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08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齿轮的下端中部,所述齿轮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锥型柱,所述锥型柱的外部设置有膨胀管,所述锥型柱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膨胀管结构外涨式挤压马达壳体内壁,使在对马达壳体表面打磨修整时,夹持时没有死角,通过可将马达壳体转动,再用打磨条对马达壳体外部旋转打磨,实现了可提高打磨速度,节省了人工的支出,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夹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马达为英语motor的音译,即为电动机、发动机,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它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从而带动曲轴转动而着车,具有瓷芯底座的新型低成本火花塞和启动器这两项零部件创新,奠定了汽车发展的技术基础。
[0003]马达在生产过程中,其壳体大多为一次注模成型,壳体表面往往有很多毛刺、气孔等,所以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人工打磨、修整等,而打磨修整时,往往需要夹持装置将马达夹持住,才能对其表面进行打磨修整,而现有的夹持装置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缺点,一是采用外部夹持工装,导致打磨修整后不可以对每个面进行无死角的打磨修整,二是采用单面打磨的方式,打磨速度慢,增加了人工成本的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齿轮的下端中部,所述齿轮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锥型柱,所述锥型柱的外部设置有膨胀管,所述锥型柱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转盘的中部外周均匀分布有圆孔。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齿轮的中部外周均匀分布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右侧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部外周固定连接有挤压圆板。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膨胀管的中下部均匀分布有第一开槽。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膨胀管的中上部均匀分布有第二开槽。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膨胀管的上端内口固定连接有限位片。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六角扳手用力旋转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带动挤压圆板挤压膨胀管上的限位片,使膨胀管可通过上部的第二开槽和下部的第一开槽发生形变,从而抵住马达壳体的内壁,通过外涨式挤压马达壳体内壁,使在对马达壳体表面打磨修整时,夹持时没有死角。
[0020]2、本技术中,打磨修整时更加方便,启动外部驱动机器,通过转杆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再通过连接柱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固定在膨胀管外部的马达壳体转动,用打磨条对马达壳体外部旋转打磨,实现了可提高打磨速度,节省了人工的支出,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的正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的爆炸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转杆;2、转盘;3、圆孔;4、连接柱;5、齿轮;6、第一螺纹孔;7、第一螺纹杆;8、锥型柱;9、膨胀管;10、第一开槽;11、第二开槽;12、限位片;13、挤压圆板;14、第二螺纹杆;15、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包括转杆1,转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转盘2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连接柱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齿轮5的下端中部,齿轮5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锥型柱8,锥型柱8的外部设置有膨胀管9,锥型柱8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首先将转盘2通过转杆1安装至驱动结构上,将膨胀管9套设上齿轮5的锥型柱8上,将马达壳体再套设上膨胀管9的外部,将第一螺纹杆7安装至齿轮5上的任意一个第一螺纹孔6中,通过用六角扳手旋转紧第一螺纹杆7使第一螺纹杆7不再能拧动,调整马达
壳体的位置,使马达壳体的边缘抵住第一螺纹杆7,将第二螺纹杆14安装至锥型柱8上的第二螺纹孔15中,并通过六角扳手用力旋转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带动挤压圆板13挤压膨胀管9上的限位片12,使膨胀管9可通过上部的第二开槽11和下部的第一开槽10发生形变,从而抵住马达壳体的内壁,通过外涨式挤压马达壳体内壁,使在对马达壳体表面打磨修整时,夹持时没有死角,打磨修整时更加方便,启动外部驱动机器,通过转杆1带动转盘2转动,转盘2再通过连接柱4带动齿轮5转动,从而使固定在膨胀管9外部的马达壳体转动,用打磨条对马达壳体外部旋转打磨,实现了打磨速度快,通过旋转打磨修整,可提高打磨速度,节省了人工的支出。
[0029]转盘2的中部外周均匀分布有圆孔3,齿轮5的中部外周均匀分布有第一螺纹孔6,右侧第一螺纹孔6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7使在对马达壳体在旋转打磨时出现在膨胀管9上转动的情况,第二螺纹杆14的上部外周固定连接有挤压圆板13,起到挤压膨胀管9的作用,膨胀管9的中下部均匀分布有第一开槽10,膨胀管9的中上部均匀分布有第二开槽11,使膨胀管可发生形变,膨胀管9的上端内口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2,起到抵住挤压圆板13的作用。
[0030]工作原理:首先将转盘2通过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包括转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所述转盘(2)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齿轮(5)的下端中部,所述齿轮(5)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锥型柱(8),所述锥型柱(8)的外部设置有膨胀管(9),所述锥型柱(8)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5),所述第二螺纹孔(1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的中部外周均匀分布有圆孔(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达壳体转子配件外涨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益鼎源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