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弹跳讯号产生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06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用以消除插拔一电池时所产生之弹跳讯号,其特征在于该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包括:    一充放电电路,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该输入端接收一电池连接器所传送之电源,并在该输入端有电压输入时储存电荷,而在该输入端无电压输入时释出电荷;以及    一正反器,具有一时脉输入端、一清除端、一资料端、一预设端及多个输出端,该预设端与该数据端均耦接至一电压源,该清除端耦接至该电池连接器,该时脉输入端则耦接至该充放电电路之该输出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控制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各项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同时因为人们不管在工作或休闲时均会使用到电子产品,因此各项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薄、短、小发展,并且能够让使用者随时随地使用,所以,各项可携式电子产品大都会配合电池以方便使用。而使用者在替电子产品更换电池过程中,当电池插入瞬间或当电池拔离瞬间,会产生所谓的弹跳讯号,造成电源不稳定,若处理不当,即容易导致系统不稳的情形发生。图1绘示传统之一种电子产品之电源连接示意图,图中显示此电子产品包括电池连接器10,电子产品内部电路20。其中,电池连接器10用以连接电池(未绘示),以传送电池所供给之电源。而电子产品内部电路20则接收电池连接器10所传送之电源。请参考图2,其绘示为传统电子产品插拔电池所产生之弹跳讯号波形图。其中,由波形撷取点E可知,在电池插入电池连接器10瞬间之时间点a开始产生弹跳讯号,造成电子产品之系统已开始运作,而电源仍不稳定的情形。直到电池与电池连接器10完全接合之时间点b时,弹跳讯号才结束,而电子产品内部电路20才得以获得稳定电压之供给。另外,由波形撷取点E可知,在电池拔离电池连接器10瞬间之时间点c时,开始产生弹跳讯号,造成要关闭电子产品时电源不稳定,容易导致电子产品不稳的情形发生,直到电池与电池连接器10完全脱离之时间点d时,弹跳讯号才结束。综合以上所述,习知可携式电子产品更换电池时之缺点为(1)在电池插入电池连接器10瞬间,会产生弹跳讯号,造成电子产品已开始运作,但电源不稳定,容易导致电子产品不稳的情形发生。(2)在电池拔离电池连接器10瞬间,会产生弹跳讯号,造成要关闭电子产品时电源不稳定,容易导致电子产品不稳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此控制电路于电子产品插入或拔离电池之过程中,透过充放电电路之充电与放电,以控制正反器内时脉输入端之电位,使电子产品得到稳定电压之供给,完全排除因弹跳讯号而造成电源不稳定的情形发生。为达上述与其它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此电路包括充放电电路以及正反器。上述充放电电路之输入端耦接至电池连接器,用以在电池与电池连接器完全接合时开始充电,于电池完全拔离电池连接器时放电。上述正反器具有时脉输入端、清除端、数据端、预设端及输出端,其中预设端与数据端均耦接至电压源,而清除端耦接至电池连接器,时脉输入端则耦接至充放电电路之输出端。其中,电池连接器与电池相连接,用以传送电池所供给之电源。其中,充放电电路更包括电阻与电容,用以储存与释放电荷。另外,预设端与资料端耦接之电压源由电子产品内部之备援电池所供给。消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绘示传统电子产品之电源连接示意图;图2绘示传统电子产品插拔电池所产生之弹跳讯号波形图;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之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图;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之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波形图;以及图5绘示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之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的正反器特征表。具体实施例方式图3绘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图。此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电路40之输入端401耦接至电池连接器30,用以在输入端401有电压输入时储存电荷,而在输入端401无电压输入时释出电荷。接着正反器50具有四个输入端与两个输出端,其中预设端与数据端均耦接至电压源,而清除端耦接至电池连接器30,时脉输入端则耦接至充放电电路40之输出端403,另外正反器50两个输出端输出之资料则互为补码,如熟悉此技艺者可知,其中正反器50可为D型正反器,但不以此为限。其中,电池连接器30与电池(未绘示)相连接,用以传送电池所供给之电源。而预设端与资料端耦接之电压源由电子产品内部之备援电池所供给。其中,充放电电路40更包括电阻402与电容404,用以储存与释放电荷,以控制正反器50中时脉输入端之电位,如熟悉此技艺者可知,其中电阻402可为100K,但不以此为限;如熟悉此技艺者可知,其中电容404可为0.1μ,但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3、4、5,以便进一步说明此控制电路之工作原理。其中图4、5分别绘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之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波形图,以及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之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特征表。其中,由波形撷取点A可知,在电池插入电池连接器30瞬间之时间点a时产生了弹跳讯号,直到电池与电池连接器30完全接合之时间点b时,弹跳讯号才结束。在时间点a到时间点b这段时间内,由于弹跳频率很快,无法满足充放电电路40的充电时间,故在时间点a到时间点b这段时间内,波形撷取点B处不会产生电压,故时脉输入端为低电位。另外,正反器50的清除端因耦接至电池连接器30,因此电位和波形撷取点A一样,致使时间点a到时间点b这段时间内,波形撷取点C处为低电位,波形撷取点D处为高电位。当电池与电池连接器30完全接合时,在波形撷取点A处已无弹跳讯号产生,因此波形撷取点A保持在高电位,电池连接器30传送稳定之电压。而充放电电路40开始充电,在波形撷取点B处产生一个上升边缘,使得正反器50时脉输入端产生一个上升时脉。同时因正反器50的清除端、预设端、资料端皆为高电位,故在波形撷取点C处转为高电位,波形撷取点D处转为低电位。由波形撷取点A可知,在电池拔离电池连接器30瞬间之时间点c时产生了弹跳讯号,直到电池与电池连接器30完全脱离之时间点d时,弹跳讯号才结束。然而当波形撷取点A处发生第一次弹跳讯号时,正反器50之清除端瞬间降至低电位,所以不管波形撷取点B处为高电位或低电位,波形撷取点C处都会立即被降至低电位,而波形撷取点D处则为转高电位,故由波形撷取点C处所产生之波形可知,其可完全排除因弹跳现象而造成电源不稳定的现象。当电池与电池连接器30完全脱离时,充放电电路40开始放电,在波形撷取点B处形成一个下降边缘,正反器50之时脉输入端则由高电位降为低电位,但不会对波形撷取点C处与波形撷取点D处之电位造成任何影响。综合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之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具有下列优点(1)当应用波形撷取点C或波形撷取点D做为控制电池电源开关的切换时,因波形撷取点C或波形撷取点D所产生之控制讯号只在电池与电池连接器完全接合之时间点b时才转态,并于电池与电源连接器一脱离时立即转态,故可完全排除因弹跳讯号而造成电源不稳定之情形。(2)可避免因插拔电池产生之弹跳讯号而造成电子产品系统的故障。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之权利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用以消除插拔一电池时所产生之弹跳讯号,其特征在于该消除弹跳讯号产生之控制电路包括一充放电电路,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该输入端接收一电池连接器所传送之电源,并在该输入端有电压输入时储存电荷,而在该输入端无电压输入时释出电荷;以及一正反器,具有一时脉输入端、一清除端、一资料端、一预设端及多个输出端,该预设端与该数据端均耦接至一电压源,该清除端耦接至该电池连接器,该时脉输入端则耦接至该充放电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杰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