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及制备方法、改性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电池正极结构及锂电池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34391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及制备方法、改性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电池正极结构及锂电池结构。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待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正极前驱体材料的表面沉积烧结助剂薄膜层以获得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沉积的烧结助剂薄膜层能均匀且紧密结合包覆在待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的表面,在制备正极材料时具有更低的烧结温度,很好的降低了能量消耗;同时,将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和锂源混合制备获得正极材料时,其结晶的晶粒粒径更小,排布密实,增强了正极材料的机械性能,同时也提高其在制备成电池结构时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构时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构时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及制备方法、改性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电池正极结构及锂电池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及制备方法、改性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电池正极结构及锂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现在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手机,新能源汽车和大规模储能装置都会用到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是目前最常用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然而钴矿的储量只有镍矿的十分之一,并且价格是镍矿的数倍,所以发展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
x
Co
y
Mn
z
O2,LiNi
x
Co
y
Al
z
O2)、其他高镍二元材料(LiNi
x
Co
y
O2,LiNi
x
Mn
y
O2)、或者镍酸锂(LiNiO2)来替代钴酸锂是大势所趋。
[0003]在层状正极材料中,将纳米级的一次颗粒聚集形成微米级的二次颗粒,一次颗粒之间由晶界相连,这会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待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所述正极前驱体材料的表面沉积烧结助剂薄膜层以获得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包括基于镍金属和其他过渡金属制备获得的正极前驱体材料或者将制备获得的正极前驱体材料经过至少一个预烧结处理阶段处理后的中间态正极前驱体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的通式如下:Ni
x
Co
y
M
z
(OH)2、其中M包括Mn、Al中的一种或者两种,x+y+z=1;或者Ni
x
Co
y
(OH)2、Ni
x
Mn
y
(OH)2、其中x+y=1;或者Ni(OH)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所述待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的表面沉积烧结助剂薄膜层以获得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用于沉积所述烧结助剂薄膜层的沉积材料前驱体源;将待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在预设温度范围下预热设定的时间;沉积预设厚度的烧结助剂薄膜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预设厚度的烧结助剂薄膜层操作如下:沉积材料前驱体源包括至少两种,交替通入每种沉积材料前驱体源;通入完前一种沉积材料前驱体源到通过下一种之前进行至少一次清洗,以将多余的前一种沉积材料前驱体源清洗干净之后再次通入下一种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琎蔡鑫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