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71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包括箱体本体,其具有,控温系统,控温系统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压缩机、四通阀、钛管蒸发器、冷凝器和电子膨胀阀,钛管蒸发器的循环管位于箱体本体内;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安装在箱体本体外壁上的电池;增氧系统,增氧系统包括增氧管和增氧机,所述的增氧管的进口端与增氧机的出气端连接、出口端伸入箱体本体内;控制单元,其包括设置在箱体本体内的水温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和与水温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器。其结构设计合理,可对箱体本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或降温,最大程度上的保护了水产动物亲体存活。保护了水产动物亲体存活。保护了水产动物亲体存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暂养和转运的装置,具体为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产捕捞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种质资源不断遭到破坏;而且,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导致很多水产动物濒临灭绝。不过,随着水产增殖放流的不断开展,很多水产种质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水产苗种繁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优质亲体,这些亲体往往需要从野生环境中获得。目前,一般是渔民捕获水产动物亲体后放到船上水仓内,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转运到育苗场,这就涉及到亲体的暂养和转运过程。先前,由于技术的限制,水产动物亲体的成活率较低,转运成本较高,得到的亲体质量不高,免疫力严重下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动物亲体的有效收集,浪费了大量优质的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同时也影响到水产苗种的繁育。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更新,很好的解决了这些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和防病的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包括箱体本体,其具有,控温系统,控温系统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压缩机、四通阀、钛管蒸发器、冷凝器和电子膨胀阀,钛管蒸发器的循环管位于箱体本体内;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安装在箱体本体外壁上的电池;增氧系统,增氧系统包括增氧管和增氧机,所述的增氧管的进口端与增氧机的出气端连接、出口端伸入箱体本体内;控制单元,其包括设置在箱体本体内的水温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和与水温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器。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所述的箱体为PVC材质。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所述的电池为太阳能电池板。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所述的增氧管为纳米微孔增氧管,其布置于箱体本体的底部四周,其内径为10mm~20mm,其外周面上具有孔径为0.02mm~0.08mm的微孔。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在箱体本体外壁设置有报警器,报警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并设置正常水温区间为15℃~28℃
±
0.5℃,正常溶解氧区间为5 mg/L~9
ꢀ±
1mg/L时为非报警
状态,当水温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超出正常水温区间及正常溶解氧区间时开始报警。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所述的箱体本体具有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的实施方法为:在箱体本体的底面平面上粘接有减震垫,在箱体本体的四个立面上涂有玻璃胶,玻璃胶的形状为半球凸起状,根据箱体本体的形状浇筑另一个结构相同的外箱体,外箱体的四个立面内壁与箱体本体的四个立面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

1.5个半球凸起状的玻璃胶半径,在外箱体的四个立面内壁之间也涂有半球凸起状的玻璃胶,在箱体本体的顶面固定设有若干锁扣,将外部吊具与锁扣相接并将箱体本体吊运至外箱体内,向箱体本体外壁和外箱体内壁之间填充水即可。
[00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所述的减震垫由橡胶层和铅层构成,橡胶层设有上下两层,铅层位于橡胶层之间,铅层和橡胶层通过防水粘接剂粘接为一体。
[001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所述的半球凸起状的玻璃胶等距设置在箱体本体的外壁和外箱体的内壁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其结构设计合理,可对箱体本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或降温,最大程度上的保护了水产动物亲体存活。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箱体本体的复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箱体本体;2、减震垫;3、玻璃胶;4、外箱体;5、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6]实施例1,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包括箱体本体1,箱体本体1可采用长1.8米,宽1.2米,高0.9米的PVC箱体,其具有,控温系统,控温系统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压缩机、四通阀、钛管蒸发器、冷凝器和电子膨胀阀,钛管蒸发器的循环管位于箱体本体1内;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安装在箱体本体1外壁上的电池,电池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能,其规格为12V/100W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端一侧接入规格为12V/10A锂电池组,主要为突发情况或在夜间使用,另一端为直流负载,可实现在白天直接为箱体的所有设备供电;增氧系统,增氧系统包括增氧管和增氧机,所述的增氧管的进口端与增氧机的出气端连接、出口端伸入箱体本体1内;控制单元,其包括设置在箱体本体1内的水温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和与水温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器。
[0017]实施例1中,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冷媒,流经四通阀进入钛管蒸发器中,并且在
管内冷凝成液体,放出热量,与钛管外的水进行热交换,水被加热成供箱体使用的温水,冷媒被冷凝成液体,从钛管蒸发器内流出,进入电子膨胀阀,液态冷媒经电子膨胀阀节流,压力降低,变成低压、气液两态的混合液体进入箱外换热器,冷媒在翅片管式换热器内蒸发,吸收热量,箱外机风扇带动空气流经翅片管式换热器,冷媒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被冷却的空气被风扇排到大气中,气态冷媒进入回气管路,回到压缩机,在压缩机内再次被压缩,进入再一次的循环,压缩机可采用松下压缩机,具有运行稳定,噪音小,持久耐用等优点,钛管蒸发器内部可采用纯钛浸管精工而成,具有抗腐蚀和快速制冷等优点,电子膨胀阀采用三花电子膨胀阀,其具体型号可根据使用需求自行选择,反应非常快,从关闭到完全打开状态只需几秒钟,电子膨胀阀没有静态过热,可以人为设定开合的大小和速度,四通阀采用盾安四通阀,其具体型号可根据使用需求自行选择,广泛应用于气体、液体及蒸汽介质减压稳压或泄压稳压的自动控制,压力设定点波动小,冷凝器采用蒸发式,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不需要冷却水,使用方便,耗水量少、空气流量不大。
[0018]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所述的箱体为PVC材质。
[0019]实施例3,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所述的电池为太阳能电池板。
[0020]实施例4,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所述的增氧管为纳米微孔增氧管,其布置于箱体本体1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本体,其具有,控温系统,控温系统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压缩机、四通阀、钛管蒸发器、冷凝器和电子膨胀阀,钛管蒸发器的循环管位于箱体本体内;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安装在箱体本体外壁上的电池;增氧系统,增氧系统包括增氧管和增氧机,所述的增氧管的进口端与增氧机的出气端连接、出口端伸入箱体本体内;控制单元,其包括设置在箱体本体内的水温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和与水温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为PVC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为太阳能电池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管为纳米微孔增氧管,其布置于箱体本体的底部四周,其内径为10mm~20mm,其外周面上具有孔径为0.02mm~0.08mm的微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亲体智能暂养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本体外壁设置有报警器,报警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并设置正常水温区间为15℃~28℃
±
0.5℃,正常溶解氧区间为5 m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梅孙美超王兴强李庆国李永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旺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连云港侨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