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铸造管坯表面铣削加工用的转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管铸造管坯表面铣削加工用的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采用铜管连铸连轧生产线生产铜管的过程中,行星轧制工序是首道变形加工工序,该工序通过行星轧辊对铸造管坯进行大变形量加工,因变形量超过90%,所产生的热量足以达到铜管的回火再结晶温度以上,因此经行星轧制后的铜管就转化为均匀细化塑形良好的加工组织,为后续的连续多道次冷拉拔提供基本条件。
[0003]在行星轧制过程中,管坯的表面质量对铜管的成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在铜管水平铸造生产阶段,凝固结晶后的管坯有15
‑
40秒时间处在高温且有氧化的状态下,随后进入二次冷却水中,较高温度的管坯表面金属也会与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发生反应而最终形成一定厚度的氧化表面。并且,水平铸造所用的石墨模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处于管坯凝固区附近的石墨表面发生磨损而粗糙不平,因此对刚凝固的高温且较薄的凝壳形成拉应力而形成热裂纹等缺陷。因此对铸造管坯表面形成氧化层及轻微裂纹等,需要使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铸造管坯表面铣削加工用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膨缩套筒(2)、膨胀塞(3)、压紧螺母(4)和转接套筒(5),膨胀塞(3)上开设有通孔(31),膨缩套筒(2)和膨胀塞(3)可移动地套设在主杆(1)上,且膨胀塞(3)位于膨缩套筒(2)的端部,主杆(1)的一端设置有用以限位膨缩套筒(2)或者膨胀塞(3)的限位部(11),转接套筒(5)连接在主杆(1)的另一端,主杆(1)上设置有用于与压紧螺母(4)螺纹连接的螺纹段(12),压紧螺母(4)用以将膨缩套筒(2)和膨胀塞(3)压接在一起、使膨胀塞(3)可压入膨缩套筒(2)的空腔内以撑开膨缩套筒(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铸造管坯表面铣削加工用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套筒(5)包括端板(51)和从端板(51)边沿轴向凸起的套筒部(52),端板(51)与所述主杆(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管铸造管坯表面铣削加工用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52)的内径d的取值范围在φ40mm
‑
φ50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管铸造管坯表面铣削加工用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52)的内径d为φ45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铜管铸造管坯表面铣削加工用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膨缩套筒(2)的端部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彬,
申请(专利权)人:海亮奥托铜管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