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94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板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和底板,所述工作台用于放置PCB板,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还包括定位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夹具,所述第一定位夹具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夹具能穿过PCB板上的孔位对PCB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定位夹具穿过PCB板上的孔位对PCB进行固定,实现对产品的均匀压覆,防止PCB板被拉起,造成产品受力产生位移,导致PCB板品质不良。导致PCB板品质不良。导致PCB板品质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板定位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PCB板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在PCB板的制作过程中,PCB板上插PIN(原件的引脚)设备时,在插PIN 过程中,常会因为插PIN刀头拔离的时候将电路板拉起,造成产品受应力和位移,产生品质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定位工装,利用倒三角钩机构,对产品的工艺边和孔位进行回拉限位,实现对产品的均匀压附,杜绝产品拉起产生异常。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板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和底板,所述工作台用于放置PCB板,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还包括定位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夹具,所述第一定位夹具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夹具能穿过PCB板上的孔位对PCB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定位夹具穿过PCB板上的孔位对PCB进行固定,实现对产品的均匀压覆,防止PCB板被拉起,造成产品受力产生位移,导致PCB板品质不良。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角范围是85~120<br/>°
。第一夹持部对产品水平方向进行固定,防止产品发生位移,第二夹持部对产品竖直方向进行固定,防止产品被拉起。
[0006]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靠近边缘位置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以所述工作台的中心轴为对称轴成镜像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夹具,所述第二定位夹具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夹具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定位夹具能通过夹持PCB板的边缘对PCB板进行固定。通过第二夹持部对PCB板的边缘进行固定,将PCB板固定在工作台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夹具夹持PCB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和PCB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宽度大于PCB板的厚度。将PCB 板两侧边缘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通过第一凹槽对PCB板进行卡主,进而对PCB 板进行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所述第一连动杆和所述第二连动杆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和所述第一定位夹具连接,所述第二连动杆和所述第二定位夹具连接。通过第一连动杆带动第一定位夹具运动,通过第一定位夹具对PCB板进行夹持,通过第二连动杆带动第二定位夹具运动,通过第二定位夹具对PCB板进行夹持。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气缸和所述第
二连动杆连接,所述气缸带动所述第二连动杆运动,所述第二连动杆带动所述第一连动杆运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夹具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第二凹槽进行卡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夹具和所述第一连动杆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第一定位夹具穿过PCB板上的孔位对PCB进行固定,实现对产品的均匀压覆,防止PCB板被拉起,造成产品受力产生位移,导致PCB板品质不良。
[0015]2)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设置,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形成 85~120度的夹角,第一夹持部对产品水平方向进行固定,防止产品发生位移,通过第二夹持部的设置,第二夹持部对产品竖直方向进行固定,防止产品被拉起。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PCB板定位工装的俯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底板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定位夹具的主视图。
[0019]图中:1、底板;11、第三凹槽;2、驱动机构;21、第一连动杆;22、第二连动杆;23、气缸;3、定位机构;31、第一定位夹具;311、第一夹持部; 3111、夹角;312、第二夹持部;313、连接部;32、第二定位夹具;4、工作台; 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1]参见附图1

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PCB板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4和底板1,还包括定位机构3和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和底板1连接,定位机构3 和驱动机构2连接。
[0022]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台4用于放置PCB板,工作台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第一通孔41是腰形孔,第一定位夹具31可以在第一通孔41内左右移动。工作台4靠近边缘位置设置第二通孔42,第二通孔4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孔42以工作台4的中心轴为对称轴成镜像设置。工作台4上还设置有第三通孔43,第三通孔43用于插PIN。
[0023]参见附图1

3所示,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凹槽11,驱动机构2和定位机构3设置在第三凹槽11内。定位机构3包括第一定位夹具31,第一定位夹具 31穿过第一通孔41,第一定位夹具31能穿过PCB板上的孔位对PCB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定位夹具31穿过PCB板上的孔位对PCB进行固定,实现对产品的均匀压覆,防止PCB板被拉起,造成产品受力产生位移,导致PCB板品质不良。第一定位夹具31包括第一夹持部311和第二夹持部312,第一夹持部311和驱动机构2连接,第二夹持部312和第一夹持部311连接,第一夹持部311和第二夹持部312的夹角3111范围是85~120
°
。第一夹持部311对产品水平方向进行固定,防止产品发生位移,第二夹持部312对产品竖直方向进行固定,防止产品被拉起。第一定位夹具31还包括连接部313,连接部313和第一夹持部311 连接,第一连动杆2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连接部313
插入第二凹槽进行卡接。
[0024]本实施例的定位机构3还包括第二定位夹具32,第二定位夹具32和驱动机构2连接,第二定位夹具32穿过第二通孔42,第二定位夹具32能通过夹持PCB 板的边缘对PCB板进行固定。通过第二夹持部312对PCB板的边缘进行固定,将PCB板固定在工作台4上。第二定位夹具32夹持PCB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位置和PCB板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凹槽宽度大于PCB板的厚度。将PCB板两侧边缘放置在第一凹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4)和底板(1),所述工作台(4)用于放置PCB板,所述工作台(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还包括定位机构(3)和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底板(1)连接,所述定位机构(3)和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第一定位夹具(31),所述第一定位夹具(3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所述第一定位夹具(31)能穿过PCB板上的孔位对PCB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夹具(31)包括第一夹持部(311)和第二夹持部(312),所述第一夹持部(311)和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312)和所述第一夹持部(311)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31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12)的夹角(3111)范围是85~12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靠近边缘位置设置第二通孔(42),所述第二通孔(4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42)以所述工作台(4)的中心轴为对称轴成镜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夹具(32),所述第二定位夹具(32)和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界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南亿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