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能回收内燃机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车辆驱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能回收内燃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新能源车辆大多采用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实现电能供给。但是,大容量锂电池组,其内部电气连接结构容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外界颠簸路面或者环境温度变化而断路甚至短路,产生电火花甚至极端情况下会由于电池内化学物质发生起火、爆炸。
[0003]现有的车载燃料电池技术通常使用氢气作为反应气体。这种方式下,需要在车辆尾气排放系统中专门设计残留氢气的转化装置以避免氢气泄露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此外,氢气虽然具有比重轻、转化效率高,反应产物无害等优势,但是,现有车载燃料电池中泄露的氢气无法单独提取进行存储或转用于其他设备,因而现有车载燃料电池实际并未充分利用氢气能源,其实际转化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能回收内燃机,本申请将车载燃料电池反应后所排出的残余氢气作为内燃机的辅助动力源,根据车辆实时动能需求利用氢气燃烧产能提高车辆运行效率,本申请通过内燃机结构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能回收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4),其内部设置有往复运动的活塞(4),其侧壁内嵌设置有热交换管道(41)供内部热交换介质获取燃烧室内部热能;空气进气道(5),其内部设置有空气活塞(51),供空气进入燃烧室;火花塞(6),其伸入至燃烧室顶部用于点燃燃烧室内可燃的混合气体;气压补进腔,其设置在燃烧室顶上,通过设置于其底部的气压调节孔(71)与燃烧室(4)顶部连通,气压补进腔在空气活塞(51)进气过程后期抽吸燃烧室(4)内的混合气体,在活塞(4)到达压缩行程顶点位置后向燃烧室(4)内补入混合气体直至火花塞点火时封堵住气压调节孔(71);氢气进气道(7),其设置在燃烧室(4)的顶部,在空气活塞(51)进气过程中同步向燃烧室内注入由车载燃料电池排出的氢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回收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进气道(7)与车载燃料电池的阳极反应腔体之间还设置有膜提氢装置,用于提取车载燃料电池阳极所排出的氢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回收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道(41)环绕燃烧室(4)侧壁连续设置若干周,其内部填充高温导热油作为热交换介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回收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道(41)中高温导热油由燃烧室(4)侧壁底部进入,由燃烧室(4)侧壁顶部排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回收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道(41)内部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珍,黄克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