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41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包括机床底座,机床底座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数控铣削机组,机床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数控铣削机组为电性连接的机组供电终端,机床底座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机组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的数控夹具终端,机床底座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与数控夹具终端为电性连接的数控夹具,数控夹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机组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的电磁加热基座。上述方案,电磁加热器通过横向基板固定安装于被夹持固定的金属工件的正下方,且电磁加热器通过数控终端与机组供电终端的供电端为电性连接,利用电磁加热器恒温加热金属工件,使其受热软化降低硬度,从而降低了铣削刀组的磨损速度,延长了刀组的使用寿命。长了刀组的使用寿命。长了刀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0003]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但现有的数控机床在加工一些硬度较高的金属铸件时,由于金属铸件的硬度较高,数控机床的切削刀组易磨损加速,从而缩短了数控机床切削刀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以解决现有的数控机床在加工一些硬度较高的金属铸件时,由于金属铸件的硬度较高,数控机床的切削刀组易磨损加速,从而缩短了数控机床切削刀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包括机床底座,所述机床底座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数控铣削机组,所述机床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数控铣削机组为电性连接的机组供电终端,所述机床底座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机组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的数控夹具终端,所述机床底座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数控夹具终端为电性连接的数控夹具,所述数控夹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机组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的电磁加热基座。
[0006]优选地,所述机组供电终端分别通过三组独立的连接线束与所述数控铣削机组、数控夹具终端和电磁加热基座为电性连接,所述数控夹具通过所述数控夹具终端与所述机组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数控夹具包括夹具基座,所述夹具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控双向进给丝杠,所述夹具基座顶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电控左夹座和电控右夹座,所述电控左夹座和电控右夹座均与所述数控双向进给丝杠的两个传动丝杆为螺纹传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基座镶嵌式安装于所述电控右夹座的顶部,所述电磁加热基座的左端与所述电控左夹座为活动连接,所述电控左夹座和电控右夹座通过所述数控双向进给丝杠做匀速相向运动或匀速背向运动。
[0009]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基座包括数控终端,所述数控终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电控右夹座的顶端为贯穿式嵌接的横向基板,所述横向基板的中部镶嵌安装有与所述数控终端为电性连接的电磁加热器。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数控双向进给丝杠通过夹具基座固定安装于数控铣削机组的铣削刀组的正下方,电控左夹座和电控右夹座通过数控双向进给丝杠活动安装于铣削刀组的下方,电磁加热基座通过电控右夹座活动安装于铣削刀组的下方,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数控双向进给丝杠配合电控左夹座和电控右夹座把待加工金属工件夹持固定于铣削刀组的正下方,电磁加热基座通过电控右夹座始终安置于待加工金属工件的正下方,从而让电磁加热基座能够稳定的加热金属工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所述电磁加热器通过横向基板固定安装于被夹持固定的金属工件的正下方,且电磁加热器通过数控终端与机组供电终端的供电端为电性连接,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电磁加热器恒温加热金属工件,使其受热软化降低硬度,从而降低了铣削刀组的磨损速度,延长了刀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数控铣削机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数控夹具终端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数控夹具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电磁加热基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机床底座;2、数控铣削机组;3、机组供电终端;4、数控夹具终端;5、数控夹具;6、电磁加热基座;51、夹具基座;52、数控双向进给丝杠;53、电控左夹座;54、电控右夹座;61、数控终端;62、横向基板;63、电磁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9]如附图1至附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包括机床底座1,机床底座1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数控铣削机组2,机床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数控铣削机组2为电性连接的机组供电终端3,机床底座1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机组供电终端3为电性连接的数控夹具终端4,机床底座1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与数控夹具终端4为电性连接的数控夹具5,数控夹具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机组供电终端3为电性连接的电磁加热基座6。
[0020]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机组供电终端3分别通过三组独立的连接线束与数控铣削机组2、数控夹具终端4和电磁加热基座6为电性连接,数控夹具5通过数控夹具终端4与机组供电终端3为电性连接;数控夹具5包括夹具基座51,夹具基座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控双向进给丝杠52,夹具基座51顶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电控左夹座53和电控右夹座54,电控左夹座53和电控右夹座54均与数控双向进给丝杠52的两个传动丝杆为螺纹传动连接;电磁加热基座6镶嵌式安装于电控右夹座54的顶部,电磁加热基座6的左端与电控左夹座53为活动连接,电控左夹座53和电控右夹座54通过数控双向进给丝杠52做匀速相向运动或匀速背向运动。
[0021]具体的,数控双向进给丝杠52通过夹具基座51固定安装于数控铣削机组2的铣削
刀组的正下方,电控左夹座53和电控右夹座54通过数控双向进给丝杠52活动安装于铣削刀组的下方,电磁加热基座6通过电控右夹座54活动安装于铣削刀组的下方,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数控双向进给丝杠52配合电控左夹座53和电控右夹座54把待加工金属工件夹持固定于铣削刀组的正下方,电磁加热基座6通过电控右夹座54始终安置于待加工金属工件的正下方,从而让电磁加热基座6能够稳定的加热金属工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2]如附图4和附图5,数控夹具5包括夹具基座51,夹具基座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控双向进给丝杠52,夹具基座51顶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电控左夹座53和电控右夹座54,电控左夹座53和电控右夹座54均与数控双向进给丝杠52的两个传动丝杆为螺纹传动连接;电磁加热基座6包括数控终端61,数控终端6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电控右夹座54的顶端为贯穿式嵌接的横向基板62,横向基板62的中部镶嵌安装有与数控终端61为电性连接的电磁加热器63。
[0023]具体的,电磁加热器63通过横向基板62固定安装于被夹持固定的金属工件的正下方,且电磁加热器63通过数控终端61与机组供电终端3的供电端为电性连接,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电磁加热器63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包括机床底座(1),所述机床底座(1)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数控铣削机组(2),所述机床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数控铣削机组(2)为电性连接的机组供电终端(3),所述机床底座(1)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机组供电终端(3)为电性连接的数控夹具终端(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底座(1)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数控夹具终端(4)为电性连接的数控夹具(5),所述数控夹具(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机组供电终端(3)为电性连接的电磁加热基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供电终端(3)分别通过三组独立的连接线束与所述数控铣削机组(2)、数控夹具终端(4)和电磁加热基座(6)为电性连接,所述数控夹具(5)通过所述数控夹具终端(4)与所述机组供电终端(3)为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铸件用热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夹具(5)包括夹具基座(5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华邓汉辉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汇宏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