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28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包括混合桶,混合桶的侧壁顶部固定套接进料管,混合桶的侧壁底部固定套接出料管,混合桶顶板和底板间转动套接转动管,混合桶的顶板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转动管的顶部外壁固定套接第一齿圈,第一齿圈与齿轮啮合,转动管与混合桶间安装混合机构,第一齿圈与混合桶间安装补料机构。液体原料从进料管进入混合桶内,固体原料补料机构内,电机通过齿轮和第一齿圈带动转动管转动,第一齿圈带动补料机构将固体原料缓慢加入混合桶,转动管同步带动混合料进行水平搅拌和竖直翻动,从而将液体原料快速分散到固体原料内,提高混合均匀性。提高混合均匀性。提高混合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橡胶增硬剂
,具体为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轮胎胶料配方中,有些配方需要通过添加增硬剂来提高轮胎配方的设计要求,橡胶增硬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现将部分原料进行预分散。但是,目前的混合装置都是将液体原料直接加入固体原料内,因普通的转动搅拌难以将原料快速且均匀的分散混合,影响橡胶增硬剂的加工效率和成分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包括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侧壁顶部固定套接进料管,所述混合桶的侧壁底部固定套接出料管,所述混合桶顶板和底板间转动套接转动管,所述混合桶的顶板固定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所述转动管的顶部外壁固定套接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齿轮啮合,所述转动管与混合桶间安装混合机构,所述第一齿圈与混合桶间安装补料机构。
[0005]优选的,所述混合桶的内腔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转动管与混合桶底板间安装密封圈。
[0006]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安装在转动管内的混合桶顶板和底板间,所述固定轴上固定套接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管上转动套接多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伸入转动管内并固定套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所述搅拌杆上固定安装多个翻动板。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第一锥齿轮和转动管的轴线重合,所述转动管与搅拌杆间安装密封圈。
[0008]优选的,所述翻动板沿搅拌杆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搅拌杆两侧对的翻动板交错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补料机构包括料筒,所述料筒固定套接在混合桶的顶板上,所述料筒的内壁底部固定套接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转动卡接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转盘,所述转盘紧密贴合固定盘,所述转盘的外壁固定套接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啮合第一齿圈,所述转盘和固定盘上开有多个落料孔。
[0010]优选的,所述转轴的顶部贯穿固定盘并固定连接推料杆,所述推料杆为半圆柱结构,且推料杆的平面端贴合固定盘。
[0011]优选的,所述落料孔为扇形结构,且多个落料孔沿料筒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落料孔间的间距大于落料孔的宽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固体原料放入料筒内,第一齿圈带动第二齿圈连续转动,第二齿圈带动转盘转动,则转盘与固定盘间的落料孔循环连通或交错,实现固体原料的间歇缓慢下料,避免增原料堆积在一起;
[0014]2、转动管转动时带动搅拌杆沿固定轴进行转动,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水平圆周搅动,同时,搅拌杆移动时第二锥齿轮沿第一锥齿轮进行滚动,从而带动搅拌杆自身转动,则翻动板进行上下翻转,实现原料的上下翻动,则间歇落入的固体原料会均匀分布到液体原料内各处,从而将液体原料快速分散到固体原料内,提高混合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补料机构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混合桶;2、进料管;3、出料管;4、混合机构;41、固定轴;42、第一锥齿轮;43、第二锥齿轮;44、搅拌杆;45、翻动板;5、转动管;6、第一齿圈;7、补料机构;71、料筒;72、固定盘;73、转轴;74、转盘;75、第二齿圈;76、落料孔;8、电机;9、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包括混合桶1,混合桶1的侧壁顶部固定套接进料管2,混合桶1的侧壁底部固定套接出料管3,混合桶1顶板和底板间转动套接转动管5,混合桶1的顶板固定安装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9,转动管5的顶部外壁固定套接第一齿圈6,第一齿圈6与齿轮9啮合,转动管5与混合桶1间安装混合机构4,第一齿圈6与混合桶1间安装补料机构7。液体原料从进料管2进入混合桶1内,固体原料放入补料机构7内,电机8通过齿轮9和第一齿圈6带动转动管5转动,第一齿圈6带动补料机构7将固体原料缓慢加入混合桶1,转动管5同步带动液体原料进行水平搅拌和竖直翻动,从而将液体原料快速分散到固体原料内,提高混合均匀性。
[0022]混合桶1的内腔底部为锥形结构,转动管5与混合桶1底板间安装密封圈。
[0023]混合机构4包括固定轴41,固定轴41固定安装在转动管5内的混合桶1顶板和底板间,固定轴41上固定套接第一锥齿轮42,转动管5上转动套接多个搅拌杆44,搅拌杆44的一端伸入转动管5内并固定套接第二锥齿轮43,第二锥齿轮43啮合第一锥齿轮42,搅拌杆44上固定安装多个翻动板45,固定轴41、第一锥齿轮42和转动管5的轴线重合,转动管5与搅拌杆
44间安装密封圈,翻动板45沿搅拌杆44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搅拌杆44两侧对的翻动板45交错分布,则转动管5转动时带动搅拌杆44沿固定轴41进行转动,搅拌杆44对液体原料进行水平圆周搅动,同时,搅拌杆44移动时第二锥齿轮43沿第一锥齿轮42进行滚动,从而带动搅拌杆44自身转动,则翻动板45进行上下翻转,实现液体原料的上下翻动,则间歇落入的固体原料会均匀分布到液体原料内各处,从而将液体原料快速分散到固体原料内,提高混合均匀性。
[0024]补料机构7包括料筒71,料筒71固定套接在混合桶1的顶板上,料筒71的内壁底部固定套接固定盘72,固定盘72上转动卡接转轴73,转轴73的底部固定安装转盘74,转盘74紧密贴合固定盘72,转盘74的外壁固定套接第二齿圈75,第二齿圈75啮合第一齿圈6,转盘74和固定盘72上开有多个落料孔76,转轴73的顶部贯穿固定盘72并固定连接推料杆,推料杆为半圆柱结构,且推料杆的平面端贴合固定盘72,落料孔76为扇形结构,且多个落料孔76沿料筒7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落料孔76间的间距大于落料孔76的宽度,固体原料料筒71内,第一齿圈6带动第二齿圈75连续转动,第二齿圈75带动转盘74转动,则转盘74与固定盘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包括混合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1)的侧壁顶部固定套接进料管(2),所述混合桶(1)的侧壁底部固定套接出料管(3),所述混合桶(1)顶板和底板间转动套接转动管(5),所述混合桶(1)的顶板固定安装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9),所述转动管(5)的顶部外壁固定套接第一齿圈(6),所述第一齿圈(6)与齿轮(9)啮合,所述转动管(5)与混合桶(1)间安装混合机构(4),所述第一齿圈(6)与混合桶(1)间安装补料机构(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1)的内腔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转动管(5)与混合桶(1)底板间安装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4)包括固定轴(41),所述固定轴(41)固定安装在转动管(5)内的混合桶(1)顶板和底板间,所述固定轴(41)上固定套接第一锥齿轮(42),所述转动管(5)上转动套接多个搅拌杆(44),所述搅拌杆(44)的一端伸入转动管(5)内并固定套接第二锥齿轮(43),所述第二锥齿轮(43)啮合第一锥齿轮(42),所述搅拌杆(44)上固定安装多个翻动板(4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王文韬陶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巍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