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高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00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高压泵,包括高压泵主体段、后轴承箱和电机,所述高压泵主体段包括泵壳、泵轴、叶轮和导叶,后轴承箱包括箱体、滚动轴承、轴承后端盖和轴承前端盖,轴承后端盖内设有密封设置的环形冷却腔,环形冷却腔沿着泵轴周向环绕设置,轴承后端盖上开设有冷却腔进液口和冷却腔出液口,冷却腔进液口、冷却腔出液口分别与环形冷却腔相连通,泵壳上在泵壳的后端开设有循环出液口,在泵壳的前端开设有循环进液口,循环进液口与吸入口相连通,循环出液口经自冷却进水管与冷却腔进液口相连通,冷却腔出液口经自冷却出水管与循环进液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冷却效果好、实现冷却水自循环、装配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水淡化高压泵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泵
,具体的说是一种海水淡化高压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水淡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海水淡化用高压多级离心泵是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中的一个关键设备,其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是保证海水反渗透工艺安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0003]现有的海水淡化高压泵采用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包括高压泵主体段、前轴承箱、后轴承箱和电机,高压泵主体段包括泵壳、泵轴、叶轮和导叶,泵壳的前端开设有吸入口,后端开设有排水口,泵轴设在泵壳内前端伸出泵壳与前轴承箱中的轴承相连接,后端穿出泵壳后盖经后轴承箱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泵壳后盖与泵轴的连接处设有机械密封,泵壳内在泵轴上沿着泵轴的轴向间隔固定套设有叶轮,泵轴上在叶轮后侧设有导叶,导叶包括导叶片和导叶盘,导叶盘固定套设在泵轴上,导叶片沿导叶盘周向设置并固定在导叶盘上。
[0004]现有的高压泵存在的问题:一是泵轴在高速运转时,轴承处温度升高,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泵的效率和可靠性低;二是泵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轴承箱,整体结构复杂,且高压泵轴向尺寸较长,占地面积大。
[0005]现有技术中也出现对轴承箱进行降温的装置,经检索,CN2007200771071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泵轴承的冷却结构,泵轴设在轴承中,轴承与泵体内腔的连接端面上设置轴承压盖,泵轴从轴承压盖的轴心处穿过,轴承压盖内设置有冷却水容腔,轴承压盖上设置一个进水通道和一个回水通道,泵体上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道,通过设置冷却水容腔,利用冷却水带走泵端传递给轴承端的热量和轴承工作本身产生的热量。
[0006]此种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一是轴承压盖上虽设置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用于对轴承进行降温,但冷却水容腔的位置设置在轴承内侧,冷却水循环管道与冷却水容腔的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对接安装不方便,增加装配难度;二是冷却水容腔以及进水通道、回水通道的位置设置,不便于观察到冷却水容腔是否漏水,增加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可靠性高、实现冷却水自循环、制造成本低、装配方便、占用空间小的海水淡化高压泵。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海水淡化高压泵,包括高压泵主体段、后轴承箱和电机,所述高压泵主体段包括泵壳、泵轴、叶轮和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箱包括箱体、滚动轴承、轴承后端盖和轴承前端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滚动轴承,所述箱体靠近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后端盖,靠近泵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前端盖,所述轴承后端盖、轴承前端盖上均开设有供泵轴穿过的轴孔,所述泵轴经滚动轴承与箱体相连接并经轴承前端盖、轴承后端盖上的轴孔穿出箱体;
[0010]所述轴承后端盖内设有密封设置的环形冷却腔,所述环形冷却腔沿着泵轴周向环绕设置,所述轴承后端盖上开设有冷却腔进液口和冷却腔出液口,所述冷却腔进液口、冷却腔出液口分别与环形冷却腔相连通;
[0011]所述泵壳上在泵壳的后端开设有循环出液口,在泵壳的前端开设有循环进液口,所述循环进液口与高压泵主体段的吸入口相连通,所述循环出液口经自冷却进水管与冷却腔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冷却腔出液口经自冷却出水管与循环进液口相连通;
[0012]通过设置环形冷却腔对轴承箱进行降温,保证轴承工作的稳定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环形冷却腔设置在轴承后端盖内,既方便与自冷却出水管、自冷却进水管相连接,装配简单,也便于观察环形冷却腔是否漏水,便于维护;在泵壳的后端开设循环出液口,泵壳后端的压力大,在高压的作用下,液体可直接从自冷却进水管、冷却腔进液口流入环形冷却腔中,再从冷却腔出液口经自冷却出水管流进泵压较低的循环进液口,实现了冷却水自循环对轴承箱进行降温;又起到了泄压的作用,通过泄压来平衡轴向力,防止叶轮位移,并减小轴承的轴向负荷;循环出液口的位置设置,使得机械密封位置的水流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对机械密封进行润滑,防止机械密封发热,并带走机械密封处的摩擦热量和碎屑。
[0013]本技术所述泵轴上在滚动轴承的后端固定套设有油环套,所述油环套上套设有甩油环,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排气注油孔,采用油润滑的轴承体结构,通过泵轴转动,带动甩油环转动以使润滑油飞溅,对滚动轴承进行润滑,环形冷却腔的设置,冷却水循环对箱体内的润滑油进行降温。
[0014]本技术所述轴承采用双盘滚动轴承,进一步对泵轴进行定位和支撑,平衡泵轴轴向力。
[0015]本技术所述泵轴上在首级叶轮的后侧套设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与泵轴间隙配合,所述滑动轴承与导叶盘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动轴承,省去现有高压泵的前轴承箱,简化了高压泵的整体结构,使高压泵轴向尺寸缩小,占地面积小,同时通过输送的海水介质对滑动轴承进行润滑,实现了滑动轴承的自润滑自冷却,将滑动轴承设在首级叶轮的后侧,也可减小吸入口工况突变对滑动轴承造成的荷载冲击,保证滑动轴承工作的稳定性。
[0016]本技术所述高压泵主体段的吸入口设在泵壳的前端面上,使液体能够水平轴向吸入泵壳内,减小了吸入口处的水力损失和摩擦损失,提高高压泵的运行效率。
[0017]本技术所述循环出液口设在泵壳的下端,以使泵壳内高压能将冷却水经过自冷却进水管直接带入环形冷却腔中,冷却水自循环效果好。
[0018]本技术所述冷却腔进液口设在轴承后端盖的下端,所述冷却腔出液口设在轴承后端盖的上端,此种设置方法便于装配。
[0019]本技术所述高压泵主体段的材质选用耐海水腐蚀的双向不锈钢或硬质合金钢。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环形冷却腔对轴承箱进行降温,保证轴承工作的稳定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环形冷却腔设置在轴承后端盖内,既方便与自冷却出水管、自冷却进水管相连接,装配简单,也便于观察环形冷却腔是否漏水,便于维护;在泵壳的后端开设循环出液口,泵壳后端的压力大,在高压的作用下,液体可直接从自冷却进水管、冷却腔进液口流入环形冷却腔中,再从冷却腔出液口经自冷却出水管流进泵压较低的循环进液口,实现了冷却水自循环对轴承箱进行降温;又起到了泄压的作用,通过泄压来平衡轴
向力,防止叶轮位移,并减小轴承的轴向负荷;循环出液口的位置设置,使得机械密封位置的水流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对机械密封进行润滑,防止机械密封发热,并带走机械密封处的摩擦热量和碎屑;通过设置滑动轴承,省去现有高压泵的前轴承箱,简化了高压泵的整体结构,使高压泵轴向尺寸缩小,占地面积小,同时通过输送的海水介质对滑动轴承进行润滑,实现了滑动轴承的自润滑自冷却,将滑动轴承设在首级叶轮的后侧,也可减小吸入口工况突变对滑动轴承造成的荷载冲击,保证滑动轴承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后轴承箱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高压泵主体段前端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淡化高压泵,包括高压泵主体段、后轴承箱和电机,所述高压泵主体段包括泵壳、泵轴、叶轮和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箱包括箱体、滚动轴承、轴承后端盖和轴承前端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滚动轴承,所述箱体靠近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后端盖,靠近泵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前端盖,所述轴承后端盖、轴承前端盖上均开设有供泵轴穿过的轴孔,所述泵轴经滚动轴承与箱体相连接并经轴承前端盖、轴承后端盖上的轴孔穿出箱体;所述轴承后端盖内设有密封设置的环形冷却腔,所述环形冷却腔沿着泵轴周向环绕设置,所述轴承后端盖上开设有冷却腔进液口和冷却腔出液口,所述冷却腔进液口、冷却腔出液口分别与环形冷却腔相连通;所述泵壳上在泵壳的后端开设有循环出液口,在泵壳的前端开设有循环进液口,所述循环进液口与高压泵主体段的吸入口相连通,所述循环出液口经自冷却进水管与冷却腔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冷却腔出液口经自冷却出水管与循环进液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淡化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鹏王家斌薛增旭段江龙张本营钟英东赵映宁邹英杰杨世强张敏升孙忠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