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63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无人船,船体上设有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和避障系统;船体采用双体结构,单片体之间由连接桥连接;船体长为19.9m,宽为5.5m,吃水为0.9m;船体艏部设有驾驶室,桅杆位于驾驶室顶部,控制器、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和避障系统设备位于驾驶室驾驶台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体船结构,增加了甲板面积,宽敞甲板下可供无人船运输更多的货物,双体结构的设计具有更好的稳性,能够满足多种任务的需要。通过全回转推进器与艏侧推的配合,可以做到原地转向、横向平移,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和灵活性,同时,通过控制器对通讯、导航、动力、避障等系统的统一管理,能够实现无人船的自主航行。的自主航行。的自主航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无人船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船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无人船。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无人船行业蓬勃发展,小型无人船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大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型船舶转弯半径大,操作性能差,进出港不方便的缺点凸显出来,因此如果无人船要向大型化发展,就要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0003]目前市场上的无人船广泛应用于环保监测、水下测绘、安防巡逻等领域,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在大型无人船领域还很少涉足,大型无人船存在船体臃肿,转弯半径大,操作性能差,进出港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型无人船,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大型无人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两个片体结构,片体之间由连接桥连接,船体上设有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和避障系统;
[0007]船体长为19.9m,宽为5.5m,吃水为0.9m;
[0008]船体艏部设有驾驶室,桅杆位于驾驶室顶部,控制器、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和避障系统设备位于驾驶室驾驶台内部。
[0009]进一步的,导航系统包括DGPS、北斗导航和惯性导航,DGPS设备、北斗导航设备和惯性导航设备安装在驾驶台内;
[0010]对应的DGPS天线、北斗导航天线和惯性导航天线安装在驾驶室甲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讯系统包括数传电台、5G通讯和卫星通讯,其中数传电台天线、5G通讯天线安装在桅杆上,卫通天线位于驾驶室顶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电池组、配电箱、全回转推进器和艏侧推,全回转推进器分别位于两个片体尾部,艏侧推位于右片体艏部,电池组、发电机组分别位于片体左、右,推进器、艏侧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发电机及电池组通过导线与配电箱连接,配电箱为全船设备供电。
[0013]进一步的,避障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毫米波雷达、X波段雷达和自动识别仪,自动识别仪天线位于桅杆上,X波段雷达位于桅杆顶部,毫米波雷达分别设于船体船舯、首、尾部。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消防设备,消防设备安装于船体,消防设备装有报警系统,在报警系统发出火灾报警后,消防设备可自动打开,为失火区域灭火。
[0015]进一步的,船体甲板中部为载货区域,供无人船执行包括石油平台的货物运输、海洋发电巡检、内河及近海货物运输、海洋测量工作。
[0016]进一步的,数传电台与5G用于近距离信号传输,卫星通讯用于远距离信号传输。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航行记录仪,航行记录仪的VDR自动存储单元位于驾驶甲板上,实时记录保存有关船舶发生事故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船舶位置、动态、物理状况、命令和操纵手段有关信息。
[0018]进一步的,电池组内装有电池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用于电池组的安全管理,避免火灾的发生。
[00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大型无人船,采用双体船结构,增加了甲板面积,宽敞甲板下可供无人船运输更多的货物,双体结构的设计具有更好的稳性,能够满足多种任务的需要。通过全回转推进器与艏侧推的配合,可以做到原地转向、横向平移,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和灵活性,同时,通过控制器对通讯、导航、动力、避障等系统的统一管理,能够实现无人船的自主航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甲板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解释1

1、左片体,1

2、右片体,2、连接桥,3、驾驶室,4

1、左全回转推进器,4

2、右全回转推进器,5

1、左发电机组,5

2、右发电机组,6、消防设备,7、电池组,8、艏侧推,9、声呐,10

1、左船艉毫米波雷达,10

2、右船艉毫米波雷达,11

1、左船舯毫米波雷达,11

2、右船舯毫米波雷达,12

1、左船艏毫米波雷达,12

2、右船艏毫米波雷达,13、X波段雷达,14、5G设备,15、5G天线,16、数传电台天线17、风向、风速仪,18、 DGPS天线,19、惯性导航天线,20、自动识别仪天线,21、北斗导航天线,22、 V

SAT,23、VDR自动存储单元,24、驾驶台,25、配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大型无人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两个片体结构,片体之间由连接桥连接,船体上设有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和避障系统。船体长为19.9m、宽为 5.5m、吃水为0.9m;连接桥宽度为1.5m。船体设有左右两个片体,片体宽度为 1.5m;船体艏部设有驾驶室,桅杆位于驾驶室顶部。控制器、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和避障系统设备位于驾驶室驾驶台内部。导航系统包括DGPS、北斗导航和惯性导航,各设备天线分别安装于桅杆及驾驶室顶部。通讯系统包括数传电台、 5G通讯和卫星通讯,其中数传电台天线、5G通讯天线安装在桅杆上,卫通天线位于驾驶室顶部。动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电池组、配电箱、全回转推进器和艏侧推,全回转推进器分别位于两个片体尾部,艏侧推位于右片体艏部,电池组、发电机组分别位于片体左、右,推进器、艏侧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发电机及电池组通过导线与配电箱连接,配电箱为全船设备供电;避障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毫米波雷达、X波段雷达、声呐和自动识别仪,自
动识别仪天线位于桅杆上,X波段雷达位于桅杆顶部,毫米波雷达分别设于船体船舯、首、尾部;其它设备包括消防设备和航行记录仪;船体甲板中部为载货区域,可供无人船执行包括石油平台的货物运输、海洋发电巡检、内河及近海货物运输、海洋测量等工作。
[0026]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0027]如图1、2、3所示,一种双体无人船,包括船体,船体长为19.9m,宽为5.5m, 吃水为0.9m,片体由连接桥2连接,连接桥宽1.5m,连接桥上设有宽敞甲板,可执行包括石油平台的货物运输、海洋发电巡检、内河及近海货物运输、海洋测量等工作。双体结构能使船舶具有更好的稳性,同时为船舶提供更宽敞的甲板,搭载更多的任务载荷。
[0028]驾驶台24内安装有控制器、通讯、导航、避障等设备,控制器统一管理通讯、导航、动力、避障等系统设备,通过各设备的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无人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船体上设有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和避障系统;船体采用双体结构,片体之间由连接桥连接;船体长为19.9m,宽为5.5m,吃水为0.9m;船体艏部设有驾驶室,桅杆位于驾驶室顶部,控制器、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和避障系统设备位于驾驶室驾驶台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无人船,其特征在于:导航系统包括DGPS、北斗导航和惯性导航,DGPS设备、北斗导航设备和惯性导航设备安装在驾驶台内;对应的DGPS天线、北斗导航天线和惯性导航天线安装在驾驶室甲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包括数传电台、5G通讯和卫星通讯,其中数传电台天线、5G通讯天线安装在桅杆上,卫通天线位于驾驶室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电池组、配电箱、全回转推进器和艏侧推,全回转推进器分别位于两个片体尾部,艏侧推位于右片体艏部,电池组、发电机组分别位于片体左、右,推进器、艏侧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发电机及电池组通过导线与配电箱连接,配电箱为全船设备供电。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海张明辉舒赛斐杨妙李宝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