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继电保护的专用设备,特别是一种高压电机保护 测控装置。应用于于电力、水利、交通、石油、化工、煤炭、冶金、邮 电等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高压电机保护监测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传统的微机保护大多使用51和96系列单片机,这种单 片机对于常规保护其性能基本能满足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其自身硬件结 构和速度的限制,难以实现更新的复杂算法及更高的采样速率,并且传 统的微机保护,外围芯片比较多,总线不能集成在CPU芯片内部,致使 保护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解决高压电机保护测控装置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 力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结合电机工作状态非电量信号进行判断的高 压电机保护测控装置。本技术的一种高压电机保护测控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信号处理芯片CPU模块(12)、输入变换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通信 模块、按键和显示面板模块(11)、数据存储和时钟模块组成;其特征在 于输入变换模块是由精密变送器(1)、低通滤波器ALF (2)、采样保持电路S/H (3)、耦合器放大模块(13)组成;其之间的电路连接为安装在电动机上的非电量传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电机保护测控装置,该装置由信号处理芯片CPU模块(12)、输入变换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按键和显示面板模块(11)、数据存储和时钟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输入变换模块是由精密变送器(1)、低通滤波器ALF(2)、采样保持电路S/H(3)、耦合器放大模块(13)组成;其之间的电路连接为:安装在电动机上的非电量传感器提取的振动信号送入经耦合器放大模块(13),信号处理芯片CPU(12)的A/D接口接耦合器放大模块(13)输出端;安装在电动机主回路上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送出的信号送入精密变送器(1),精密变送器(1)输出端连接低通滤波器ALF(2)输入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机保护测控装置,该装置由信号处理芯片CPU模块(12)、输入变换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按键和显示面板模块(11)、数据存储和时钟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输入变换模块是由精密变送器(1)、低通滤波器ALF(2)、采样保持电路S/H(3)、耦合器放大模块(13)组成;其之间的电路连接为安装在电动机上的非电量传感器提取的振动信号送入经耦合器放大模块(13),信号处理芯片CPU(12)的A/D接口接耦合器放大模块(13)输出端;安装在电动机主回路上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送出的信号送入精密变送器(1),精密变送器(1)输出端连接低通滤波器ALF(2)输入端,低通滤波器ALF(2)输出端接采样保持电路S/H(3)输入端,信号处理芯片CPU(12)的A/D接口接保持电路S/H(3)输出端;信号处理芯片CPU(12)的数据、控制、时钟接口分别接EEPROM数据存储(4)的数据、控制、时钟接口,信号处理芯片CPU(12)输入输出端口接时钟模块(10)的输入输出端口,信号处理芯片CPU(12)的串行外设接口中串行数据输出、输入、串行时钟分别接RS485通信模块(5)的输入、输出、串行时钟,信号处理芯片CPU(12)的串行外设接口中串行数据输出、输入、串行时钟分别接CAN2.0通信模块(6)的输入、输出、串行时钟,信号处理芯片CPU(12)的输入输出端口接以太网芯片模块(9)的输入控制端口,信号处理芯片CPU(12)的输出端口接驱动芯片模块(7)输入端,驱动芯片模块(7)输出端接开关量模块输入端,信号处理芯片CPU(12)的输入端口接光藕隔离芯片模块(8)输出端。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机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输入变换模块是由10路相同的输入模块组成,变送器(Tl)的输出5接二 极管的负端,再接电阻(Rl)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容(Cl) 的一端,再接小信号开关二极管(D31D)的3端,再接CPU芯片(U21)的 2端,CPU芯片(U21)的18端接(CPU)芯片(Ul)的25端,小信号开关二 极管(D31D)的2端接电源的正(AVCC),小信号开关二极管(D31D)的l 端接电源的负(AEND),变送器(Tl)的输出6端接二极管的正端,再接 模拟信号的负(ACOM),震动传感器信号分别接运算放大芯片(U42)的2端 和电阻(R98)的一端,电阻(R98)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芯片(U42)的3端, 运算放大芯片(U42)的l端接电阻(R100)的一端,再接电容(C76)的一端,再接CPU芯片(Ul)的43端,电阻(R100)的另一端接电源的正端, 电容(C76)的另一端接电源的负端,运算放大芯片(U42)的8端接电源 的正端,运算放大芯片(U42)的4端接电源的负端;CPU芯片(Ul)的63 端接晶振(Yl)的一端,再接电容(C44)的一端,CPU芯片(Ul)的64 端接晶振(Yl)的另一端,再接电容(C45)的一端,电容(C44)、电容 (C45)的另一端接电源的负端,CPU芯片(Ul)的98端接电阻(R49)的 一端,电阻(R49)的另一端接电源的负端,CPU芯片(Ul)的29端接电 阻(R52)的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接基准电源的正端,CPU芯片(Ul) 的13端接电阻(R54)的一端,电阻(R54)的另一端接复位电源的正端, CPU芯片(Ul)的85端接电容(C38)、电容(C43)的一端,电容(C38)、 电容(C43)的另一端接电源的负端,CPU芯片(Ul)的16、 37、 46、 62、 86、 2、 30端接电源的正端,再接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 端接电源的负端,CPU芯片(Ul)的15、 36、 45、 65、 75、 31接电源的负 端;数据存储模块(4)是由存储芯片(U28)等组成,存储芯片(U28) 的4端接CPU芯片(Ul)的100端,存储芯片(U28)的5端接CPU芯片(Ul) 的55端,存储芯片(U28)的5端接CPU芯片(Ul)的53端,存储芯片(U28) 的7端接电阻(R53)的一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星炬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