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层叠体及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52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层叠体、或将多个这些电池层叠体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集合体、或电池组件,电池层叠体是将由非水电解液电池构成的单元电池以面积大的面相互对置的方式层叠多个并串联连接而成,其中,在上述电池层叠体的中心部配置有温度熔断器,温度熔断器的一个端子与上述电池层叠体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的任一个端子相连接,上述温度熔断器的另一个端子与充电时供给充电电流的充电端子连接,且在上述电池层叠体的上述一个端子上连接有放电时放出放电电流的放电端子,上述电池层叠体的另一个端子是放电、充电时的公共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串联连接的电池层叠体。还涉及将多个这些电池层叠体进一步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层叠体的集合体、或由这些电池层叠体、电池层叠体的集合体构成的电池组件。特别是涉及可使锂离子二次电池那样的能量密度高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在因充电时的异常而损害安全性之前安全地停止充电的电池层叠体、电池层叠体的集合体、以及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其能量密度比镍镉蓄电池及镍氢电池等其它的二次电池高,所以常作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可携式摄像机等的电源使用,且也作为电动工具、不间断电源等的电源、汽车或汽车的主要或辅助动力用的电源正在被广泛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通常使用由掺杂/脱掺杂锂离子的碳等材料形成的负极、和由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等含锂过渡性金属形成的正极,另外,电解液使用溶解了LiPF6等锂盐的非水电解液。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在过度充电时锂的析出、非水电解液的分解等而引起电池内压上升或发热,从而存在电池破损等事态发生的情况,因此,使用保护电路以防止过度充电状态。在将多个锂离子二次电池串联连接的电池层叠体、或使用了这些电池层叠体的电池组件内,对于串联连接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层叠体,将由非水电解液电池构成的单元电池以面积大的面相互对置的方式层叠多个并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池层叠体的中心部配置有温度熔断器,温度熔断器的一个端子与上述电池层叠体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的任一个端子相连接,上述温度熔断器的另一个端子与充电时供给充电电流的充电端子连接,且在上述电池层叠体的上述一个端子上连接有放电时放出放电电流的放电端子,上述电池层叠体的另一个端子是放电、充电时的公共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1-28 2005-3420471.一种电池层叠体,将由非水电解液电池构成的单元电池以面积大的面相互对置的方式层叠多个并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池层叠体的中心部配置有温度熔断器,温度熔断器的一个端子与上述电池层叠体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的任一个端子相连接,上述温度熔断器的另一个端子与充电时供给充电电流的充电端子连接,且在上述电池层叠体的上述一个端子上连接有放电时放出放电电流的放电端子,上述电池层叠体的另一个端子是放电、充电时的公共端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温度熔断器配置于单元电池对向的层叠面之间配置的温度熔断器装载体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温度熔断器在70℃以上、即在比隔板的熔融温度低60℃的温度以下动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元电池被柔性膜覆盖密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元电池是锂离子二次电池。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隔离正极和负极的隔板是聚丙烯单层结构或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结构。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含有锂锰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8.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粂内友一座间浩一栃原功田中泉
申请(专利权)人:NEC东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