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696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壁活动连接有顶板,顶板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共设有多个,第一弹簧杆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板,第一承重板底部活动连接有承重柱,承重柱共设有多个,承重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二承重板以及缓冲杆,缓冲杆共设有多个,缓冲杆外壁与第二承重板固定连接,缓冲杆底部两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缓冲杆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杆,缓冲杆上固定连接有承重机构,承重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杆以及承重圈,第一连接杆共设有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减震机构以及承重机构,使该装置可以承重更多以及更重的震动力。动力。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能够根据已编好的程序,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综合了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测量、微电子等最新技术,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现代工业中已经被大范围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0004](1)现有的数控机床在使用时会产生震动,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导致装置内部的部件因为震动导致失效;
[0005](2)现有的数控机床减震装置在减震时,因为自身承重不行,导致容易被机床压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杆,所述第一弹簧杆共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弹簧杆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底部活动连接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共设有多个,所述承重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二承重板以及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共设有多个,所述缓冲杆外壁与第二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底部两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缓冲杆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杆,所述缓冲杆上固定连接有承重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承重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杆以及承重圈,所述第一连接杆共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壁与缓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壁与承重圈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圈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共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活动连接有承重弹簧杆,所述承重弹簧杆底部与第二承重板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杆上固定连接有挡板。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挡圈,所述挡圈与顶板外延口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承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杆,所述第二弹簧杆共设有多个。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弹簧杆,所述第三弹簧杆共设有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杆底部活动连接有底盘。
[0014]优选的,所述底盘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层。
[0015]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6]其一:本技术通过减震弹簧杆以及缓冲杆,震动力传到缓冲杆时,缓冲杆带着第二承重板向下压,下压时缓冲杆会向下挤压,挤压时将减震弹簧杆向后推动,通过减震弹簧杆以及缓冲杆的相互配合,使震动力能够被抵消;
[0017]其二:本技术通过承重圈以及承重弹簧杆,单个的减震弹簧杆以及缓冲杆承受不了太多的震动力时,通过第一连接杆以及承重圈使震动力能够均匀的分摊在每个缓冲杆,提高了减震能力,且在震动力过大时,在承重圈下压时,会带动第二连接杆下压,通过第二连接杆的下压使承重弹簧杆一起下压,通过承重弹簧杆的下压,将震动力引导在第二承重板上,从而可以将震动力进行分摊消除。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减震机构以及承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座;101、顶板;102、第一弹簧杆;103、第一承重板;104、承重柱;105、挡圈;106、第三弹簧杆;107、底盘;108、防滑层;2、减震机构;201、第二承重板;202、缓冲杆;203、固定块;204、减震弹簧杆;205、挡板;206、第二弹簧杆;3、承重机构;301、第一连接杆;302、承重圈;303、第二连接杆;304、承重弹簧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28]如图1

图6所示,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内壁活动连接有顶板101,顶板101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杆102,第一弹簧杆102共设有多个,第一弹簧杆102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板103,第一承重板103底部活动连接有承重柱104,承重柱104共设有多个,承重柱104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2,本设置中:将该底座1放入到数控机床的底部,数控机床在使用时所产生的震动力会通过数控机床传到底部的底座1中,通过底座1的减震机构2使力能够被减少,且通过设有承重柱104以及第一承重板103使震动力能够被抵消,防止震动力损坏该装置。
[0029]进一步的,减震机构2包括有第二承重板201以及缓冲杆202,缓冲杆202共设有多
个,缓冲杆202外壁与第二承重板201固定连接,缓冲杆202底部两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203,缓冲杆202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杆204,缓冲杆202上固定连接有承重机构3,本设置中:震动力通过顶板101传到减震机构2时,震动力在通过第二承重板201时,会被第二承重板201抵消一部分的震动力,剩余的震动力在通过缓冲杆202时,缓冲杆202带着第二承重板201向下压,下压时缓冲杆202会向下挤压,挤压时将减震弹簧杆204向后推动,通过减震弹簧杆204以及缓冲杆202的相互配合,使震动力能够被减低。
[0030]进一步的,承重机构3包括有第一连接杆301以及承重圈302,第一连接杆301共设有多个,每个第一连接杆301外壁与缓冲杆20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301外壁与承重圈302固定连接,承重圈30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03,第二连接杆303共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杆303底部活动连接有承重弹簧杆304,承重弹簧杆304底部与第二承重板201活动连接,本设置中:当单个的减震弹簧杆204以及缓冲杆202承受不了太多的震动力时,通过第一连接杆301以及承重圈302使震动力能够均匀的分摊在每个缓冲杆202,提高了减震能力,且在震动力过大时,在承重圈302下压时,会带动第二连接杆303下压,通过第二连接杆303的下压使承重弹簧杆304一起下压,通过承重弹簧杆30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壁活动连接有顶板(101),所述顶板(101)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杆(102),所述第一弹簧杆(102)共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弹簧杆(102)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板(103),所述第一承重板(103)底部活动连接有承重柱(104),所述承重柱(104)共设有多个,所述承重柱(104)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有第二承重板(201)以及缓冲杆(202),所述缓冲杆(202)共设有多个,所述缓冲杆(202)外壁与第二承重板(20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202)底部两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203),所述缓冲杆(202)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杆(204),所述缓冲杆(202)上固定连接有承重机构(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用方便更换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机构(3)包括有第一连接杆(301)以及承重圈(302),所述第一连接杆(301)共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01)外壁与缓冲杆(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德安康亚周胡稳王宝亮
申请(专利权)人:临汾市侯马经济开发区云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