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中连续调节容性无功的补偿器,属于电工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大多数负荷是消耗无功功率的,如果供电线路中有大量的无功功率流动,会导致电网的供电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造成大量的能量损耗,因此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节能降耗的必要措施。目前在无功负荷中感性负荷占绝大部分,且这些负荷对无功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无功补偿器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连续可调的容性无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形式的静止补偿器(SVC)得到了广泛应用,但TCR会产生低次谐波,需要额外的滤波器,TSC是分级控制的,不能连续调节。要提供连续可调的容性无功需采取TCR+FC(固定电容器组)或TCR+TSC的形式。有资料提到一种PWM(脉宽调制技术)型SVC通过控制开关的占空比来调节电抗器的等效电抗,它与TCR相比产生的谐波小,响应速度快,但同样需与FC和TSC配合才能实现容性无功的连续调节,而这种调节方式,降低了补偿元件的利用率,增加了损耗。近年来提出的基于电压型或电流型桥式变流结构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 ...
【技术保护点】
连续调节容性无功的静止无功补偿器,它包含三相电源(1)、感性无功负荷(2),三相电源(1)的三相的每一相的输出端分别与感性无功负荷(2)的三个输入端的对应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补偿器(4),补偿器(4)由三个结构相同的补偿单元(4-1)、补偿单元(4-2)、补偿单元(4-3)组成,补偿单元(4-1)的首端与三相电源(1)的A相输出端连接,补偿单元(4-2)的首端与三相电源(1)的B相输出端连接,补偿单元(4-3)的首端与三相电源(1)的C相输出端连接,补偿单元(4-1)由主开关(4-1-1)、辅助开关(4-1-2)、缓冲电路(4-1-3)、补偿电容(C↓[a])、变 ...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调节容性无功的静止无功补偿器,它包含三相电源(1)、感性无功负荷(2),三相电源(1)的三相的每一相的输出端分别与感性无功负荷(2)的三个输入端的对应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补偿器(4),补偿器(4)由三个结构相同的补偿单元(4-1)、补偿单元(4-2)、补偿单元(4-3)组成,补偿单元(4-1)的首端与三相电源(1)的A相输出端连接,补偿单元(4-2)的首端与三相电源(1)的B相输出端连接,补偿单元(4-3)的首端与三相电源(1)的C相输出端连接,补偿单元(4-1)由主开关(4-1-1)、辅助开关(4-1-2)、缓冲电路(4-1-3)、补偿电容(Ca)、变压器(Ta)组成,主开关(4-1-1)的首端就是补偿单元(4-1)的首端,主开关(4-1-1)的末端与辅助开关(4-1-2)的首端连接,缓冲电路(4-1-3)并联在主开关(4-1-1)的首端与辅助开关(4-1-2)的末端之间,补偿电容(Ca)的一端与变压器(Ta)的副边“+”端连接,补偿电容(Ca)的另一端与主开关(4-1-1)的首端连接,变压器(Ta)的原边“+”端与主开关(4-1-1)的末端连接,补偿单元(4-1)的辅助开关(4-1-2)的末端、补偿单元(4-2)的辅助开关(4-2-2)的末端、补偿单元(4-3)的辅助开关(4-3-2)的末端汇接于一点,补偿单元(4-1)的变压器(Ta)的原边“-”端、补偿单元(4-2)的变压器(Tb)的原边“-”端、补偿单元(4-3)的变压器(Tc)的原边“-”端汇接于一点,补偿单元(4-1)的变压器(Ta)的副边“-”端、补偿单元(4-2)的变压器(Tb)的副边“-”端、补偿单元(4-3)的变压器(Tc)的副边“-”端汇接于一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调节容性无功的静止无功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高通滤波器(3),高通滤波器(3)由第一输入电抗器(Lfa)、第二输入电抗器(Lfb)、第三输入电抗器(Lfc)、第一电容器(Cfa)、第二电容器(Cfb)、第三电容器(Cfc)组成,补偿器(4)的补偿单元(4-1)的首端通过第一输入电抗器(Lfa)接A相电源的输出端,补偿单元(4-2)的首端通过第二输入电抗器(Lfb)接B相电源的输出端,补偿单元(4-3)的首端通过第三输入电抗器(Lfc)接C相电源的输出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赜,吴启涛,曾繁鹏,伏祥运,纪延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