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99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动力电源及电池,一二极管D19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连接到一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出端通过一二极管D18连接到一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3与场效应管Q5相连,一二极管D24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连接到场效应管Q5,动力电源接到一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池接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通过一二极管D16连接到一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入端,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出端连接到单片机U15,单片机U15连接到主单片机U6。本发明专利技术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优点在于:结合软件,使用双单片机,实现电源的自动无扰切换,同时实现系统的超低功耗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化控制工程,特别是指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 电路。
技术介绍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一4殳使用380VAC或220VAC动力电源 对设备供电,但同时又需要在没有动力电源的情况下能对相关参数的修 改进行记录,这就需要使用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双电源供电的情况下, 在动力电源供电时电池的消耗应该为零,且要求能实现两种电源的自动 无扰切换,同时。使用电池供电,对电路的功耗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 低压低功耗电路的开发和应用倍受人们的关注。可以从多个方面控制系 统功耗1、功耗与电源VDD的平方成正比。工作电压降低后,功耗下 降了 ,但也带来了延迟时间增加、驱动能力下降以及低阈值电压的控制 等新问题。因此,在设计电路时,不可能单纯依靠降低电源电压来满足 功耗的需要。2、降低时钟频率可以直接降低动态功耗。但是,实际应用 中总希望电路的工作速度越快越好。3、系统增加睡眠或掉电 工作方式。在系统进入掉电模式后要求在需要的时候能将系统唤醒,从 而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电源的自动无 扰切换的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同时要求系统功耗超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动力电源及电池,一二极管D19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 极连接到一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出端连 接到二极管D18的阳极,二极管D18的阴极引出一接口,同时二极管 D18的阴极连接到一场效应管Q3的源极,并通过一电阻R55连接到场 效应管Q3的4册^1,场效应管Q3的漏^l引出一#~口 ,场效应管Q3同时 连接到一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一二极管D24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通过一 电阻R50连接到场效 应管Q5的^^及,场效应管Q5的漏极接地;一电阻R48的一端接动力电源,另 一端接到 一场效应管Q2的栅极, 场效应管Q2的栅极通过一 电阻R42接地;电池连接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到一二极 管D16的阳极,二极管D16的阴极分成三个支路, 一支路连接到电容 C24的一端, 一支路连接到一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入端, 一支路 引出一电池电压接口,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 的输出端分别同时直接连接到单片机U15的GP0端口、 GP5端口、 VDD 端口,以及分别通过一电阻R45接到单片机U15的GP3端口、通过一 电阻R54接到单片机Ul5的GP4端口 ,单片机Ul5的GND端接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具体为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通过电阻R52和电阻R43接地,电阻R52 和电阻R43之间引出一连接线,连接到主单片机U6的AD 口。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同时通过一电阻R51连接到单片机U15的 GP2 口,单片机U15的GP2端口分成两个支路, 一个支路通过一电阻 R46接地,另一支路连接到电阻R51,单片机U15的GP4端口接到一三 级管Q4的集电极,三级管Q4的基极一路通过一电阻R53接到主单片 机U6的I/O 口 ,另 一路通过一电阻R44接地,三级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单片机U15的GP3端口通过一电阻R57接到一手轮转动设备。所述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25的阳极,二极管5D25的阴极通过一电阻R49接到单片机的中断唤醒口 GP1, GP1端口分 成两个支路, 一个支路通过一电阻R47接地,另一支路连接到电阻R49。一二极管D21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连接到一三端稳压器件U17 的输入端,该三端稳压器件U17的输入端通过一电容C29接地,接地端 连接到一二极管D23的阳极,二极管D23的阴极接地,输出端分成两支 路, 一支路通过一电容C22接地,另一支路连接到二极管D22的阳极, 二极管D22的阴极引出 一接口 。所述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入端通过一电容C28接地,接地端连接 到一二极管D20的阳极,二极管D20的阴极接地,输出端通过一电容 C26接地。所述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入端同时连接到一二级管D17的阴 极,二级管D17的阳极与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出端形成一结点, 该结点通过一电容C25接地。本专利技术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优点在于结合软件,使用双单片 机,实现电源的自动无扰切换,同时实现系统的超低功耗控制。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l是本专利技术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l,其中IOV来自动力电源,经开关电源后输出为10VDG Jl来自9V工业电池。该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连接关系如下。一二极管D19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连接到一三端稳压器件U16 的输入端,该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入端通过一电容C28接地,接地端 连接到一二极管D20的阳极,二极管D20的阴极接地,输出端通过一电容C26接地,且该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18 和D25的阳极,二极管D25的阴极通过一电阻R49接到单片机的中断 唤醒口 GP1 (PCWAKEUP)。 二极管D18的阴极引出一接口,同时二极 管D18的阴极连接到一 P沟道MOSFET场效应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场效应管)Q3的源极,并通过一电阻R55连接到该场效应管Q3的栅极, 该场效应管Q3的漏极引出一接口 ,该场效应管Q3同时连接到一 N沟 道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一二极管D24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通过一电阻R50连接到该 场效应管Q5的栅极,场效应管Q5的栅极同时通过一电阻R51连接到 单片机Ul5的GP2 口 (WAKEUP—ARM),场效应管Q5的漏极接地。一二极管D21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连接到一三端稳压器件U17 的输入端,该三端稳压器件U17的输入端通过一电容C29接地,接地端 连接到一二极管D23的阳极,二极管D23的阴极接地,输出端通过一电 容C22接地,且该三端稳压器件U17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22的阳 极,二极管D22的阴极引出一接口。一电阻R48的 一端接动力电源,另 一端接到一 P沟道MOSFET场 效应管Q2的栅极,该场效应管Q2的栅极通过一 电阻R42接地。电池Jl连接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分成两个 支路, 一个支路通过电阻R52和电阻R43接地,另一支路连接到一二极 管D16的阳极。电阻R52和电阻R43之间引出一连接线,连接到主单片 机U6的AD 口 。 二极管D16的阴极分成三个支路, 一支路连接到电容 C24的一端, 一支路连接到一 LDO芯片(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 入端, 一支路引出一VBAT(电池电压)接口,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 LDO芯片U14的输入端同时连接到一二级管D17的阴极,二级管D17 的阳极与LDO芯片U14的输出端形成一结点,该结点一路通过一电容 C25接地,另一路分别同时直接连接到单片机U15的GP0端口、 GP5端 口 、 VDD端口 ,以及分别通过一 电阻R45接到单片机Ul5的GP3端口 、通过一电阻R54接到单片机U15的GP4端口 ,单片机U15的GND端接 地、GP1端口分成两个支路, 一个支路通过一电阻R47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动力电源及电池,其特征在于:一二极管D19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连接到一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18的阳极,二极管D18的阴极引出一接口,同时二极管D18的阴极连接到一场效应管Q3的源极,并通过一电阻R55连接到场效应管Q3的栅极,场效应管Q3的漏极引出一接口,场效应管Q3同时连接到一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一二极管D24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通过一电阻R50连接到场效应管Q5的栅极,场效应管Q5的漏极接地;一电阻R48的一端接动力电源,另一端接到一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通过一电阻R42接地;电池连接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到一二极管D16的阳极,二极管D16的阴极分成三个支路,一支路连接到电容C24的一端,一支路连接到一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入端,一支路引出一电池电压接口,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出端分别同时直接连接到单片机U15的GPO端口、GP5端口、VDD端口,以及分别通过一电阻R45接到单片机U15的GP3端口、通过一电阻R54接到单片机U15的GP4端口,单片机U15的GND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动力电源及电池,其特征在于一二极管D19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连接到一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件U16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18的阳极,二极管D18的阴极引出一接口,同时二极管D18的阴极连接到一场效应管Q3的源极,并通过一电阻R55连接到场效应管Q3的栅极,场效应管Q3的漏极引出一接口,场效应管Q3同时连接到一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一二极管D24的阳极接动力电源,阴极通过一电阻R50连接到场效应管Q5的栅极,场效应管Q5的漏极接地;一电阻R48的一端接动力电源,另一端接到一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通过一电阻R42接地;电池连接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到一二极管D16的阳极,二极管D16的阴极分成三个支路,一支路连接到电容C24的一端,一支路连接到一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入端,一支路引出一电池电压接口,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低压降线性稳压器U14的输出端分别同时直接连接到单片机U15的GPO端口、GP5端口、VDD端口,以及分别通过一电阻R45接到单片机U15的GP3端口、通过一电阻R54接到单片机U15的GP4端口,单片机U15的GND端接地。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 效应管Q2的漏极通过电阻R52和电阻R43接地,电阻R52和电阻R43 之间引出一连接线,连接到主单片机U6的AD 口。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 效应管Q5的栅极同时通过一电阻R51连接到单片机U15的GP2 口 ,单 片机U15的GP2端口分成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付华朱丁才李雪海谢恢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浚海仪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