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提升转向出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12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机提升转向出坯装置,属于炼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出坯辊道、缷坯台架和提升机构,所述出坯辊道是由若干个出坯辊组成,所述缷坯台架中的滑轨立柱设置在连铸机每一流相邻两个出坯辊之间,支座固定在滑轨立柱上,滑轨的一头通过销轴连接在支座上,滑轨的另一头放置在连铸机下一流相应位置的支座上;连铸机的每一流均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中的左轴和右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滑轨立柱上,左轴上设有左连接拨爪,右轴上设有右连接拨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把铸坯提升到一个新的作业面上,以实现连铸坯能够输出到多条轧钢生产线。以实现连铸坯能够输出到多条轧钢生产线。以实现连铸坯能够输出到多条轧钢生产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机提升转向出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机提升转向出坯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炼钢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连铸设备的发展,方坯连铸机向着多机多流方向发展,由原来的三机三流、四机四流,向八机八流、十机十流甚至于十二机十二流发展。方坯连铸机多机多流的发展,一方面使连铸设备高度集成化,节约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使连铸坯的产能大幅提升,和其配套的单一线材、棒材生产线不可能消化方坯连铸机连铸机生产的铸坯。因此,在原来连铸机上设计提升转向出坯装置,以实现方坯连铸机生产的铸坯在提升到一个新的工作面,通过移钢车等拨钢设备移动到新的辊道上,实现连铸坯多辊道的输送,达到多机多流连铸机生产的全部铸坯被多条生产线消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机提升转向出坯装置,能够把铸坯提升到一个新的作业面上,以实现连铸坯能够输出到多条轧钢生产线,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连铸机提升转向出坯装置,利用出坯辊道、缷坯台架、提升机构和横向移钢车实现连铸坯的多路分配运输。
[0006]所述出坯辊道是由若干个出坯辊组成,每个出坯辊均包含电机、减速机、左辊、辊道联轴器和右辊,左辊和右辊通过辊道联轴器相连接,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左辊驱动连接;当各流出坯辊道末端的升降挡板落下时,所有出坯辊道电机旋转驱动辊道的减速机、出坯辊带动铸坯移动,连铸坯在出坯辊道的驱动下向前运动,可输送到一条或两条轧钢生产线上。
[0007]当各流出坯辊道末端的升降挡板落升起时,所有出坯辊道电机旋转驱动辊道的减速机、出坯辊带动铸坯移动,连铸坯在出坯辊道的驱动下向前运动,达到各流的升降挡板处停下,等待各流提升机构的提升。
[0008]所述多流连铸机缷坯台架,由若干滑轨、支座、滑轨销轴、滑轨立柱、辅助立柱、辅助支座、辅助滑轨组成,多流连铸机的出坯辊道是整体长辊的形式,共有多根出坯辊,每一流在两个相邻的出坯辊之间的右侧都安置有滑轨立柱,第一流的左侧同时安置有左辅助立柱,左滑轨立柱和左辅助立柱相间安置在出坯辊之间,在滑轨立柱和左辅助立柱之上安装有支座和左辅助支座,在支座和左辅助支座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滑轨和左辅助滑轨,滑轨一头通过销轴安装支座上,滑轨另一头安放在下一流的相应位置的支座上,左辅助滑轨一头通过销轴安装左辅助支座上,左辅助滑轨另一头安放在第一流的滑轨立柱相应位置的左辅助支座上,最后一流的滑轨立柱的右侧同时安置有右辅助立柱,右辅助立柱相间安置在出坯辊之间,右辅助滑轨一头通过销轴安装最后一流的滑轨立柱的支座上,另一头安放在相应右辅助立柱的辅助支座上。这样,N流连铸机,从顺着出坯方向看,在出坯辊道区域安置有
N+2队立柱,其中包含N队滑轨立柱,1队左辅助立柱和1队右辅助立柱,滑轨立柱上的滑轨、左辅助立柱上的左辅助滑轨以及右辅助立柱上的右辅助滑轨共同组成垂直于出坯方向的滑道。当铸坯被放到滑道时,通过横向移坯车可以推向高于原出坯辊道的作业区面的输送辊道。
[0009]N流连铸机,从顺着出坯方向看,在出坯辊道区域安置有N队滑轨立柱,在出坯区域,每一流出坯辊道的右侧的那一队滑轨立柱上,安装着这一流的提升机构,多流连铸机每一流的提升机构是一样的,每一流的提升机构主要由左轴、旋转轴联轴器、右轴、左液压缸、右液压缸、左连接拨爪、右连接拨爪、拨爪、轴座、拨爪销轴组成,提升机构的左轴、右轴通过旋转轴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立柱上,在左轴、右轴上分别设计有左连接拨爪、右连接拨爪,左连接拨爪与左液压缸通过销轴相铰接,右连接拨爪与右液压缸通过销轴相铰接,除此之外,在左轴、右轴上还设计有四个拨爪,左液压缸、右液压缸的活塞杆在最低端时,左连接拨爪、右连接拨爪及四个拨爪都在出坯辊道上铸坯下面,当左液压缸、右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左连接拨爪、右连接拨爪及四个拨爪一起拨起出坯辊道上的铸坯并拨开前一流滑轨一头,把铸坯放到该流的滑轨上,再由移钢车把放到滑轨上的铸坯拨到输送辊道上。
[0010]所述移钢车为本领域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由拨钢升降机构、行走机构、车体结构、行走支撑结构组成。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采用缷坯台架在原来出坯辊道之上再造一个缷坯工作面,再使用移坯车把铸坯移动到新输送辊道上,开辟了向轧线送坯的新通道。安全、稳定、可靠、易于维修,故障少,造于提升不同规格、尺寸的铸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设备现场布置总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卸坯台架和提升机构现场布置平面图;
[0015]图3为图1的A

A截面视图;
[0016]图4为图1的B

B截面视图;
[0017]图5为图1的C

C截面视图;
[0018]图6为图1的D

D截面视图;
[0019]图7为图5的Q处放大图;
[0020]图8为图1的H

H截面视图;
[0021]图9为图1的K

K截面视图;
[0022]图中:第一流1、第二流2、第三流3、第四流4、第五流5、第六流6、第七流7、第八流8、第一辊11、第二辊12、第三辊13、第四辊14、第五辊15、第六辊16、第七辊17、第八辊18、电机101、减速机102、第一轴承座103、左辊104、第二轴承105、辊道联轴器106、第三轴承座107、右辊108、第四轴承座109、左轴201、旋转轴联轴器202、右轴203、左液压缸204、右液压缸205、左连接拨爪206、右连接拨爪207、拨爪208、轴承座209、拨爪销轴210、铸坯211、第三流滑轨301、第三流滑支座302、第三流滑滑轨销轴303、第三流滑轨立柱304、第四流滑轨305、第四流滑轨支座306、第四流滑轨销轴307、第四流滑轨立柱308、辅助立柱309、辅助支座
310、辅助滑轨销轴311、辅助滑轨3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

9所示,连铸机为八机八流,八机八流连铸机出坯辊道,由八根出坯辊(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第四辊、第五辊、第六辊、第七辊、第八辊)组成。以第六辊为例说明出坯辊的组成,其他七根辊与第六辊相同,第六出坯辊由电机101、减速机102、第一轴承座103、左辊104、第二轴承105、辊道联轴器106、第三轴承座107、右辊108、第四轴承座109组成,
[0025]出坯辊道由八台电机101旋转,连铸坯在出坯辊道的驱动下向前运动,可输送到一条或两条轧钢生产线上。
[0026]八机八流连铸机缷坯台架,由若干滑轨、支座、滑轨销轴、滑轨立柱、辅助立柱、辅助支座、辅助滑轨组成,多流连铸机的出坯辊道是整体长辊的形式,共有八根出坯辊,每一流在两个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机提升转向出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出坯辊道、缷坯台架和提升机构,所述出坯辊道是由若干个出坯辊组成,每个出坯辊均包含电机(101)、减速机(102)、左辊(104)、辊道联轴器(106)和右辊(108),左辊(104)和右辊(108)通过辊道联轴器(106)相连接,电机(101)通过减速机(102)与左辊(104)驱动连接;所述缷坯台架包含滑轨、支座、滑轨销轴、滑轨立柱、左辅助立柱、左辅助支座、左辅助滑轨、右辅助立柱、右辅助支座和右辅助滑轨,滑轨立柱设置在连铸机每一流相邻两个出坯辊之间,支座固定在滑轨立柱上,滑轨的一头通过销轴连接在支座上,滑轨的另一头放置在连铸机下一流相应位置的支座上;左辅助立柱设置在连铸机第一流的滑轨立柱的左侧,左辅助支座固定在左辅助立柱上,左辅助滑轨的一头通过销轴连接在左辅助支座上,左辅助滑轨的另一头放置在连铸机第一流相应位置的左辅助支座上;右辅助立柱设置在连铸机最后一流的滑轨立柱的右侧,右辅助支座固定在右辅助立柱上,右辅助滑轨一头通过销轴连接在右辅助支座上,右辅助滑轨的另一头放置在连铸机最后一流相应位置的右辅助支座上;连铸机的每一流均设有提升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高瞻王宏斌边志刚李咏昕王美丽温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