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荣森专利>正文

正负组合脉冲充电修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30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正负组合脉冲充电修复机,包含电源变压器、正和负脉冲充电电路、脉冲触发电路、稳压电源、放电开关电路和放电电路;正、负脉冲充电电路一个输出端与充电正极间串接有第一大功率可变电阻和第二大功率可变电阻;自动停充电路的二极管阳极与稳压电源负极和充电负极相连,二极管阴极与充电正极间串接第二电阻、可变电阻、第一电阻,第一继电器二端分别与稳压电源正极和可控硅阳极相连,可控硅阴极与稳压电源负极相连,其控制极经第三电阻、稳压二极管与可变电阻中间端相连,电容一端接第一电阻与可变电阻间、另一端接二极管阴极与第二电阻间,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串接在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两端,第二继电器常闭触点串接在第二大功率变阻器和充电正极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利用正脉冲和负脉冲按 一定占空比例构成的组合脉冲进行充电,以及放电循环来修复废旧蓄电池 的充电修复机。
技术介绍
脉冲充电技术,特别是由正脉冲和负脉冲构成的组合脉冲充电,可以 常期维持蓄电池电容量,有利于蓄电池延长服务期限而受到业界的重视。 随着人们的探索和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使用组合脉冲充电技术还可以对 因电容量剧激降低而报废的蓄电池进行修复,使其电容量恢复达到正常水 平。因此,不少类型的组合脉冲充电修复机问世,使大量己报废的蓄电池 恢复青春、重上岗位,不仅节约了用户购置新蓄电池的费用,又在一定程 度上解决了处理废旧蓄电池的难题。现有各类正负组合脉冲充电修复机基 本上是在组合脉冲充电机的基础上加上执行放电的设施而成,其一般的电 路结构包含电源变压器、正脉冲充电电路、负脉冲充电电路、脉冲触发电 路、稳压电源、放电开关电路和放电电路。由电源变压器将交流的市电转 变为直流电供给正脉冲充电电路、负脉冲充电电路和稳压电源所需;稳压 电源则给脉冲触发电路和放电开关电路提供电压恒定的直流电,保证其不 受电源电压和负载的影响;脉冲触发电路为一常规的主要由三个555型集 成块构成的无稳态振荡器,它按设定的正脉冲和负脉冲的占空比分别轮流 触发导通正脉冲充电电路和负脉冲充电电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放电开关 电路在蓄电池的端电压升至16.5-16.7伏左右时,自动切断正脉冲充电电路 和负脉冲充电电路而开通放电电路对蓄电池进行负载放电,待放电完毕, 蓄电池端电压骤降至10伏以下时,放电开关电路自动切断放电电路,恢复正脉冲充电电路和负脉冲充电电路的连通而再次对蓄电池充电,当待修复 的蓄电池在反复充放过程中,其极板的内阻逐渐减小,直至其在线端电压达到标称电压后某一数值(对12伏蓄电池此值约为12 14.5伏)后不再继 续上升时,修复即告完成。这些现有技术的充电修复机可以使报废的蓄电 池恢复功能,但是目前的这些充电修复机仅注意了正脉冲充电时间和负脉 冲充电时间的占空比对蓄电池修复的作用,但报废电池呈显的电性能千变 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表现在报废电池充电修复的时间长短不一,差别 很大。同时充电修复机在蓄电池修复充满电后,不能自行停止充电,而是 进入小电流的浮充状态容易造成过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负组合脉冲充电修复机,解决修复机可 根据待修复的蓄电池的内阻,调节正脉冲和负脉冲输出电流的比值以及组 合脉冲的电流大小,縮小修复时间的巨大差异,便于管理,以及在修复后 充满时能自动停止充电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负组合脉冲充电修复机,包含电源变压器、正脉冲充电电路、 负脉冲充电电路、脉冲触发电路、稳压电源、放电开关电路和放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在正脉冲充电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和负脉冲充电电路的一个输 出端之间串接有第一大功率可变电阻,在该第一大功率可变电阻的中间端 与充电机的充电正极间串接有第二大功率可变电阻,该第二大功率可变电 阻的中间端与其和充电正极相连的一端相连;设置有自动停充电路,该自 动停充电路的二极管的阳极与稳压电源负极和充电机充电负极相连,该二 极管阴极与充电机充电正极间依次串接有第二电阻《可变电阻、第一电阻, 第一继电器的二端分别与稳压电源正极和可控硅阳极相连,可控硅阴极与 稳压电源负极和充电负极相连,可控硅的控制极依次经第三电阻、稳压二极管的正负极与可变电阻中间端相连,电容c 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与可变电阻之间、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阴极与第二电阻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是可以根据蓄电池修复前的内电阻大小,适当 调节第一大功率可变电阻的阻值以调整正脉冲和负脉冲输出电流的比值, 以及调节第二大功率可变电阻的阻值以调整组合脉冲的电流大小,可以使 蓄电池修复的时间大致接近,既可縮短严重内阻蓄电池的修复时间,使许 多以前难以修复的报废蓄电池也能方便地修复,又便于修复人员对修复过 程的监控和管理。而且在蓄电池修复后充满电时,能及时切断组合脉冲向 蓄电池充电的电路,防止蓄电池过充。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含一般正负脉冲充电修复机的电路,如电 源变压器l、正脉冲充电电路2、负脉冲充电电路3、稳压电源4、脉冲触 发电路5、放电开关电路6和放电电路7,其中电源变压器l的初级线圈 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的插头或闸刀开关与交流市电连接;正脉冲充电 电路2和负脉冲充电电路3分别从电源变压器1的一个次级线圈的一端获 得脉冲电流,然后经充电机的充电正极A、蓄电池E、充电负极B再回电 源变压器1对应的次级线圈另一端以构成回路;稳压电源4由电源变压器1 次级线圈获取电源,其正、负极输出分别与脉冲触发电路5和放电开关电 路6的电流输出输入接口连接;脉冲触发电路5 —般通过高频变压器的耦 合分别按预定的占空比轮流触发导通正脉冲充电电路2和负脉冲充电电路 3 (图中以双点划线示意该耦合关系);放电开关电^6则采取蓄电池E的 在线端电压来导通电路中的继电器控制放电电路7的开通或断路,(图中以 双点划线示意该两电路上述关连示意)这些都是一般正负脉冲充电修复机的常规技术,故本说明书对比不再作详尽的叙述。本专利技术为了能针对不同内阻的待修复蓄电池调节正脉冲充电电路2和 负脉冲充电电路3输出的脉冲电流比值以及组合脉冲的电流大小,在正脉 冲充电电路2和负脉冲充电电路3的一个输出端与充电机的充电正极A之 间设置有第一大功率变阻器RW1和第二大功率变阻器RW2,其中第一 大功率变阻器RW1的两端分别与正脉冲充电电路2和负脉冲充电电路3的 一个输出端相接,其中间端与第二大功率变阻器RW2的一端连接;第二大 功率变阻器RW2的另一端与其中间端及充电机充电正极相连。这样通过改 变第一大功率变阻器RW1的中间端的位置来改变其阻值即可调整正脉冲 充电电流与负脉冲充电电流的比值,待修复蓄电池的内阻愈大,可将该第 一大功率可变电阻RW1中间端向与负脉冲充电电路3相连的一端移动,减 少该段的阻值,则其通向正负脉冲充电电路1的另一段的阻值增加,使组 合脉冲中负脉冲充电电流增加而正脉冲充电电流减少; 一般情况下,对内 阻不是太大的待修复蓄电池在修复过程中,第一大功率可调变阻器RW1中 间端偏向于使输出的组合脉冲中正脉冲充电电流大,负脉冲充电电流小的 位置。通过改变第二大功率变阻器RW2的中间端位置可以改变整个组合脉 冲输出的电流值,以适应各种情况的待修复蓄电池的需要。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由第一至第三电阻Rl至R3、可变电阻RW、二极管D、 稳压二极管DW、电容C、可控硅3CT和第一继电器Jl和第二继电器J2 组成的自动停充电路8,以防止待修复蓄电池在修复后的过充电现象。该自 动停充电路8中,第一继电器J1的一端与稳压电源4的正极输出相连,其 另一端与可控硅3CT阳极相连;可控硅3CT的阴极分别与稳压电源4的负 极输出以及充电机的充电负极B相连;二极管D的阳极与充电负极B相连; 第一电阻Rl 、可变电阻RW、第二电阻R2依次串接在充电机的充电正极A 及二极管D的阴极间;电容C 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l和可变电阻RW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二极管D阴极间;可控硅3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负组合脉冲充电修复机,包含电源变压器、正脉冲充电电路、负脉冲充电电路、脉冲触发电路、稳压电源、放电开关电路和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正脉冲充电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和负脉冲充电电路的一个输出端之间串接有第一大功率可变电阻,在该第一大功率可变电阻的中间端与充电机的充电正极间串接有第二大功率可变电阻,该第二大功率可变电阻的中间端与其和充电正极相连的一端相连;设置有自动停充电路,该自动停充电路的二极管的阳极与稳压电源负极和充电机充电负极相连,该第二极管阴极与充电机充电正极间依次串接有第二电阻、可变电阻、第一电阻;第一继电器的二端分别与稳压电源正极和可控硅阳极相连;可控硅阴极分别与稳压电源负极和充电负极相连,可控硅的控制极依次经第三电阻、稳压二极管的正负极与可变电阻中间端相连;电容C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与可变电阻之间、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阻极与第二电阻间;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串接在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两端,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接在第二大功率变阻器通向充电正极的电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负组合脉冲充电修复机,包含电源变压器、正脉冲充电电路、负脉冲充电电路、脉冲触发电路、稳压电源、放电开关电路和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正脉冲充电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和负脉冲充电电路的一个输出端之间串接有第一大功率可变电阻,在该第一大功率可变电阻的中间端与充电机的充电正极间串接有第二大功率可变电阻,该第二大功率可变电阻的中间端与其和充电正极相连的一端相连;设置有自动停充电路,该自动停充电路的二极管的阳极与稳压电源负极和充电机充电负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贵
申请(专利权)人:陈荣森苏永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