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及同步磁阻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同步磁阻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及同步磁阻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作为常用的机电能量转换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高输出转矩等优点,但是由于永磁材料价格较高,导致永磁同步电机的制造成本大幅升高,而且永磁同步电机存在退磁风险。
[0003]同步磁阻电动机具有成本低、没有退磁风险等优点,是永磁同步电机和逆变器驱动的感应电机的良好替代品。此外,同步磁阻电机还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转子温度和出色的瞬态过载能力。由于转子没有绕组和永磁体,因此转子惯性小。现有的同步磁阻电机也存在转子转矩脉动大、输出转矩低等缺点,因此设计一款可以增大输出转矩和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及同步磁阻电机。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和安装在转轴上的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呈圆周均匀设有多个空气磁障组,每个空气磁障组包括沿q轴方向间隔分布的多层星形空气磁障;每层星形空气磁障上、下两条边线均为星形线,均满足下述方程:其中,(x,y)为边线上任意点的坐标,r为星形线形成过程中定圆的半径,α为星形线形成过程中动圆圆心O'与定圆圆心O连线与x正半轴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空气磁障组均三层星形空气磁障,沿q轴方向由外至内依次为第一层星形空气磁障、第二层星形空气磁障和第三层星形空气磁障,第二层星形空气磁障与第一层星形空气磁障以及第三层星形空气磁障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导磁体层和第二导磁体层;每层星形空气磁障的末端与转子铁芯外径之间的部分为肋;第一层星形空气磁障与第二层星形空气磁障的宽度之比为0~1,第二层星形空气磁障与第三层星形空气磁障的宽度之比为0~1;第一层星形空气磁障与第一导磁体层的宽度之比为0.49~0.57,第一层星形空气磁障与第一导磁体层的宽度之和等于n倍定子齿宽,n取1或2;第二层星形空气磁障与第二导磁体层的宽度之比为0.49~0.57;设γ1,γ2,γ3分别为第一层星形空气磁障、第二层星形空气磁障以及第三层星形空气磁障的末端角,即各个星形空气磁障的两端分别与q轴之间的夹角,则0<γ1<γ2<γ3<π/4;各层星形空气磁障位于q轴上半部分的末端角满足下式:θ
i
=γ
i
+π/4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砚,刘荣哲,梁晶,沈泽,贾凯烨,刘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