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二氧化碳捕集的烟气余热梯级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98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二氧化碳捕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二氧化碳捕集的烟气余热梯级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离子液体对CO2的吸收量随温度增加而降低的特点,在低温时吸收CO2,高温时释放CO2,并对高温富CO2离子液体的热量、烟气中热量进行了回收利用。同时,烟气先后经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器换热降温,控制了进入吸收塔的烟气温度,提高了CO2吸收量;热网回水先后经过第三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换热升温,系统的热量利用效率较高,热网水最终可以达到100~130℃,该温度下的热网水价值较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二氧化碳捕集的烟气余热梯级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烟气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二氧化碳捕集的烟气余热梯级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电力行业中各火力发电厂的烟气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目前的工艺流程中直接排向大气。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碳排放量全面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捕集二氧化碳的需求逐渐出现。
[0003]对热电联产机组而言,回收系统中的余热是在不扩大机组规模的情况下增加供热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目前电厂通常采用水喷淋的方法将烟气降至50~60℃后进行排放,未对其中的热量进行回收,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0004]现有技术中对烟气余热的利用比较粗糙,且热网水温度较低,利用价值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二氧化碳捕集的烟气余热梯级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气余热的利用比较粗糙、热网水温度较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如下方案:
[0007]一种带二氧化碳捕集的烟气余热梯级利用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二氧化碳捕集的烟气余热梯级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吸收塔(3)、解吸塔(4)、第三换热器(5)和第四换热器(6);第一换热器(1)上设有第一换热器烟气换热通道入口(11)、第一换热器烟气换热通道出口(12)、第一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入口(13);第一换热器烟气换热通道入口(11)连通第一换热器烟气换热通道出口(12);第二换热器(2)上设有第二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入口(23)和第二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出口(24);第二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入口(23)连通第二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出口(24);第三换热器(5)上设有第三换热器二氧化碳换热通道入口(51)、第三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入口(53)和第三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出口(54);第三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入口(53)连通第三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出口(54);第四换热器(6)上设有第四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入口(61)、第四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出口(62)、第四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入口(63)和第四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出口(64);第四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入口(61)连通第四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出口(62),第四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入口(63)连通第四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出口(64);吸收塔(3)上设有吸收塔烟气入口(31)、吸收塔离子液体入口(33)和吸收塔离子液体出口(34);解吸塔(4)上设有解吸塔离子液体入口(41)、解吸塔离子液体出口(42)和解吸塔二氧化碳出口(43);第一换热器烟气换热通道入口(11)连接烟气入口(10);第一换热器烟气换热通道出口(12)连通吸收塔烟气入口(31);第二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入口(23)连接吸收塔离子液体出口(34),第二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出口(24)连接解吸塔离子液体入口(41);第三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入口(53)连接热网水输入管;第三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出口(54)连接第四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入口(63),第四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出口(64)连接第一换热器热水换热通道入口(13);解吸塔离子液体出口(42)连接第四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入口(61),第四换热器离子液体换热通道出口(62)连接吸收塔离子液体入口(33);解吸塔二氧化碳出口(43)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明安航刘家男周贤蔡洪波彭烁钟迪白烨姚国鹏黄永琪王会蔡浩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营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