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设备电控箱电磁抑制结构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24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电控箱电磁抑制结构及制冷设备,属于电磁抑制领域;将每个干扰源发热器件都设置一个屏蔽壳体用来抑制电磁辐射。此外,为了散热,屏蔽壳体内盛放有绝缘冷却剂;所有屏蔽壳体内的绝缘冷却剂位于同一冷却剂循环回路中,在进行降温时,绝缘冷却剂将屏蔽壳体内干扰源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带走,带走的热量通过与来自制冷设备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散发,实现降温。本申请方案既可以有效的抑制电磁辐射;又可以通过绝缘冷却剂及时为电控箱内干扰源发热器件散热,安全可靠;同时散热利用制冷设备接水盘内冷凝水,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设备电控箱电磁抑制结构及制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抑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电控箱电磁抑制结构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制冷设备中,电磁兼容(EMC)问题一直以来都比较难以处理,而大多数EMC问题都与电控箱内部走线和各种电器元件有关。以变频空调为例,变频驱动板、开关电源等电器元件经常出现EMC问题。电磁屏蔽是抑制电磁干扰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也是EMC整改的常用手段,现有技术中电磁屏蔽需要将整个电控箱封闭起来,使干扰源器件产生的电磁场不能越出电控箱,同时外来的辐射电磁场也不能进入电控箱。但是电控箱内部仍然存在各电器元件电磁场相互耦合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机组的EMC问题。
[0003]此外,被封闭的电控箱内元器件,如变频驱动板、开关电源等在工作时,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常常会导致电器元件发热严重,影响电器元件的工作性能,甚至还会烧毁电器元件。
[0004]现有技术方案中,通常采用通风散热方式以及增加散热器来对电控箱进行散热,但是这样的散热方式效果并不佳,且并没有对干扰源器件进行电磁屏蔽,不利于抑制电磁干扰;而另一种利用冷媒管道散热的方式,不仅没有对干扰源器件进行电磁屏蔽,而且还会在电控箱内部造成凝露现象,更加不利于电气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电控箱电磁抑制结构及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控箱电磁屏蔽效果不好,散热效果不佳,不利于电器安全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方面,
[0008]一种制冷设备电控箱电磁抑制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控箱内的至少一个干扰源发热器件,每个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外设有一个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内设有用于冷却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的绝缘冷却剂;所有屏蔽壳体内的绝缘冷却剂位于同一冷却剂循环回路中;所述绝缘冷却剂通过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与来自所述制冷设备接水盘的冷凝水进行换热。
[0009]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冷却剂通过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与来自所述制冷设备接水盘的冷凝水进行换热。
[0010]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设于冷却水箱内,所述冷却水箱与所述制冷设备接水盘连接,用于盛放所述制冷设备接水盘内的冷凝水。
[0011]进一步地,当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至少有两个时,所有干扰源发热器件对应的屏蔽壳体呈并联连接。
[00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屏蔽壳体所在的支路上设有:
[0013]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屏蔽壳体内绝缘冷却剂是否流出;
[0014]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绝缘冷却剂是否流入所述屏蔽壳体内;
[0015]第一节流阀,用于调节所述支路中绝缘冷却剂的流量。
[0016]进一步地,当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至少有两个时,所有干扰源发热器件对应的屏蔽壳体呈串联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中设有:
[0018]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所有屏蔽壳体组成的串联部分中绝缘冷却剂是否流入冷却剂循环回路;
[0019]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中的绝缘冷却剂是否流入所有屏蔽壳体组成的串联部分;
[0020]第二节流阀,用于调节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中绝缘冷却剂的流量。
[0021]进一步地,中转回路,所述中转回路包括:
[0022]中转箱,用于在所述泵的带动下盛放所有屏蔽壳体内以及冷却剂循环回路中的绝缘冷却剂;
[0023]所述中转箱设有:
[0024]第一进口,用于所述绝缘冷却剂流入;
[0025]第一出口,用于所述绝缘冷却剂流出;
[0026]第五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绝缘冷却剂是否从所述第一进口流入所述中转箱;
[0027]第六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绝缘冷却剂是否从所述第一出口流出所述中转箱。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口设置在所述中转箱上方,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中转箱下方。
[0029]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箱顶部设有用于向所述中转箱内添加绝缘冷却剂的加油孔,所述中转箱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中转箱内绝缘冷却剂排出的卸油孔。
[0030]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屏蔽壳体上设有:
[0031]出线孔,用于供与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连接的线伸出所述屏蔽壳体;
[0032]第二进口,用于供绝缘冷却剂流入所述屏蔽壳体;
[0033]第二出口,用于供绝缘冷却剂流出所述屏蔽壳体。
[003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口设于所述屏蔽壳体上方,所述第二出口设于所述屏蔽壳体下方。
[0035]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壳体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屏蔽壳体内绝缘冷却剂的液位;
[0036]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屏蔽壳体内绝缘冷却剂的温度。
[003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冷却水箱上方,所述出水口设于冷却水箱下方。
[003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箱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换热器上方,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水箱的水位;
[0039]所述出水口设有第三节流阀,用于控制所述出水口出水的速度。
[0040]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设备为空调。
[0041]另一方面,
[0042]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
[0043]有益效果:
[0044]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电控箱电磁抑制结构及制冷设备,将每个干扰源发热器件都设置一个屏蔽壳体用来抑制电磁辐射。此外,为了散热,屏蔽壳体内盛放有绝缘冷却剂;所有屏蔽壳体内的绝缘冷却剂位于同一冷却剂循环回路中,在进行降温时,绝缘冷却剂将屏蔽壳体内干扰源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带走,带走的热量通过与来自制冷设备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散发,实现降温。本申请方案既可以有效的抑制电磁辐射;又可以通过绝缘冷却剂及时为电控箱内干扰源发热器件散热,安全可靠;同时散热利用制冷设备接水盘内冷凝水,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电控箱电磁抑制结构示意图;
[004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壳体并联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8]附图标记:1

冷却剂循环回路;2

中转回路;3

控制器;4

管道;101

屏蔽壳体;102

干扰源发热器件;103

出线孔;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电控箱电磁抑制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控箱内的至少一个干扰源发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外设有一个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内设有用于冷却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的绝缘冷却剂;所有屏蔽壳体内的绝缘冷却剂位于同一冷却剂循环回路中;所述绝缘冷却剂通过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与来自所述制冷设备接水盘的冷凝水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包括:泵,用于使所述绝缘冷却剂在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中循环;换热器,用于所述绝缘冷却剂通过所述换热器与制冷设备接水盘的冷凝水进行换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于冷却水箱内,所述冷却水箱与所述制冷设备接水盘连接,用于盛放所述制冷设备接水盘内的冷凝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至少有两个时,所有干扰源发热器件对应的屏蔽壳体呈并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屏蔽壳体所在的支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屏蔽壳体内绝缘冷却剂是否流出;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绝缘冷却剂是否流入所述屏蔽壳体内;第一节流阀,用于调节所述支路中绝缘冷却剂的流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干扰源发热器件至少有两个时,所有干扰源发热器件对应的屏蔽壳体呈串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中设有: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所有屏蔽壳体组成的串联部分中绝缘冷却剂是否流入冷却剂循环回路;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中的绝缘冷却剂是否流入所有屏蔽壳体组成的串联部分;第二节流阀,用于调节所述冷却剂循环回路中绝缘冷却剂的流量。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转回路,所述中转回路包括:中转箱,用于在所述泵的带动下盛放所有屏蔽壳体内以及冷却剂循环回路中的绝缘冷却剂;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琛华钟金扬何哲黄铭罕苏坚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