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输送大比重流体的双螺杆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大比重流体的双螺杆泵。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领域大比重流体的输送,目前国内采用的是螺杆泵,但目前螺杆泵效率很低,寿命很短。
[0003]目前的双螺杆泵因为螺杆和螺杆啮合时螺旋齿面不接触,螺杆和泵体之间也存在较大间隙,间隙高达0.2mm
‑
0.5mm,因此可以输送低粘度、润滑性差的流体。但输送低粘度,润滑性差的介质时,无法在螺旋齿面和泵体内表面形成稳定润滑油膜,所以该类介质输送泵的效率很低。大比重流体由于其粘度低,无润滑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导致泵送介质从较大间隙回流量更多,泵效率更低。提高泵的转速可以大幅度泵的效率。双螺杆泵在输送低粘度介质转速一般为1500r/min,如继续提升泵的转速至3000r/min,较快的转速在输送大比重介质时无疑会增加湍流,泵的吸入能量会急剧提升,同时加快泵的磨损,从而加重泵的不稳定性,增加泵的故障率,进一步缩短大比重流体输送泵的寿命。
[0004]因此,亟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大比重流体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驱动螺杆、被驱动螺杆、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和齿轮箱,所述泵体两侧开设有贯穿所述泵体的泵体内孔,所述驱动螺杆和所述被驱动螺杆啮合连接,并且所述驱动螺杆和所述被驱动螺杆安装于所述泵体内孔上,所述驱动螺杆的中心位置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两段具有相同螺距、相反旋向的第一外螺纹,靠近泵轴伸侧的第一外螺纹为左旋螺纹,远离泵轴伸侧的第一外螺纹为右旋螺纹;所述被驱动螺杆的中心位置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两段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尺寸相同的第二外螺纹,靠近泵轴伸侧的第二外螺纹为右旋螺纹,远离泵轴伸侧的第二外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前轴承座和所述后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泵体的前后两端,所述齿轮箱与所述后轴承座连接,其中:与驱动螺杆对应的所述第一外螺纹和与被驱动螺杆对应的所述第二外螺纹与对应的齿面之间的啮合间隙δ1满足以下公式:δ1=(1.2~2)T/[(D+de)
×
π]
ꢀꢀꢀꢀꢀꢀꢀ
(1)与驱动螺杆对应的所述第一外螺纹和与被驱动螺杆对应的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泵体内孔之间的间隙δ2满足以下公式:δ2=0.5
×
10
‑3×
D
ꢀꢀꢀꢀꢀꢀꢀꢀꢀꢀꢀꢀꢀꢀ
(2)其中,D表示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螺纹外径,de表示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螺纹小径,T表示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螺纹导程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大比重流体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杆所对应的第一外螺纹的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与所述被驱动螺杆所对应的第二外螺纹的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的螺纹长度均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大比重流体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侧边前后各设有一个独立的流体入口,所述泵体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流体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送大比重流体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杆的前后各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被驱动螺杆的前后均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为轴向定位轴承,用于对所述驱动螺杆进行轴向限位和径向支撑,所述第二轴承为径向定位轴承,用于对所述驱动螺杆和所述被驱动螺杆进行径向支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输送大比重流体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座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所述前轴承座的另一侧上连接有与所述驱动螺杆对应的第一前盖和与所述被驱动螺杆对应的第二前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强,舒锦,倪坤,朱庆胜,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黄泵双螺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