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773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充电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该充电器包括初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次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初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次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其输出端接充电电池,初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的输出端为初级线圈,初级线圈绕在一半环形磁芯体的芯柱上,次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的输入端为次级线圈,次级线圈绕在另一半环形磁芯体的芯柱上,初级线圈上的半环形磁芯体与次级线圈上的半环形的磁芯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环形磁芯体,工作时形成完整的环形磁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给负载电器充电时,不需通过导体连接,或插接件插接,可增强用电的安全性,不会出现连接件接触不良等故障的出现,电路结构简单、减小了内部电源的尺寸,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装置
,涉及一种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使用的充电器在工作时都是通过导体(电源线)与负载相连接,因此可能存在电安全问题,而且经常会出现插接时接头接触不良,特别是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产生接触不良等现象或故障。中国专利公告CN2504773Y公开了一种“无接触式充电器装置”,具体介绍了该无接触式充电器装置包括一充电器和一电池包,在充电器内部分别设有超声波振荡器及发射谐振器,电池包内载有接收谐振器,发射谐振器将超声波振荡器的超声波磁波辐射于充电器外围,将可充电的电池包置在充电器外围区域上,其电池包上的接收谐振器因而起了共振作用,有感应到充电器外围的强力磁波,即刻转换成电压与电流,经一组整流电路,整流后充入电池包。这种无接触式充电器装置可以实现不需连接线路而达到对充电电池充电的目的,但由于这种充电器包括有超声波振荡器、发射谐振器、接收谐振器、整流电路等,电路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将电转换成超声波磁波,再由接收谐振器将磁波转换成电,转换效率低,电能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电能利用率高、损耗小、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包括初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1)和次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2),其中初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1)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次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2)包括整流、滤波电路(9),其输出端(10)接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初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1)的输出端为初级线圈(5),初级线圈(5)绕在一半环形磁芯体(6)的芯柱上,次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2)的输入端为次级线圈(8),次级线圈(8)绕在另一半环形磁芯体(7)的芯柱上,初级线圈(5)上的半环形磁芯体(6)与次级线圈(8)上的半环形磁芯体(7)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环形磁芯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包括初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1)和次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2),其中初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1)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次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2)包括整流、滤波电路(9),其输出端(10)接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初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1)的输出端为初级线圈(5),初级线圈(5)绕在一半环形磁芯体(6)的芯柱上,次级电源电路结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开全官浩张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