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防爆电磁屏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59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防爆电磁屏蔽板,涉及电磁屏蔽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磁屏蔽板本体、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所述电磁屏蔽板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第一矩形块的前端面开设有矩形槽,第一矩形块的后端面开设有插槽,插槽为“T”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需要拆除电磁屏蔽板本体时通过按动按压块,两个顶杆将楔形块推到滑槽内即可让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分开,以此可以轻松的完成电磁屏蔽板本体的拆卸,方便对电磁屏蔽板本体进行清理,有效地提高了电磁屏蔽板本体清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板本体清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板本体清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防爆电磁屏蔽板


[0001]本技术属于电磁屏蔽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防爆电磁屏蔽板。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屏蔽板是用来屏蔽电子信号的工具,作用就是屏蔽外界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影响和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电磁屏蔽板常安装在电器设备内使用,例如配电箱等电器设备,现有的电磁屏蔽板在使用时一般用螺丝将其安装在电器设备的内侧壁上使用,使用时间长之后其表面会落灰,影响其使用效果,且不方便快速将其拆卸下来清理,导致电磁屏蔽板的清理工作效率不高。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透明防爆电磁屏蔽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防爆电磁屏蔽板,解决现有的电磁屏蔽板在使用时一般用螺丝将其安装在电器设备的内侧壁上使用,使用时间长之后其表面会落灰,影响其使用效果,且不方便快速将其拆卸下来清理,导致电磁屏蔽板的清理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透明防爆电磁屏蔽板,包括电磁屏蔽板本体、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所述电磁屏蔽板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第一矩形块的前端面开设有矩形槽,第一矩形块的后端面开设有插槽,插槽为“T”形结构,第一矩形块内贯穿并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顶杆,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顶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按压块的后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矩形槽的前端面固定连接,顶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插槽内;
[0007]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插块,插块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位于滑槽内,顶杆的一端与楔形块的倾斜面接触,楔形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二矩形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内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可以方便用螺丝将第二矩形块安装在电器设备的内侧壁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开设有限位槽,楔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与限位槽相匹配,且限位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在限位槽内滑动可以方便楔形块稳定地在滑槽内滑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一端光滑设置,通过顶杆的一端光滑设置可以方便顶杆轻松的顶动楔形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板本体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通过橡胶套可以起到保护电磁屏蔽板本体拐角处的效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板本体的两侧面均开设有防滑纹,通过防滑纹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拿持电磁屏蔽板本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块的长度与滑槽的长度相匹配,通过楔形块的长度与滑槽的长度相匹配,可以让楔形块稳定地在滑槽内滑动。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安装孔可以用螺丝将第二矩形块安装在电器设备的内侧壁上,随后将电磁屏蔽板本体上第一矩形块的插槽对准插块,插块插入到插槽中后楔形块卡紧在插槽内即可完成电磁屏蔽板本体的安装,当需要拆除电磁屏蔽板本体时通过按动按压块,两个顶杆将楔形块推到滑槽内即可让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分开,以此可以轻松的完成电磁屏蔽板本体的拆卸,方便对电磁屏蔽板本体进行清理,有效地提高了电磁屏蔽板本体清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0016]2、本技术通过限位杆在限位槽内滑动可以方便楔形块稳定地在滑槽内滑动。
[0017]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第二矩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第一矩形块和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电磁屏蔽板本体;2、第一矩形块;3、第二矩形块;4、橡胶套;5、防滑纹;6、矩形槽;7、顶杆;8、按压块;9、第一弹簧;10、插槽;11、插块;12、滑槽;13、楔形块;14、第二弹簧;15、限位杆;16、限位槽;17、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透明防爆电磁屏蔽板,包括电磁屏蔽板本体1、第一矩形块2和第二矩形块3,所述电磁屏蔽板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2,第一矩形块2的前端面开设有矩形槽6,第一矩形块2的后端面开设有插槽10,插槽10为“T”形结构,第一矩形块2内贯穿并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顶杆7,顶杆7的一端固定连
接有按压块8,顶杆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按压块8的后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矩形槽6的前端面固定连接,顶杆7的另一端延伸至插槽10内;
[0027]所述第二矩形块3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插块11,插块11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3,楔形块13位于滑槽12内,顶杆7的一端与楔形块13的倾斜面接触,楔形块13与滑槽12滑动连接,第二矩形块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7。
[0028]第二矩形块3的内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17,通过安装孔17可以方便用螺丝将第二矩形块3安装在电器设备的内侧壁上。
[0029]滑槽12内开设有限位槽16,楔形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与限位槽16相匹配,且限位杆15与限位槽16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15在限位槽16内滑动可以方便楔形块13稳定地在滑槽12内滑动。
[0030]顶杆7的一端光滑设置,通过顶杆7的一端光滑设置可以方便顶杆7轻松的顶动楔形块13。
[0031]电磁屏蔽板本体1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4,通过橡胶套4可以起到保护电磁屏蔽板本体1拐角处的效果。
[0032]电磁屏蔽板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防爆电磁屏蔽板,包括电磁屏蔽板本体(1)、第一矩形块(2)和第二矩形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板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2),第一矩形块(2)的前端面开设有矩形槽(6),第一矩形块(2)的后端面开设有插槽(10),插槽(10)为“T”形结构,第一矩形块(2)内贯穿并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顶杆(7),顶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8),顶杆(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按压块(8)的后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矩形槽(6)的前端面固定连接,顶杆(7)的另一端延伸至插槽(10)内;所述第二矩形块(3)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插块(11),插块(11)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3),楔形块(13)位于滑槽(12)内,顶杆(7)的一端与楔形块(13)的倾斜面接触,楔形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天罗伟田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和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