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003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用动力系统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其相对于传统的燃料发动机而言既可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工作,也可使用传统燃料作为燃料工作,可有效降低90%的氮氧化物和25%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拥有天然气发动机的绿色环保以及传统发动机的经济可靠优点,包括船用发动机,船用发动机安装有传统燃料室,还包括新型燃气室、汽化器、稳压器、热交换器、喷射阀、混合器和燃气罐,新型燃气室安装在船用发动机上,燃气罐与汽化器之间、汽化器与稳压器之间、稳压器与热交换器之间、热交换器与喷射阀之间、喷射阀与混合器之间以及混合器与新型燃气室之间均通过双壁供气管连通,混合器上连通有进气管,新型燃气室上安装有点火系统。上安装有点火系统。上安装有点火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用动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航运业船舶每年需消耗超过12亿桶燃油,船舶常用燃料为重油及轻质柴油,这些都来自于石油提取,不论是重油还是轻质柴油在石油提取生产过程中均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并且伴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丰富和扩展,船运所消耗的燃油需求更在逐年升高,与此同时全球原油资源却在不断萎缩,原油危机逐渐呈现。
[0003]与石油产品相比,天然气具有储量丰富、使用方便和排放清洁的特点,其燃烧后的产物基本不含硫化物和微小颗粒等有害物质,是未来替代传统能源的理想材料,因此为适应环保要求,提出一种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市场需求庞大,前景非常明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其相对于传统的燃料发动机而言既可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工作,也可使用传统燃油作为燃料工作,可有效降低90%的氮氧化物和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拥有天然气发动机的绿色环保以及传统发动机的经济可靠优点。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包括船用发动机,所述船用发动机上安装有传统燃料室,还包括新型燃气室、汽化器、稳压器、热交换器、喷射阀、混合器和燃气罐,所述新型燃气室安装在船用发动机上,所述燃气罐与汽化器之间、汽化器与稳压器之间、稳压器与热交换器之间、热交换器与喷射阀之间、喷射阀与混合器之间以及混合器与新型燃气室之间均通过双壁供气管连通,混合器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空冷器,新型燃气室上安装有点火系统,所述点火系统包括行船电脑和点火模块,所述点火模块与行船电脑之间电性连接,且点火模块和行船电脑均与新型燃气室连接,所述燃气罐上连通有加气管。
[0008]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双壁供气管外套装有外壁管,所述双壁供气管与外壁管之间通过多个细管固定连接。
[0009]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汽化器与稳压器之间的双壁供气管上安装有高压切断阀。
[0010]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与喷射阀之间的双壁供气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热交换器工作温度的节温器。
[001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混合器与新型燃气室之间的双壁供气
管上安装有与行船电脑电性连接的电子节气门。
[0012]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所述汽化器内安装有滤清器。
[0013]作为上述方案再进一步的,所述空冷器上安装有过滤器。
[0014]作为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传统燃料室连通有储油罐,所述储油罐上连通有加油管。
[0015]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安装有快接管,所述加油管上安装有油帽。
[0016]作为上述方案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船用发动机内安装有与所述传统燃料室和新型燃气室匹配的双驱动轴。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传统燃料室和新型燃气室的设置,便于传统燃料和液化天然气的分别燃烧,既可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工作,也可使用燃油作为燃料工作,实现船用发动机的双燃料动力驱动,可有效降低90%的氮氧化物和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拥有天然气发动机的绿色环保以及传统发动机的经济可靠优点。
[002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双壁供气管的设计,便于实现液化天然气的输送,结构强度较高,防护效果较好,运行较为安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壁管的局部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外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船用发动机;2、传统燃料室;3、新型燃气室;4、汽化器;5、稳压器;6、热交换器;7、喷射阀;8、混合器;9、燃气罐;10、双壁供气管;11、进气管;12、空冷器; 13、加气管;14、外壁管;15、高压切断阀;16、细管;17、节温器;18、电子节气门;19、滤清器;20、过滤器;21、储油罐;22、加油管;23、单向阀;24、快接管;25、油帽;26、双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

5,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包括船用发动机1,船用发动机1上安装有传统燃料室2,传统燃料室2连通有储油罐21,储油罐21上连通有加油管22,便于传统燃料的加注和储存,还包括新型燃气室3、汽化器4、稳压器5、热交换器6、喷射阀7、混合器8和燃气罐9,新型燃气室3安装在船用发动机1上,船用发动机1内安装有与传统燃料室2和新型燃气室3匹配的双驱动轴26,便于动力的输出,实现船的驱动,通过传统燃料室2和新型燃气室3的设置,便于传统燃料和天然气的分别燃烧,既可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工作,也可使用燃油作为燃料工作,实现船用发动机1的双燃料动力模式驱动,可有效降低90%的氮氧化物和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拥有天然气发动机的绿色环保以及传统发动机的经济可靠优点,
燃气罐9与汽化器4之间、汽化器4与稳压器5之间、稳压器5与热交换器6之间、热交换器6与喷射阀7之间、喷射阀7与混合器8之间以及混合器8与新型燃气室3之间均通过双壁供气管10连通,双壁供气管10外套装有外壁管14,双壁供气管10与外壁管 14之间通过多个细管16固定连接,通过双壁供气管10的设计,便于实现天然气的输送,结构强度较高,防护效果较好,运行较为安全,位于汽化器4与稳压器5之间的双壁供气管10 上安装有高压切断阀15,当从汽化器4至稳压器5之间的双壁供气管10内的液化天然气压力较高超过安全值时,切断此段的双壁供气管10,提高运行安全性,汽化器4内安装有滤清器19,对通过汽化器4气化的液化石油气进行过滤。
[0029]还需进一步说明的是,位于热交换器6与喷射阀7之间的双壁供气管10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热交换器6工作温度的节温器17,控制热交换器6的工作温度,避免热交换器6温度过高和过低,保证热交换的顺利进行,位于混合器8与新型燃气室3之间的双壁供气管10上安装有与行船电脑电性连接的电子节气门18,控制进入新型燃气室3的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后的气体的量,混合器8上连通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上安装有空冷器12,空冷器12上安装有过滤器20,对进入空冷器12的助燃的空气进行过滤,新型燃气室3上安装有点火系统,点火系统包括行船电脑和点火模块,点火模块与行船电脑之间电性连接,且点火模块和行船电脑均与新型燃气室3连接,燃气罐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包括船用发动机(1),所述船用发动机(1)上安装有传统燃料室(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型燃气室(3)、汽化器(4)、稳压器(5)、热交换器(6)、喷射阀(7)、混合器(8)和燃气罐(9),所述新型燃气室(3)安装在船用发动机(1)上,所述燃气罐(9)与汽化器(4)之间、汽化器(4)与稳压器(5)之间、稳压器(5)与热交换器(6)之间、热交换器(6)与喷射阀(7)之间、喷射阀(7)与混合器(8)之间以及混合器(8)与新型燃气室(3)之间均通过双壁供气管(10)连通,混合器(8)上连通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上安装有空冷器(12),新型燃气室(3)上安装有点火系统,所述点火系统包括行船电脑和点火模块,所述点火模块与行船电脑之间电性连接,且点火模块和行船电脑均与新型燃气室(3)连接,所述燃气罐(9)上连通有加气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壁供气管(10)外套装有外壁管(14),所述双壁供气管(10)与外壁管(14)之间通过多个细管(1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双燃料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汽化器(4)与稳压器(5)之间的双壁供气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广林巢建松巢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德尔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