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器件、移相电路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22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4
第一线圈(L1)包括与接地端子(GND)连接的共同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LCl)、中间第一线圈导体(LMl)以及与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LPl),第二线圈(L2)包括与接地端子(GND)连接的共同端子侧第二线圈导体(LC2)、中间第二线圈导体(LM2)以及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二线圈导体(LP2)。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LPl)位于中间第二线圈导体(LM2)与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二线圈导体(LP2)之间,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二线圈导体(LP2)位于中间第一线圈导体(LMl)与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LPl)之间。(LPl)之间。(LPl)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圈器件、移相电路及通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具有移相特性的线圈器件、具备该线圈器件的移相电路、以及具备该线圈器件或移相电路的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线圈器件,该线圈器件具备具有相互磁场耦合的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变压器、以及连接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电容器。
[0003]根据专利文献1所示的构造,得到有利于小型化、低损耗化、移相量的频率依赖性降低等的线圈器件、移相电路及通信装置。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14181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器件中,连接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电容器作为调整变压器的阻抗的阻抗调整用电路发挥作用。但是,当仅通过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寄生产生的电容构成该电容器时,有时得不到阻抗调整所需的电容。在该情况下,为了适当地调整阻抗,需要特别形成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以外的导体图案(例如呈面状扩展且相互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圈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器件具备:绝缘基体;以及分别形成于所述绝缘基体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子、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共同端子、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包括绕第一卷绕轴卷绕的形状的第一线圈导体,所述第二线圈包括绕与所述第一卷绕轴方向平行的第二卷绕轴卷绕的形状的第二线圈导体,所述第一线圈包括遍及多层而形成的多个第一线圈导体,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导体具有一端与输入输出端子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所述第二线圈包括遍及多层而形成的多个第二线圈导体,所述多个第二线圈导体具有一端与输入输出端子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二线圈导体,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在所述第二卷绕轴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多个第二线圈导体中的两个第二线圈导体之间,并且在沿所述第二卷绕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两个第二线圈导体重叠,所述两个第二线圈导体中的一个第二线圈导体是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二线圈导体,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二线圈导体在所述第一卷绕轴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导体中的两个第一线圈导体之间,并且在沿所述第一卷绕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两个第一线圈导体重叠,所述两个第一线圈导体中的一个第一线圈导体是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所述两个第一线圈导体中的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不同的另一个第一线圈导体是一端与所述共同端子连接的共同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所述两个第二线圈导体中的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二线圈导体不同的另一个第二线圈导体是一端与所述共同端子连接的共同端子侧第二线圈导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导体包括:一端与所述共同端子连接的共同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以及在所述第一卷绕轴的方向上被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和所述共同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夹着的中间第一线圈导体,所述两个第一线圈导体中的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侧第一线圈导体不同的另一个第一线圈导体是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川贤太郎小林英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