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11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它包括显示屏、鱼箱、控制盒、传感器组件、水下摄像头、补光装置、增氧装置和电磁阀,所述显示屏设置在驾驶室内,所述鱼箱设置在运输车厢内,所述鱼箱内设有传感器组件、水下摄像头和补光装置,补光装置设置在水下摄像头上,所述增氧装置通过管道与鱼箱内输气棒连通,在增氧装置至输气棒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显示屏与控制盒连接,所述控制盒分别连接传感器组件、水下摄像头、补光装置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车载、交通运输等养殖场所,具有低功耗工作模式、恒温设计、溶氧量检测,自动/手动补氧等功能,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活鱼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的发展,鱼的消耗量逐年增加。但是,现有的鱼箱在运输过程中,往往无法及时检测到鱼箱中含氧量和水温的变化,从而造成鱼的死亡,给使用者带来巨大损失。
[0003]为了减少单次运输量及考虑运输成本,鱼箱中鱼的密度往往高出平常的好几倍,鱼在鱼箱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这造成一部分鱼在运送至目的地前会死亡。在运输过程中不可能每时每刻调节适合鱼箱的温度和氧气量,由于鱼类对水里的溶氧量有很高的要求,为提高鱼的存活率,对智能鱼箱控制系统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
[0004]维持适合鱼类生存的环境是一项非常耗能的工作,因此亟需一种为了保证鱼类在运输和饲养过程中的安全和存活性的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完成鱼箱环境参数的自动测量和智能控制,适用于车载、交通运输等养殖场所。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它包括显示屏、鱼箱、控制盒、传感器组件、水下摄像头、补光装置、增氧装置和电磁阀,所述显示屏设置在驾驶室内,所述鱼箱设置在运输车厢内,所述鱼箱内设有传感器组件、水下摄像头和补光装置,补光装置设置在水下摄像头上,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增氧装置通过管道与鱼箱内输气棒连通,在增氧装置至输气棒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显示屏与控制盒连接,所述控制盒分别连接传感器组件、水下摄像头、补光装置和电磁阀,显示屏、温度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电磁阀通过网关实现数据统一输入和输出,所述控制盒包含中心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按键控制模块和声光告警模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下摄像头和补光装置通过吸盘吸附在鱼箱内壁。
[0009]进一步地,所述补光装置包含照明灯及亮度检测模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溶氧量传感器固定设置在鱼箱的内侧壁。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设有开关机/待机按钮、气瓶扫描绑定按钮、屏幕切换按钮、供氧补给按钮和补光开关按钮开关按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设有2路连接鱼箱,其中1路是常开状态,另外1路是常闭状态,当温度过高 、溶氧量过低或人工判定需要补氧时,需要打开常闭电磁阀,进行氧的补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能够完成鱼箱环境参数的自动测量和智能控制,当鱼箱里环境参数超过所设定的上下限时,能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启动相应的执行动作,以完成对应环境
参数的改变,且系统设置为自动和手动状态,以适应不同的需求,防止由于运输距离、跨地区等气候变化,溶氧量和温度等突变而造成损失。
[0015]本技术适用于车载、交通运输等养殖场所,具有低功耗工作模式、恒温设计、溶氧量检测,自动/手动补氧等功能,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不仅可以远程监测鱼箱内部情况,而且可以节约人工管理的繁琐,可在人员不在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的工作模式自动控制补氧、照明等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达到节能效果。
[0016]本技术可实现各路环境检测信号的输入及各路控制信号的输出,通过水下摄像头加上补光装置,对鱼箱内情况进行摄像,网关连接到驾驶舱内的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一旦鱼箱内鱼的情况不佳,则可以通过显示屏上的按钮,打开另外一路阀门,进行补氧操作。本技术的温度及溶氧量传感器采集鱼箱内的温度和溶氧量,并且通过网关传输到驾驶舱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根据预置的规则,可以启动/关闭电磁阀,进行补氧/减少氧量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系统功能框架示意图。
[0019]其中:
[0020]显示屏1、鱼箱2、控制盒3、传感器组件4、水下摄像头5、补光装置6、增氧装置7、电磁阀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
[0022]实施例1:
[0023]参见图1

图2,图1绘制了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它包括显示屏1、鱼箱2、控制盒3、传感器组件4、水下摄像头5、补光装置6、增氧装置7和电磁阀8,所述显示屏1设置在驾驶室内,所述鱼箱2设置在运输车厢内,所述鱼箱2内设有传感器组件4、水下摄像头5和补光装置6,补光装置6设置在水下摄像头5上,所述传感器组件4包括温度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增氧装置7通过管道与鱼箱2内输气棒连通,在增氧装置7至输气棒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电磁阀8、压力表、减压阀和单向阀。
[0024]所述显示屏1与控制盒3连接,所述控制盒3分别连接传感器组件4、水下摄像头5、补光装置6和电磁阀8,显示屏1、温度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电磁阀8通过网关实现数据统一输入和输出。
[0025]所述水下摄像头5和补光装置6通过吸盘吸附在鱼箱2内壁;所述补光装置6包含照明灯及亮度检测模块。
[0026]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溶氧量传感器固定连接在鱼箱2的内侧壁,所述温度传感器和
溶氧量传感器用探头盒进行保护,避免鱼类碰撞,造成不良影响。
[0027]所述控制盒3上设有开关机/待机按钮、气瓶扫描绑定按钮、屏幕切换按钮、供氧补给按钮、补光开关按钮等开关按钮
[0028]显示屏1通过水下摄像头5加上补光装置6,实时监控鱼箱的状态,并控制摄像头5及补光装置6、电磁阀8、温度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装置的运行,维护鱼箱正常运行;温度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参数传递至显示屏1,数据实时显示给驾驶员,驾驶员根据需要通过显示屏1上的按钮控制电磁阀8的开启和关闭。
[0029]参见图2,上述智能鱼箱装置的控制系统部分包括设置在控制盒3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有中心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按键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磁阀8、补光装置6、液位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供电模块等连接实现以下多种功能:
[0030](1)所述控制器网关连接电磁阀8实现电磁阀控制: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阀控制增氧装置,一共有2路电磁阀进行控制,其中1路是常开状态,另外1路是常闭状态,以下3种情况下,需要打开常闭电磁阀,进行氧的补给:(1)温度过高 ;(3)溶氧量过低;(3)人工判定。前两种方式可自动设定条件进行电磁阀的开启,也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显示屏、鱼箱、控制盒、传感器组件、水下摄像头、补光装置、增氧装置和电磁阀,所述显示屏设置在驾驶室内,所述鱼箱设置在运输车厢内,所述鱼箱内设有传感器组件、水下摄像头和补光装置,补光装置设置在水下摄像头上,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增氧装置通过管道与鱼箱内输气棒连通,在增氧装置至输气棒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显示屏与控制盒连接,所述控制盒分别连接传感器组件、水下摄像头、补光装置和电磁阀,显示屏、温度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电磁阀通过网关实现数据统一输入和输出,所述控制盒包含中心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按键控制模块和声光告警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鱼箱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明李雷陶炎周雪磊田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