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09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外部设置有被动散热机构,被动散热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输出轴外壁的被动扇叶,输出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前挡板,前挡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前固定壳,机体靠近输出轴的一侧开设有前出风孔,机体远离被动散热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主动散热机构;通过前固定壳固定在机体的外部,被动扇叶固定在输出轴的内部,冷却管缠绕在机体的外部,使得散热器固定在电机上,减小了散热器的体积,使得电机美观;通过机体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出风孔和后进风孔,并在被动扇叶和主动扇叶的作用下使得电机内部的热量能够被散出,使得电机的散热效果更好,提高了实用性。高了实用性。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这些电动汽车都离不开电机的驱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需要散热器对电机进行散热,现有的散热器大多采用外置的方式,体积较大,还影响电机的美观程度,同时现有的散热装置的散热方式只能通过吸收电机的表面热量散出,无法将电机内部的热量散出,使得电机的散热效果不够好,且实用性较低。
[0003]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散热器外置、体积大影响美观,散热效果不够好,且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外部设置有被动散热机构,被动散热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输出轴外壁的被动扇叶,输出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前挡板,前挡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前固定壳,机体靠近输出轴的一侧开设有前出风孔,机体远离被动散热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主动散热机构,主动散热机构包括开设在机体远离输出轴一端的后进风孔,机体远离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外部设置有主动扇叶,机体远离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固定壳,后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后挡板,机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壳固定连接在机体靠近输出轴的一侧,被动扇叶设置在前固定壳的内部。
[000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被动扇叶转动,被动扇叶转动能够对电机起到散热作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出风孔呈六边形,前出风孔不少于十八个,且前出风孔呈等角度均匀分布在机体靠近输出轴的一端。
[000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前出风孔使得电机内部的热量能够通过前出风孔散发出来,并在被动扇叶的作用下使得电机内部的热量散发的更快,散热效果更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后进风孔呈六边形,后进风孔不少于十八个,且后进风孔呈等角度均匀分布在机体远离输出轴的一端。
[00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后进风孔使得电机外部的空气能够进入机体的内部并再通过前出风孔离开电机,使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带走电机内部的热量。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固定连接在机体远离输出轴一端的中央,主动扇叶设置在
后固定壳的内部,主动扇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外部电源给主动扇叶供电并带动主动扇叶运行,使得外部的空气快速的通过后进风孔进入机体内部,提高散热效果。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机体的外壁,冷却管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
[00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冷却管设置为螺旋状能够增加冷却管与机体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却管内部的冷却液能够更好地吸收电机表面的热量。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固定壳固定在机体的外部,被动扇叶固定在输出轴的内部,冷却管缠绕在机体的外部,使得散热器固定在电机上,减小了散热器的体积,使得电机美观;通过机体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出风孔和后进风孔,并在被动扇叶和主动扇叶的作用下使得电机内部的热量能够被散出,使得电机的散热效果更好,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机体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二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机体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机体;2、输出轴;3、被动散热机构;31、被动扇叶;32、前挡板;33、前固定壳;34、前出风孔;4、主动散热机构;41、后进风孔;42、固定圈;43、主动扇叶;44、后固定壳;45、后挡板;5、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包括机体1,机体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输出轴2,输出轴2的外部设置有被动散热机构3,被动散热机构3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输出轴2外壁的被动扇叶31,输出轴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前挡板32,前挡板3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前固定壳33,前固定壳33固定连接在机体1靠近输出轴2的一侧,被动扇叶31设置在前固定壳33的内部,通过输出轴2转动能够带动被动扇叶31转动,被动扇叶31转动能够对电机起到散热作用。机体1靠近输出轴2的一侧开设有前出风孔34,前出风孔34呈六边形,前出风孔34不少于十八个,且前出风孔34呈等角度均匀分布在机体1靠近输出轴2的一端,通过前出风孔34使得电机内部的热量能够通过前出风孔34散发出来,并在被动扇叶31的作用下使得电机内部的热量散发的更快,散热效果更好。
[0024]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3

4,机体1远离被动散热机构3的一端设置有主动散热机构4,主动散热机构4包括开设在机体1远离输出轴2一端的后进风孔41,后进风孔41呈六边形,后进风孔41不少于十八个,且后进风孔41呈等角度均匀分布在机体1远离输出轴2的一端,通过后进风孔41使得电机外部的空气能够进入机体1的内部并再通过前出风孔34离开
电机,使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带走电机内部的热量。机体1远离输出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42,固定圈42的外部设置有主动扇叶43,机体1远离输出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固定壳44,固定圈42固定连接在机体1远离输出轴2一端的中央,主动扇叶43设置在后固定壳44的内部,主动扇叶43与外部电源电连接,通过外部电源给主动扇叶43供电并带动主动扇叶43运行,使得外部的空气快速的通过后进风孔41进入机体1内部,提高散热效果。后固定壳4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后挡板45,机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管5。冷却管5呈螺旋状缠绕在机体1的外壁,冷却管5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通过冷却管5设置为螺旋状能够增加冷却管5与机体1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却管5内部的冷却液能够更好地吸收电机表面的热量。
[0025]通过前固定壳33固定在机体1的外部,被动扇叶31固定在输出轴2的内部,冷却管5缠绕在机体1的外部,使得散热器固定在电机上,减小了散热器的体积,使得电机美观;通过机体1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出风孔34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输出轴(2),输出轴(2)的外部设置有被动散热机构(3),被动散热机构(3)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输出轴(2)外壁的被动扇叶(31),输出轴(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前挡板(32),前挡板(3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前固定壳(33),机体(1)靠近输出轴(2)的一侧开设有前出风孔(34),机体(1)远离被动散热机构(3)的一端设置有主动散热机构(4),主动散热机构(4)包括开设在机体(1)远离输出轴(2)一端的后进风孔(41),机体(1)远离输出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42),固定圈(42)的外部设置有主动扇叶(43),机体(1)远离输出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固定壳(44),后固定壳(4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后挡板(45),机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前固定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英张鹏刘洋姚会君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