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50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包括基础层和悬挑层;所述基础层的顶部设置有基础顶板,内部设置有配重箱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悬挑层设置于基础层的上部,并且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超出基础层的操作平台;所述基础层安装有基础通讯单元,所述操作平台安装有操作通讯单元,所述基础通讯单元与操作通讯单元网络连接;所述基础通讯单元和操作通讯单元均包括摄像头、显示器和通话装置,并且所述基础通讯单元和操作通讯单元均与监控中心网络连接。其具有灵活可动、沟通高效、使用便捷、安全稳固等优点。安全稳固等优点。安全稳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移动式多层悬挑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悬挑架通常又称悬挑式脚手架,一般指垂直方向荷载通过底部型钢支撑架传递到主体结构上的施工用脚手架,其不仅能够满足高层外脚手架的搭设需要,还可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对独立的翻搭或拆除。
[0003]当前,随经济社会发展,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不论是建筑外立面还是室内装饰的施工作业,都对施工技术带来越来越多的难题与挑战。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的总体施工效率和经济性、安全性的把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对较大区域的墙面进行装饰施工或其他作业时,若采用传统的落地式脚手架,一个区域施工完毕后无法整体移动,还需在下一个区域重新搭拆脚手架,导致作业效率低、灵活性差、工作量大,费工费料费时。如果使用搭设满堂脚手架的方法,又存在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的缺点。虽然还可以使用较为自动化的悬臂式升降机,但其自重较大,容易对地面石材等装饰材料造成损坏,不适合用于施工后期的场内维修作业。
[0004]同时,在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施工环境中,往往会使用到多层的脚手架,不同层之间的施工人员常需要及时交流彼此的工作进程以便密切配合。然而,传统的脚手架结构缺乏有效手段来优化这一沟通环节,导致施工人员需要叫喊来进行信息传递,而嘈杂的施工环境则会阻碍沟通有效快速地进行,这样不仅可能影响工作进度,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一些脚手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昏暗环境中需施工人员额外进行手动补光操作,占用人手,徒增劳动强度。r/>[0005]因此,目前亟需研发一种使用灵活且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多层悬挑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灵活可动、沟通高效、使用便捷、安全稳固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包括基础层1和悬挑层2;所述基础层1的顶部设置有基础顶板11,内部设置有配重箱体12,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3;所述悬挑层2设置于基础层1的上部,并且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超出基础层1的操作平台21;所述操作平台21的底部设置有操作底板22,周边安装有护栏23;所述基础层1包括彼此连接固定的基础立杆14和基础横杆15,并且基础立杆14之间还连接有基础斜撑杆16;所述悬挑层2包括彼此连接固定的悬挑立杆24和悬挑横杆25,并且所述悬挑立杆24与基础横杆15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斜撑杆26。
[0008]基础立杆14、基础横杆15、悬挑立杆24、悬挑横杆25以及基础斜撑杆16和加强斜撑杆26的数量通常为多个,并且通常为对称设置。操作平台21位于悬挑立杆24和悬挑横杆25构成的框架的上部。悬挑层2在操作平台21的下方可设置有悬挑底板28,可用于多名人员在
操作平台21上及其下方的悬挑底板28上同时作业。在基础层1的底部也可设置基础底板,以方便人员在基础层1内进行操作,以及用于放置配重箱体12。为方便人员到操作平台21作业,在操作平台21下方还可设置梯子或其他用于攀爬的设施。同理,在悬挑层2的下方也可设置攀爬设施,方便人员从基础层1到悬挑层2实施作业。万向轮又称为活动脚轮,是指脚轮轮子的支架能在动载或者静载中水平360度旋转。
[0009]所述基础层1安装有基础通讯单元17,所述操作平台21安装有操作通讯单元27,所述基础通讯单元17与操作通讯单元27网络连接;所述基础通讯单元17和操作通讯单元27均包括摄像头、显示器和通话装置,并且所述基础通讯单元17和操作通讯单元27均与监控中心网络连接。操作平台21人员和基础层1人员可以通过彼此互联的操作通讯单元27和基础通讯单元17进行语音和视频交流。操作通讯单元27和基础通讯单元17的功能与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以便增加设备通用性,减少设备定制成本。监控中心则可通过与之网络连接的操作通讯单元27和基础通讯单元17来实时监控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可统筹协调工作进度。
[0010]根据本技术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中,所述悬挑层2在操作平台21的下方位置还设置有悬挑底板28,其上安装有悬挑通讯单元29,所述悬挑通讯单元29包括摄像头、显示器和通话装置,并且与所述基础通讯单元17、操作通讯单元27和监控中心均为网络连接。悬挑通讯单元29的功能与结构也可与操作通讯单元27和基础通讯单元17完全相同,保证设备通用性。并且,其通过与基础通讯单元17、操作通讯单元27和监控中心的网络连接关系,可实现操作平台21、悬挑层2、基础层1的相关人员协同作业,并由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控和指挥。
[0011]根据本技术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中,所述操作平台21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线传感器、控制器和LED灯。在光线较暗时,控制器根据光线传感器提供的亮度信息,可以开启或调亮LED灯以增加操作平台21的照明。同理,当光线较亮时,控制器也可根据光线感应器的亮度信息来关闭或调暗LED灯以节约能耗。LED灯可以为多个,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LED灯的开关状态或亮度,从而实现更加细致的照明管理效果。
[0012]根据本技术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中,所述操作平台21安装有吊篮装置30,所述吊篮装置30包括固定于操作平台21的悬吊架、卷扬机、吊篮以及连接所述卷扬机和吊篮的钢丝绳。该吊篮装置30可用于在操作平台21与悬挑层2、基础层1之间传递物料,减少相关人员的上下攀爬次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技术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可设置有电源模块,从而为基础通讯单元17、操作通讯单元27、悬挑通讯单元29、照明装置、吊篮装置30以及其他设备提供电力。为方便多层悬挑架移动,该电源模块可以采用蓄电池。
[0013]根据本技术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中,所述基础立杆14、基础横杆15、基础斜撑杆16、加强斜撑杆26为镀锌钢方通,其规格为50
×
50
×
5mm;所述悬挑立杆24和悬挑横杆25为镀锌钢方通,其规格为40
×
40
×
4mm。镀锌钢方通也称热镀锌钢方通,其是指将除锈后的钢方通浸入440~46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获得防腐蚀效果的方通。
[0014]根据本技术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中,所述操作平台21的护栏23由镀
锌钢方通连接构成,其规格为20
×
20
×
2mm;所述基础顶板11、操作底板22和悬挑底板28为阻燃胶合板,其厚度为15

20mm。该护栏23可由多个横杆和多个立杆连接组成。阻燃胶合板是对木片进行阻燃处理后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胶合板,其既具有胶合板的容重轻、强度高、纹理美观、适于装饰等特点,又具有较好的阻燃、防潮和耐老化性能。
[0015]根据本技术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中,所述配重箱体12的壁板为阻燃胶合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包括基础层(1)和悬挑层(2);所述基础层(1)的顶部设置有基础顶板(11),内部设置有配重箱体(12),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3);所述悬挑层(2)设置于基础层(1)的上部,并且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超出基础层(1)的操作平台(21);所述操作平台(21)的底部设置有操作底板(22),周边安装有护栏(23);所述基础层(1)包括彼此连接固定的基础立杆(14)和基础横杆(15),并且基础立杆(14)之间还连接有基础斜撑杆(16);所述悬挑层(2)包括彼此连接固定的悬挑立杆(24)和悬挑横杆(25),并且所述悬挑立杆(24)与基础横杆(15)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斜撑杆(26);所述基础层(1)安装有基础通讯单元(17),所述操作平台(21)安装有操作通讯单元(27),所述基础通讯单元(17)与操作通讯单元(27)网络连接;所述基础通讯单元(17)和操作通讯单元(27)均包括摄像头、显示器和通话装置,并且所述基础通讯单元(17)和操作通讯单元(27) 均与监控中心网络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层(2)在操作平台(21)的下方位置还设置有悬挑底板(28),其上安装有悬挑通讯单元(29),所述悬挑通讯单元(29)包括摄像头、显示器和通话装置,并且与所述基础通讯单元(17)、操作通讯单元(27)和监控中心均为网络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动式多层悬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21)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线传感器、控制器和LED灯。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富贵陈锵林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