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叉车集成动力总成的油泵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68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叉车集成动力总成的油泵电机,包括机壳,还包括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包括两个贯穿机壳前后端面并沿机壳内部定转子周向设置的水道组;两隔板,所述两隔板分别密封贴合在机壳前后端面,用于实现冷却液沿同一水道组蛇形循环流转;以及端盖,所述端盖密封贴合在机壳一侧端面,用于向两水道组分别注入和排出冷却液并实现冷却液沿两水道组循环流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冷却液沿该周向设置的两水道组间循环流转,可实现对电机定转子全方位的液冷散热,相比现有技术方案具有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的特点,此外,冷却液在沿水道组蛇形循环流动时,可不断变换流动方向,能够提高散热效率。能够提高散热效率。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叉车集成动力总成的油泵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叉车动力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叉车集成动力总成的油泵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动工业车辆驱动及液压动力系统中,油泵电机是一种改进的驱动油泵的特定电机,由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油泵电机部分需要长时间工作,设备在高速运转的时候会产生热量,现在对于油泵电机的散热方式基本都是通过风冷或者自然冷却的方式。自然冷却的方式对于工业车辆来说散热效果差,油泵电机长时间使用后,易造成电机损坏,导致电机使用寿命比较短;虽然风冷的方式比自然冷却较好,但是风冷的时候主要集中在某一区域散热,对于散热区域以外的地方无法实现有效散热,因此其同样存在效果差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还存在通过液压油对油泵电机进行冷却的方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10479394.1,申请公布号为CN110504792A,名称为一种自冷却油泵电机及其实现方法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冷却油泵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定转子和电机定子;安装在电机定子外侧的自冷却装置;自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散热外壁和紧贴电机定子外壁的导热内壁之间的冷却油腔;安装在所述冷却油腔一端的油腔进油口;以及安装在所述冷却油腔另一端的油腔出油口;其中,所述油泵电机驱动液压泵工作时,将液压系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经由所述油腔进油口导入到所述冷却油腔,再经由所述油腔出油口导出,带走电机定子散发的热量,实现油泵电机的自冷却。本专利技术改善其长时间运行的散热效果,且消除风摩损耗,提高电机效率。上述方案通过在油泵电机内部设置与电机定子贴合的冷却油腔,利用液压油沿着冷却油腔的流动来带走油泵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相比于传统的风冷和自然冷却方式而言,具有散热效果好的优点,但是上述的冷却油腔仅仅贴合设置在电机定子的一侧,散热面积小,难以对定子进行全方位的散热,且液压油沿冷却油腔流动的方向单一,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在油泵电机机壳内部设置冷却水道,冷却水道包括沿定转子周向设置的水道组,当通过端盖向其中一个水道组注入冷却液时,冷却液可沿着该水道组蛇形循环流转,随后经端盖通入另一个水道组继续循环流转,最终经端盖排出,本技术利用冷却液沿着两水道组蛇形循环流转的过程中吸收定转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叉车集成动力总成的油泵电机,包括机壳,还包括:
[0006]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包括两个贯穿机壳前后端面并沿机壳内部定转子周向设置的水道组;
[0007]两隔板,所述两隔板分别密封贴合在机壳前后端面,用于实现冷却液沿同一水道组蛇形循环流转;以及
[0008]端盖,所述端盖密封贴合在机壳一侧端面,用于向两水道组分别注入和排出冷却液并实现冷却液沿两水道组循环流转。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水道组均包括贯穿机壳前后端面分布的两中间水道以及对称置于中间水道两侧的两边水道,其中,所述机壳上与端盖同侧的端面设有用于连通两中间水道的缺口。
[0010]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与同一水道组中中间水道和边水道位置对应的隔水孔,用于实现同一水道组中中间水道与边水道的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端盖正面底端侧壁设有与一水道组一侧边水道连通的进水口,背面底端内壁设有与另一侧边水道连通的回流水口;所述端盖正面顶端侧壁设有与另一水道组一侧边水道连通的出水口,背面顶端内壁设有与另一侧边水道连通的回转水口,所述端盖内部设有竖向分布用于连通回流水口和回转水口的连接水道。
[0012]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机壳与端盖相对一侧的后端盖,所述后端盖固设在隔板远离机壳一侧,且该后端盖侧壁设有线束箱,所述线束箱侧壁设有检修盖。
[0013]优选的,所述机壳顶部还设有安装支架。
[0014]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螺纹连接有与外接管路相连的连接头。
[0015]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在通过端盖上的进水口向一水道组的一侧边水道注入冷却液时,冷却液沿该边水道流至机壳背面,经隔板上的隔水孔进入一侧中间水道,经该侧中间水道回流至机壳正面,并经缺口进而流至另一侧中间水道,进入另一侧中间水道的冷却液有一部分经该另一侧中间水道流至机壳背面,并经隔水孔流至另一侧边水道,经另一侧边水道回流至机壳正面,而进入另一侧中间水道的冷却液有另一部分直接经正面隔板的隔水孔进入另一侧边水道,待冷却液充满该水道组后,冷却液回流至回流水口,并进一步的经连接水道进入回转水口,并经回转水口进入另一水道组,并进而沿该水道循环流转;本技术利用冷却液沿该周向设置的两水道组间循环流转,可实现对电机定转子全方位的液冷散热,相比现有技术方案具有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的特点,此外,冷却液在沿水道组蛇形循环流动时,可不断变换流动方向,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7]图2为机壳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2的侧视图;
[0021]图6为机壳的背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端盖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机壳;20、水道组;210、中间水道;220、边水道;230、缺口;30、隔板;310、隔水孔;40、端盖;410、进水口;420、回流水口;430、出水口;440、回转水口;450、连接水道;50、后端盖;510、线束箱;60、安装支架;70、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0026]实施例:
[0027]参照图1,一种用于叉车集成动力总成的油泵电机,包括机壳10,还包括冷却水道、两隔板30、端盖40,冷却水道包括两个贯穿机壳前后端面并沿机壳内部定转子周向设置的水道组20,两隔板分别密封贴合在机壳前后端面,用于实现冷却液沿同一水道组蛇形循环流转,端盖密封贴合在机壳一侧端面,用于向两水道组分别注入和排出冷却液并实现冷却液沿两水道组循环流转,使用时,冷却液经端盖进入其中一水道组内,在隔板的导通作用下,实现冷却液沿该侧水道组蛇形循环流转;待冷却液流出该侧水道组后,经端盖流入另一水道组内,同样的,冷却液沿该侧水道组蛇形循环流转,并最终经端盖流出机壳,本技术利用冷却液沿油泵电机定转子周向循环流转,以带走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实现对油泵电机定转子全方位的散热,且冷却液在沿着两水道组流转的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流动方向,从而可提高散热效率。
[0028]参照图2、图5、图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水道组20均包括贯穿机壳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叉车集成动力总成的油泵电机,包括机壳(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包括两个贯穿机壳前后端面并沿机壳内部定转子周向设置的水道组(20);两隔板(30),所述两隔板分别密封贴合在机壳前后端面,用于实现冷却液沿同一水道组蛇形循环流转;以及端盖(40),所述端盖密封贴合在机壳一侧端面,用于向两水道组分别注入和排出冷却液并实现冷却液沿两水道组循环流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道组(20)均包括贯穿机壳前后端面分布的两中间水道(210)以及对称置于中间水道两侧的两边水道(220),其中,所述机壳上与端盖同侧的端面设有用于连通两中间水道(210)的缺口(2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0)上开设有与同一水道组中中间水道(210)和边水道(220)位置对应的隔水孔(310),用于实现同一水道组中中间水道(210)与边水道(220)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凡杨力项寿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维德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