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97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烘干筒和螺旋叶片,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壳体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壳盖,所述壳体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筒,所述烘干筒的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烘干筒的底部设置有减速电机、传动轴和转盘带动烘干筒在壳体内部均速转动,从而使烘干筒内部的枯草芽孢杆菌受热均匀,同时在烘干筒的内部设置有螺栓叶片,通过传动轴和密封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对外部和内部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位置交换,避免了枯草芽孢杆菌堆积,不仅提高了烘干效果,且缩短了烘时间。且缩短了烘时间。且缩短了烘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CAS号68038

70

0。单个细胞0.7~0.8
×
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可形成内生抗逆芽孢,芽孢0.6~0.9
×
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生长、繁殖速度较快,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是一种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制研究较清楚。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有的菌株是α

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的重要生产菌;有的菌株具有强烈降解核苷酸的酶系,故常作选育核苷生产菌的亲株或制取5'

核苷酸酶的菌种。
[0003]枯草芽孢杆菌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其进行烘干处理,现在有的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在对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烘干时,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堆积在一起,不仅延长了烘干时间,且烘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有的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在对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烘干时,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堆积在一起,不仅延长了烘干时间,且烘干效果较差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包括壳体、烘干筒和螺旋叶片,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壳体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壳盖,所述壳体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筒,所述烘干筒的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壳体的内壁表面设置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多个加热器,多个所述加热器沿烘干筒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壳体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底部与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转盘的内部,所述传动轴延伸至转盘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转盘相卡接,所述螺旋叶片的底端贯穿烘干筒与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与螺旋叶片的交接处位于烘干筒的底端内部设置有密封轴。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与传动轴传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烘干筒通过转盘活动安装在壳体的内部底端。
[0009]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通过密封轴活动安装在烘干筒的内部中央,且所述螺旋叶
片与烘干筒的高度相同。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在烘干筒的底部设置有减速电机、传动轴和转盘,利用减速电机、传动轴和转盘之间的配合带动烘干筒在壳体内部均速转动,从而使烘干筒内部的枯草芽孢杆菌受热均匀,提高烘干效果,同时在烘干筒的内部设置有螺栓叶片,通过传动轴和密封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从而使烘干筒内部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螺旋翻料,进而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对外部和内部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位置交换,避免了枯草芽孢杆菌堆积导致的受热均匀现象,不仅提高了烘干效果,且缩短了烘时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4]图中标号为:
[0015]1、壳体;2、底座;3、壳盖;4、保温隔热层;5、加热器;6、烘干筒;7、转盘;8、减速电机;9、第一传动齿轮;10、传动轴;11、第二传动齿轮;12、螺旋叶片;13、卡块;14、密封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7]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烘干筒6 和螺旋叶片12,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2,壳体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壳盖 3,壳体1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盘7,转盘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筒6,烘干筒6的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螺旋叶片12,壳体1的内壁表面设置有保温隔热层4,保温隔热层4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多个加热器5,多个加热器5沿烘干筒 6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底座2的内部位于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8,减速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9,壳体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底部与第二传动齿轮11固定连接,传动轴10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转盘7的内部,传动轴10延伸至转盘 7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卡块13,卡块13与转盘7相卡接,螺旋叶片12的底端贯穿烘干筒6与传动轴10的顶端固定连接,传动轴10与螺旋叶片12的交接处位于烘干筒6的底端内部设置有密封轴14。
[0018]具体的,第一传动齿轮9和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减速电机8通过第一传动齿轮9和第二传动齿轮11与传动轴10传动连接,烘干筒6通过转盘7活动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底端,减速电机工作时,带动第一传动齿轮9,由于第一传动齿轮9与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进而带动传动轴10转动,然后传动轴10通过卡块13带动转盘7在壳体1的内部转动。
[0019]具体的,螺旋叶片12通过密封轴14活动安装在烘干筒6的内部中央,且螺旋叶片12与烘干筒6的高度相同,传动轴10转动时,由于传动轴10与螺旋叶片12的底端固定连接,又在密封轴14的作用下,从而带动螺旋叶片12在烘干筒6内部转动,对外部和内部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位置交换,避免了枯草芽孢杆菌堆积导致的受热均匀现象,不仅提高了烘干效果,且缩短了烘时间。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再检查无误使用时,将枯草芽孢杆菌倒入烘干筒的内部,然后关闭壳盖打开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传动齿轮9,由于第一传动齿轮9与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进而带动传动轴10转动,然后传动轴10通过卡块13带动转盘7在壳体1的内部转动,使烘干筒6内部的枯草芽孢杆菌受热均匀,提高烘干效果,同时传动轴 10与螺旋叶片12的底端固定连接,又在密封轴14的作用下,从而带动螺旋叶片12在烘干筒6内部转动,对外部和内部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位置交换,避免了枯草芽孢杆菌堆积导致的受热均匀现象,不仅提高了烘干效果,且缩短了烘时间。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烘干筒(6)和螺旋叶片(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壳体(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壳盖(3),所述壳体(1)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筒(6),所述烘干筒(6)的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螺旋叶片(12),所述壳体(1)的内壁表面设置有保温隔热层(4),所述保温隔热层(4)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多个加热器(5),多个所述加热器(5)沿烘干筒(6)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底座(2)的内部位于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8),所述减速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9),所述壳体(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底部与第二传动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10)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转盘(7)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康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科绿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