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327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及其生产方法,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由窗帘面料经整理剂整理得到,所述整理剂包含如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粘合剂:10~30份;抗氧剂:1~3份;润湿分散剂:2~5份;除甲醛颗粒:5~15份;水:60~90份;所述除甲醛颗粒由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得:石蜡:10~16份;乳化剂溶液:5~15份;正钛酸丁酯:4~8份;冰醋酸:0.5~1.5份;无水乙醇2~5份。本申请的窗帘布不仅具有良好的甲醛降解功效,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帘布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室内装潢后,由装饰建材、涂料造成的甲醛浓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降解室内甲醛,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已成为重要的产业问题。
[0003]光催化降解甲醛是目前较为有效的除甲醛技术,该技术可利用太阳光实现甲醛的分解,效果突出。而窗帘作为长期受到阳光辐照的装饰家具,若能够将光催化与窗帘有机结合,将有效实现室内甲醛的含量的降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有效降低室内甲醛含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及其生产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其由窗帘面料经整理剂整理得到,所述整理剂包含如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粘合剂:10~30份;抗氧剂:1~3份;润湿分散剂:2~5份;除甲醛颗粒:5~15份;水:60~90份;所述除甲醛颗粒由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得:石蜡:10~16份;乳化剂溶液:5~15份;正钛酸丁酯:4~8份;冰醋酸:0.5~1.5份;无水乙醇2~5份。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水性粘合剂将含有二氧化钛成分的除甲醛颗粒整理负载于窗帘面料表面,有效的实现了室内甲醛的降解,同时还提高了窗帘布的隔热保温效果。
[0007]在除甲醛颗粒中,采用正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冰醋酸和水能够发生溶胶凝胶反应,形成二氧化钛凝胶。而加入石蜡与乳化剂,能够促使二氧化钛沉积于石蜡表面形成二氧化钛凝胶膜,从而得到二氧化钛包覆石蜡的微囊结构。石蜡具有相变潜热,在受到阳光辐照时,石蜡能够吸热融化,储存热量;在室外温度下降后,石蜡能够释放热量而凝固,从而起到隔热保温效果。且石蜡为除甲醛颗粒的芯层,不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醛的作用。另外,二氧化钛作为金属氧化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导热性,能够将热量传导至芯层的石蜡中。
[0008]可选的,所述除甲醛颗粒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

1:将石蜡与乳化剂溶液混合,得到石蜡乳液,将正钛酸丁酯加入配方用量50~70%的无水乙醇中,得到反应液;S1

2:将石蜡乳液与反应液混合均匀,然后滴加冰醋酸、水和剩余的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制得湿凝胶颗粒,烘干得到除甲醛颗粒。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首先采用乳化剂促使石蜡在水溶液中分散均匀,然后将将含有钛酸丁酯的反应液和石蜡乳液混合,在冰醋酸、水和无水乙醇加入后,前驱物正钛酸丁酯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在石蜡粒子表面形成二氧化钛凝胶膜。
[0010]可选的,所述石蜡为改性石蜡,所述改性石蜡的原料至少包括质量比为(3~4):1的石蜡和松香树脂,且改性石蜡通过将石蜡和松香树脂熔融共混得到。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松香树脂对石蜡进行改性,一方面,松香树脂相对石蜡熔点较高,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在石蜡融化后能够保障石蜡不泄漏析出至窗帘表面,破坏窗帘的外观,也保障窗帘降解甲醛和隔热保温效果的长效性;另一方面,松香树脂与石蜡相容性高,混合均匀,有利于发挥其隔热保温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改性石蜡的原料还包括导热填料,导热填料的质量为石蜡质量的5~10%。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导热填料提高除甲醛颗粒内部的导热性,使得改性石蜡内外能够更为均匀的储热放热,充分发挥其相变性能。
[0014]可选的,所述改性石蜡的原料还包括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为石蜡质量的0.5~1.5%。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改性石蜡进行表面处理,有利于在二氧化钛沉积过程中提高改性石蜡和二氧化钛凝胶的界面性能,并促进二氧化钛凝胶在改性石蜡表面更为均匀的沉积,从而有利于提高甲醛降解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导热填料采用镁粉、锌粉、铝粉、氧化铝、氮化铝、氧化镁、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热填料均有助于改善除甲醛颗粒的导热性,促进其隔热保温效果的发挥。
[0018]可选的,所述整理剂的原料还包含5~10质量份的植物多酚改性多孔载体,所述植物多酚改性多孔载体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得:植物多酚:3~6份;多孔载体:2~5份;海藻酸钠:1~2份;氯化钙0.3~1份;水:8~12份。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植物多酚能够与甲醛发生亲核取代等反应,从而起到降解甲醛的作用,利用多孔载体能够有效吸附负载植物多酚,起到长效缓释作用。另外,多孔载体的多孔结构对甲醛具有较好的物理吸附作用,其与植物多酚结合,能够起到协同效果,增强甲醛降解速率及效果。本申请中的植物多酚可采用儿茶素、单宁酸、茶多酚与没食子酸等多酚原料。
[0020]海藻酸钠一方面起到增稠作用,促进植物多酚在多孔载体上的附着,氯化钙为交
联剂,其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交联的网状结构,将植物多酚固着于多孔载体上,起到缓释作用。
[0021]可选的,所述多孔载体采用硅藻土、膨润土、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上述技术方案的多孔载体不仅吸附性能突出,且颜色白净,对窗帘外观以及紫外辐照影响小。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的生产方法,通过将窗帘面料置于整理剂中进行两浸两轧处理,然后进行烘干定型,即得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经过两浸两轧后,整理剂中的除甲醛颗粒以及植物多酚改性多孔载体能够充分负载于窗帘面料表面及其纤维的间隙内,从而赋予窗帘布优异的甲醛降解效果以及保温隔热效果。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首先,本申请的窗帘布整理剂中采用有除甲醛颗粒,其通过溶胶凝胶法将二氧化钛凝胶膜沉积于石蜡粒子表面,从而获得了优异的除甲醛功效和隔热保温效果。
[0026]2、其次,本申请中通过采用松香树脂对石蜡进行改性,从而赋予石蜡更高的稳定性,不易因吸热融化而溢出至窗帘布表面,影响其除甲醛性能、保温性能以及外观质量。
[0027]3、最后,本申请中通过采用植物多酚改性多孔载体,利用多孔载体对甲醛的物理吸附作用及多酚与甲醛的反应性,有效的增强了窗帘布的除甲醛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改性石蜡的制备例制备例1a,一种改性石蜡,各原料的配比如表1所示,且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1:将松香树脂(熔点75

81℃)、48#石蜡(熔点49.5
±
1℃)与铝粉(导热填料)混合均匀,然后在80℃下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石蜡;步骤2:将共混石蜡与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改性石蜡。
[0029]制备例2a,一种改性石蜡,各原料的配比如表1所示,且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1:将松香树脂(熔点75

81℃)、58#石蜡(熔点59
±
1℃)与氧化锌(导热填料)混合均匀,然后在80℃下熔融共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其特征在于,由窗帘面料经整理剂整理得到,所述整理剂包含如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粘合剂:10~30份;抗氧剂:1~3份;润湿分散剂:2~5份;除甲醛颗粒:5~15份;水:60~90份;所述除甲醛颗粒由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得:石蜡:10~16份;乳化剂溶液:5~15份;正钛酸丁酯:4~8份;冰醋酸:0.5~1.5份;无水乙醇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甲醛颗粒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S1

1:将石蜡与乳化剂溶液混合,得到石蜡乳液,将正钛酸丁酯加入配方用量50~70%的无水乙醇中,得到反应液;S1

2:将石蜡乳液与反应液混合均匀,然后滴加冰醋酸、水和剩余的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制得湿凝胶颗粒,烘干得到除甲醛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为改性石蜡,所述改性石蜡的原料至少包括质量比为(3~4):1的石蜡和松香树脂,且改性石蜡通过将石蜡和松香树脂熔融共混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宇锋朱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数马装饰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