块卡接在所述力臂的下表面,所述卡接轴块与所述力臂可活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支撑在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卡接轴块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波纹管为柔性管道,可进行折弯,便于汲水口汲水。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通过抬升块控制其下方连接的汲水机构进行下降运动,从而实现汲水,同时,在汲水之后,力臂也能马上进行抬升,避免汲水机构长期插在水中,影响检测结果。
[0016]2、该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吸附气流通过波纹管从汲水口中穿出,吸附气流随即将河水中的水流吸附,水流继而穿过波纹管进入到储水皿中,对河水进行储存,以便于携带回去检测,也能避免河水检测时出现二次污染。
[0017]3、该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通过波纹管采用柔性管材,可以进行各种程度的折弯,以便于多角度的汲取河水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检测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汲水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无人船主体;2、检测机构;21、固定板;22、安装块;23、驱动电机;24、驱动轴;25、连轴;26、连接杆;27、轴块;28、轴杆;29、力臂;210、卡接轴块;211、支撑柱;212、抬升块;
[0023]3、汲水机构;31、承接杆;32、工作电机;33、限位块;34、连通管道;35、储水皿;36、波纹管;37、汲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公开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公开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26]本公开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27]请参阅图1

图3,一种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包括无人船主体1以及放置在无人船主体1上方的检测机构2,检测机构2设置有两组,呈对称状安装在无人船主体1的上方。检测机构2包括与无人船主体1表面接触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2,安装块2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3,驱动电机23的外侧两端头均活动连接有驱动轴24,驱动轴24设置有两组,连接在驱动电机23的两端。
[0028]驱动轴24远离驱动电机2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轴25,连轴2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6,连接杆26远离连轴25的一侧设置有轴块27,轴块2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杆28,轴杆28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力臂29,力臂29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接轴块210,卡接轴块210卡接在力臂29的下表面,卡接轴块210与力臂29可活动,卡接轴块210远离力臂2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211,支撑柱211的底端支撑在固定板21的上方,支撑柱211的顶端与卡接轴块210相连接,力臂29的一端与轴杆28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抬升块212。
[0029]检测机构2放置在无人船主体1的上方,工作人员驱动无人船主体1在待检测的河水上漂流前行,当无人船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自平衡的双体无人船,包括无人船主体(1)以及放置在所述无人船主体(1)上方的检测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与所述无人船主体(1)表面接触的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2),所述安装块(2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的外侧两端头均活动连接有驱动轴(24),所述驱动轴(24)远离驱动电机(2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轴(25),所述连轴(2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远离连轴(25)的一侧设置有轴块(27),所述轴块(2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杆(28),所述轴杆(28)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力臂(29),所述力臂(29)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接轴块(210),所述卡接轴块(210)远离力臂(2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211),所述力臂(29)的一端与所述轴杆(28)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抬升块(212);所述抬升块(212)的下方设置有汲水机构(3),所述汲水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抬升块(212)下方的承接杆(31),所述承接杆(3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工作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澄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