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34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训练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包括拉伸座,所述拉伸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对称设置有横移座,还包括:调速机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移动座、移动组件、伸缩组件、连接件、驱动件、第一转轴、调速齿轮组、变速齿轮组和第二转轴;转动机构以及下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调速机构对连接模块的转速进行调整,连接模块对转动机构的转速进行调整,转动机构对下压机构的下压速率进行调整,方便不同训练者进行训练,满足不同身体素质的训练者进行小胯软开度训练,提高训练者的训练效率和训练质量,且提高提升器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训练器械
,尤其涉及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

技术介绍

[0002]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芭蕾舞就是众多舞蹈种类中的一类,芭蕾舞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芭蕾舞对于舞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其中小胯软开度直接会影响芭蕾舞的训练质量,且其部位特殊性,直接受到髋关节环运动肌群、大腿外旋肌群和膝关节运动肌群等重要复杂肌肉的影响,因此,对小胯软开度实践规范的训练就成为舞蹈训练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0003]现有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设置有拉杆、压杆和导轨,训练者拉动拉杆,拉杆带动压杆在导轨上进行反向移动,压杆的竖向位置对训练者的膝关节内侧进行抵压,压杆的横向位置对训练者的膝关节顶部进行抵压,从而实现对训练者小胯进行下压;现有提升器虽可以实现对训练者小胯进行下压,但是下压速率不可控,对于不同训练者的不同身体素质,所需的下压速率也不相同,单一的下压速率不仅会导致提升器的局限性,还会对训练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0004]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包括拉伸座,所述拉伸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对称设置有横移座,所述横移座活动安装在拉伸座上,所述固定座与横移座活动相连,还包括:调速机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移动座、移动组件、伸缩组件、连接件、驱动件、第一转轴、调速齿轮组、变速齿轮组和第二转轴,所述移动座活动安装在拉伸座的内壁上,所述移动组件和伸缩组件均安装在移动座上,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与连接件固定相连,所述调速齿轮组与连接件活动相连,所述调速齿轮组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与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拉伸座内,所述变速齿轮组与调速齿轮组啮合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组固定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连接模块相连;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动力件、齿轮和齿条,所述动力件固定在移动座上,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与齿轮固定相连,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拉伸座的内壁上;
所述调速齿轮组包括两组直径不同的齿轮,所述变速齿轮组包括三组直径不同的齿轮;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安装在拉伸座内,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与连接模块固定相连;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安装在横移座内,所述下压机构的一端延伸至拉伸座内并且与转动机构相连;驱动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调速齿轮组转动,调速齿轮组带动变速齿轮组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连接模块带动转动机构转动,转动机构通过带动下压机构转动的方式实现了下压机构对膝关节的下压,动力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与齿条啮合的方式实现了移动座的移动,移动座带动伸缩组件移动,伸缩组件带动连接件移动的同时,伸缩组件也通过伸缩的方式带动连接件翻转,连接件同时带动调速齿轮组在第一转轴上移动和翻转,调速齿轮组通过移动和翻转的方式实现了与变速齿轮组上不同直径齿轮的啮合,调速齿轮组通过与变速齿轮组上不同直径齿轮啮合的方式实现了对第二转轴的转速进行调整,第二转轴带动连接模块进行转速调整,连接模块通过对转动机构的转速进行调整的方式实现了对下压机构的下压速率进行调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轮、第三转轴、转动带、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所述固定轮设置有三组,所述固定轮固定设置在拉伸座内,其中一组所述固定轮与第三转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连接模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移动轮固定在下压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移动轮活动安装在拉伸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移动轮通过连接杆与第二移动轮活动相连,所述转动带分别套装在固定轮、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压机构包括转动件、调节座、连接座、下压座和伸缩件,所述转动件活动安装在横移座内,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延伸至拉伸座内并且与第一移动轮固定相连,所述调节座活动安装在转动件上,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调节座上,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延伸至横移座外并且与伸缩件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下压座固定相连。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件活动套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下压座活动相连。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压座和横移座上均固定设置有缓震垫。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内固定设置有多组伸缩模块,所述伸缩模块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座外并且与横移座的侧壁固定相连。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上还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动力件、伸缩组件、驱动件和伸缩模块电性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拉伸座上还设置有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用于拉伸座的移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驱动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调速齿轮组转动,调速齿轮组带动变速齿轮组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连接模块带动转动机构转动,转动机构通过带动下压机构转动的方式实现了下压机构对膝关节的下压;
当需要对下压机构的下压速率进行调整时,动力件带动齿轮转动,且动力件固定设置在移动座上,齿轮通过与齿条啮合的方式实现了移动座的移动,移动座带动伸缩组件移动,伸缩组件带动连接件移动的同时,伸缩组件也通过伸缩的方式带动连接件翻转,连接件同时带动调速齿轮组在第一转轴上移动和转动,调速齿轮组通过移动和转动的方式实现了与变速齿轮组上不同直径齿轮的啮合,调速齿轮组上两组直径不同的齿轮与变速齿轮组上三组直径不同的齿轮单独啮合连接,直径不同的齿轮啮合后的转动比均不相同,从而实现对第二转轴的转速进行调整;调整第二转轴的转速时,连接模块的转速也随之调整,连接模块通过对转动机构的转速进行调整的方式实现了对下压机构的下压速率进行调整,方便不同训练者进行训练,满足不同身体素质的训练者进行小胯软开度训练,提高训练者的训练效率和训练质量,且提高提升器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
[00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调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调速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变速齿轮组的结构立体图。
[0020]图5为图1中转动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0021]图6为图1中下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舞蹈训练小胯软开度提升器,包括拉伸座,所述拉伸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对称设置有横移座,所述横移座活动安装在拉伸座上,所述固定座与横移座活动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速机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移动座、移动组件、伸缩组件、连接件、驱动件、第一转轴、调速齿轮组、变速齿轮组和第二转轴,所述移动座活动安装在拉伸座的内壁上,所述移动组件和伸缩组件均安装在移动座上,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与连接件固定相连,所述调速齿轮组与连接件活动相连,所述调速齿轮组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与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拉伸座内,所述变速齿轮组与调速齿轮组啮合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组固定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连接模块相连;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动力件、齿轮和齿条,所述动力件固定在移动座上,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与齿轮固定相连,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拉伸座的内壁上;所述调速齿轮组包括两组直径不同的齿轮,所述变速齿轮组包括三组直径不同的齿轮;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安装在拉伸座内,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与连接模块固定相连;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安装在横移座内,所述下压机构的一端延伸至拉伸座内并且与转动机构相连;驱动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调速齿轮组转动,调速齿轮组带动变速齿轮组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连接模块带动转动机构转动,转动机构通过带动下压机构转动的方式实现了下压机构对膝关节的下压,动力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与齿条啮合的方式实现了移动座的移动,移动座带动伸缩组件移动,伸缩组件带动连接件移动的同时,伸缩组件也通过伸缩的方式带动连接件翻转,连接件同时带动调速齿轮组在第一转轴上移动和翻转,调速齿轮组通过移动和翻转的方式实现了与变速齿轮组上不同直径齿轮的啮合,调速齿轮组通过与变速齿轮组上不同直径齿轮啮合的方式实现了对第二转轴的转速进行调整,第二转轴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芊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