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的支撑型高频电切刀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4267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9
一种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的支撑型高频电切刀及其使用方法,所属医疗器械领域,电切刀包括控制部、电缆线、绝缘保护管、刀头、导丝、连接片、轴销、固定环、支撑片和鞘管;控制部通过电缆线连接刀头,电缆线外围套设有绝缘保护管;绝缘保护管前部套设固定环,固定环上设置有轴销;轴销前端连接支撑片,轴销后端连接有连接片;控制部通过导丝连接连接片;所述绝缘保护管和导丝外围套设有鞘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片结构,使电切刀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切割的同时,其端部能够支撑剥离后的病变组织,实时跟随切割进度,有效暴露黏膜下病灶,开阔视野,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的支撑型高频电切刀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的支撑型高频电切刀及其使用方法,应用于内镜黏膜下组织剥离及病变支撑。

技术介绍

[000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切除技术,与其它黏膜切除技术相比,其病灶完整切除率更高,特别适合较大(直径超过2cm)的早期肿瘤性病变切除。
[0003]内镜黏膜下剥离病灶需要使用高频电切刀进行剥离,电切刀刀头通过高频和高压的电流,对所接触的组织产生的瞬间烧灼,从而达到切割或凝血的效果,实现对组织的分离和止血的作用。
[0004]电切刀进行黏膜下组织剥离时,由于操作的视野受限极易造成损伤和穿孔,需要对病变底部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来暴露黏膜下层。
[0005]目前,内镜医师多采取透明帽做为支撑的工具,但因透明帽支撑作用有限,在一些暴露或操作困难部位仍无法完全暴露黏膜下层,这对内镜高质量操作产生了较大的阻力,对于困难部位的手术成功率还是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的支撑型高频电切刀,其特征在于,电切刀包括控制部、电缆线、绝缘保护管(11)、刀头(12)、导丝(13)、连接片(14)、轴销(15)、固定环(16)、支撑片(17)和鞘管(18);所述控制部通过电缆线连接刀头(12),所述电缆线外围套设有绝缘保护管(11);所述绝缘保护管(11)前部套设固定环(16),所述固定环(16)上设置有轴销(15);所述轴销(15)前端连接支撑片(17),所述轴销(15)后端连接有连接片(14);所述控制部通过导丝(13)连接连接片(14);所述绝缘保护管(11)和导丝(13)外围套设有鞘管(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的支撑型高频电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操作杆(1)、操作手柄拇指扣(2)、滑套(3)和拉环(4);所述操作杆(1)的尾端设置有操作手柄拇指扣(2),所述操作杆(1)前部套设有滑套(3),所述滑套(3)两侧设置有拉环(4);所述操作杆(1)、操作手柄拇指扣(2)、滑套(3)和拉环(4)控制刀头(12)伸缩与剥离切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的支撑型高频电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3)的套身设置有电缆接口(5);所述电缆接口(5)内连电缆线,电缆接口(5)外接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的支撑型高频电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1)中部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内侧面设有方形的限位框(7),所述限位槽(6)内对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8),所述卡槽(8)内设有螺旋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的支撑型高频电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包括横杆(9)和旋钮(10),所述旋钮(10)设置在横杆(9)外端,所述横杆(9)的内端设置有螺旋纹,所述横杆(9)的螺旋纹与卡槽(8)的螺旋纹相旋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邹明宇韩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