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990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涉及布料技术领域,改善传统的涤纶布染色效果不理想,染料吸尽率较低,固色效果不佳,易容易出现涤纶布掉色现象的出现的问题,包括涤纶基层,所述涤纶基层由涤纶纱线采用经纬编织法编织而成,所述涤纶纱线包括涤纶芯体,所述涤纶芯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涤纶纱丝层,所述涤纶纱丝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涤纶芯体的内部设置有棉纤维芯体;所述涤纶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反光层。本申请通过通孔的设置,使得外部染料易进入至涤纶纱线的内部,可以有效提升涤纶芯的染料吸尽率,起到有效的固色作用,不易褪色,棉纤维芯体的设置,对染料就有良好的吸附和吸引效果,能够加快染料进入涤纶纱线内部的速度,且染色均匀。均匀。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


[0001]本申请涉及布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

技术介绍

[0002]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涤纶布染色效果不理想,染料吸尽率较低,固色效果不佳,易容易出现涤纶布掉色现象的出现,因此,现在提出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传统的涤纶布染色效果不理想,染料吸尽率较低,固色效果不佳,易容易出现涤纶布掉色现象的出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包括涤纶基层,所述涤纶基层由涤纶纱线采用经纬编织法编织而成,所述涤纶纱线包括涤纶芯体,所述涤纶芯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涤纶纱丝层,所述涤纶纱丝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涤纶芯体的内部设置有棉纤维芯体;
[0007]所述涤纶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使得外部染料易进入至涤纶纱线的内部,可以有效提升涤纶芯的染料吸尽率,起到有效的固色作用,不易褪色。
[0009]可选的,所述反光层为全电介质反射膜。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层的设置,不易使外部光线进入涤纶基层内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外部光线对内部染料的影响。
[0011]可选的,所述反光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有抗菌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的设置,不易使外部细菌等进入至布料内部,降低了四军等对内部染料的影响。
[0013]可选的,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离子涂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银离子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
[0015]可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外侧设置有抗静电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静电层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抗静电性能。
[0017]可选的,所述抗静电层的外侧设置有阻燃层。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阻燃性能。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申请通过通孔的设置,使得外部染料易进入至涤纶纱线的内部,可以有效提升涤纶芯的染料吸尽率,起到有效的固色作用,不易褪色,棉纤维芯体的设置,对染料就有
良好的吸附和吸引效果,在染色时,能够加快染料进入涤纶纱线内部的速度,且染色均匀;
[0021]2.本申请通过反光层的设置,不易使外部光线进入涤纶基层内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外部光线对内部染料的影响,防水层的设置,不易使外部水分进入至涤纶基层内部,从而不易使染料流失,增强了涤纶布的固色能力,抗菌层的设置,不易使外部细菌等进入至布料内部,降低了四军等对内部染料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涤纶基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申请涤纶纱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涤纶基层;11、涤纶纱线;111、涤纶芯体;112、涤纶纱丝层;113、通孔;114、棉纤维芯体;2、反光层;3、防水层;4、抗菌层;5、抗静电层;6、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请参照图1

3,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包括涤纶基层1,涤纶基层1由涤纶纱线11采用经纬编织法编织而成。涤纶纱线11包括涤纶芯体111,涤纶芯体111的外表面设置有涤纶纱丝层112,涤纶纱丝层112上开设有通孔113,通孔113的设置,使得外部染料易进入至涤纶纱线11的内部,可以有效提升涤纶芯的染料吸尽率,起到有效的固色作用,不易褪色。涤纶芯体111的内部设置有棉纤维芯体114,棉纤维芯体114的设置,对染料就有良好的吸附和吸引效果,在染色时,能够加快染料进入涤纶纱线11内部的速度,且染色均匀。
[0029]参照图1,涤纶基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反光层2,反光层2为全电介质反射膜,反光层2的设置,不易使外部光线进入涤纶基层1内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外部光线对内部染料的影响。反光层2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3,防水层3的设置,不易使外部水分进入至涤纶基层1内部,从而不易使染料流失,增强了涤纶布的固色能力。反光层2与防水层3之间设置有抗菌层4,抗菌层4的设置,不易使外部细菌等进入至布料内部,降低了四军等对内部染料的影响。抗菌层4为纳米银离子涂层,纳米银离子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
[0030]参照图1,防水层3的外侧设置有抗静电层5,抗静电层5由导电纤维编织而成,抗静电层5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抗静电性能。抗静电层5的外侧设置有阻燃层6,阻燃层6为芳纶,阻燃层6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阻燃性能。
[0031]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通孔113的设置,使得外部染料易进入至涤纶纱线11的内部,可以有效提升涤纶芯的染料吸尽率,起到有效的固色作用,不易褪色,棉纤维芯体114的设置,对染料就有良好的吸附和吸引效果,在染色时,能够加快染料进入涤纶纱线11内部的速度,且染色均匀,反光层2的设置,不易使外部光线进入涤纶基层1内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外部光线对内部染料的影响,防水层3的设置,不易使外部水分进入至涤纶基层1内部,从而不易使染料流失,增强了涤纶布的固色能力,抗菌层4的设置,不易使外部细菌等进入至布料内部,降低了四军等对内部染料的影响。
[0032]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包括涤纶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基层(1)由涤纶纱线(11)采用经纬编织法编织而成,所述涤纶纱线(11)包括涤纶芯体(111),所述涤纶芯体(111)的外表面设置有涤纶纱丝层(112),所述涤纶纱丝层(112)上开设有通孔(113),所述涤纶芯体(111)的内部设置有棉纤维芯体(114);所述涤纶基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反光层(2),所述反光层(2)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固色性涤纶布,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炜陈筱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数马装饰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