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小型低压闪蒸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86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实验室用小型低压闪蒸干燥装置,包括蒸发瓶和功能圆盖。蒸发瓶为干燥提供场所以及承接干燥后的物料。功能圆盖开设三口,分别为低压口、进料口、泄气口。低压口与真空泵相连实现装置内低压环境的要求;不同的进样仪器通过进料口向装置内进料;泄气口用于干燥结束后平衡装置内气压。功能圆盖下部接有两块垂直隔板,防止干燥过程中少数物料被气流裹挟带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耗时短,易清洗,适用于对实验室粉水混合物、糊状物质、胶状物质等混合体系物质进行初步干燥或彻底干燥。步干燥或彻底干燥。步干燥或彻底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小型低压闪蒸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物料干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精细化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发的各种各样化学品与生物制品可应用于不同领域,由于每一种化学品和生物制品独特的性质,通常采取不同的干燥方式对其进行干燥。如今主要的干燥方式有鼓风干燥、减压干燥、红外干燥、喷雾干燥、闪蒸干燥等。
[0003]鼓风干燥或低压干燥时,干燥时间过短底部的物料不能彻底干燥,干燥时间过长则延长了实验的时间。而对于粉水混合物、糊状物质、胶状物质等,本身存在难以分离、难以干燥的问题。倘若直接进行干燥或过滤后再进行干燥,不可避免会产生结块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后续实验的开展。
[0004]在工厂中大规模应用的喷雾干燥和闪蒸干燥,能够对液体、糊状物料、悬浊液、粉饼等物料进行干燥,得到的物料不仅形貌较好而且粒径分布均匀,与之相关的设备应用也比较广泛。在专利CN212578982U中,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橡胶生产过程中的喷雾干燥装置,节省了干燥的时间;在专利 CN204952303U中,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淀粉糖生产的喷雾干燥装置,产品有较好的性质,且尾气中粉尘含量低;在专利CN2903853Y中,介绍了一种可用于麦芽糖粉的喷雾干燥装置,改正了原有工艺的缺点;在专利CN112592728A中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原油分离的闪蒸装置,在原油分离后的除污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专利CN212566654U中介绍了一种高效旋转式闪蒸干燥机,解决了普通干燥箱底部物料干燥不均匀的问题;在专利CN112010381A中介绍了一种多级闪蒸制备热蒸馏水的装置,降低了制备热纯净水的成本。
[0005]在实验室中,通常我们获取的物料比较少,应用这两种干燥方式,虽然能得到形貌较好且粒径分布均匀的物料,但不可避免会有物料粘壁等损耗,而且设备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损耗大,不易清洗。
[0006]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实验室用小型低压闪蒸干燥装置,解决了实验室条件下所得物料较少且干燥时间长的问题,能够对粉水混合物、糊状物质、胶状物质等混合体系物质进行初步干燥或彻底干燥,得到形貌较好且粒径均匀的物料。该装置组装简单、操作方便、干燥迅速、易拆卸、易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小型低压闪蒸干燥装置,能够对粉水混合物、糊状物质等混合体系物质进行干燥,此装置操作简单,结构精巧,进样取样方便,体积小,易清理,安全可靠,节能,无污染。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实验室用小型低压闪蒸干燥装置,包括蒸发瓶、功能圆盖。
[0010]所述装置可以用柔性加热石棉套进行加热,也可以采用普通电热套加热。
[0011]所述蒸发瓶为干燥提供场所以及承接干燥后的物料,蒸发瓶与功能圆盖为磨口密封连接。
[0012]所述功能圆盖上端面与下端面半径之比为1.2:1~1.3:1;所述功能圆盖厚度与进料口标准内磨口(参考GB/T 21297

2007)高度之比为2:1;上开三口,贯穿圆盖。其一口为低压口,设计要求低压口上部为标准内磨口设计(参考GB/T 21297

2007),中部为光滑设计,上部与中部半径之比为4:1~5:1,下部为锥形设计,锥度为45
°
~60
°
,在工作时起旋风分离的作用,防止物料堵塞低压口,三部分高度之比为1:1:1,可用与低压口内磨口标号一致的外磨口抽气磨塞和真空泵类相连,实现装置内低压环境的要求;其一口为进料口,设计要求进料口上部为标准内磨口设计(参考GB/T 21297

2007),下部为光滑设计,上部与下部半径之比为2.5:1~3.0:1,上部与下部高度之比为1:1,可以根据具体环境要求确定进料方式(注射器进料、蠕动泵进料);其一口为泄气口,设计要求泄气口上部为标准内磨口设计(参考GB/T 21297

2007),下部为光滑设计,上部与下部半径之比为2.5:1~3.0:1,上部与下部高度之比为1:1,可与泄气口内磨口标号一致的外磨口放气阀和泄气口配合使用,干燥结束后平衡装置内气压。
[0013]所述功能圆盖下设有两块隔板,防止干燥过程中少数物料被气流裹挟带出,所述隔板下部的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0
°
~35
°
,隔板厚度与功能圆盖厚度之比为0.2:1~0.3:1,隔板与功能盖板下端面接触的长度与下端面直径之比为0.7:1~0.8:1,隔板高度与蒸发瓶的高度之比为0.5:1~0.6:1,其中一块隔板设置在低压口与进料口之间,另一块隔板设置在进料口与泄气口之间。
[0014]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5]1. 本技术装置操作简单,结构精巧,体积小,进样取样方便,安全可靠,干燥迅速,易拆卸,易清洗。
[0016]2. 本技术适合实验室对少量物料干燥的需求,能得到形貌较好且粒径均匀的物料,较好地适用于粉水混合物、糊状物质等混合体系物质的初步干燥或彻底干燥。
[0017]3. 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加热方式(柔性加热石棉套、普通电热套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注射器进料或蠕动泵进料。
附图说明
[0018]图 1为本技术全剖视图。
[0019]图 2为本技术功能圆盖俯视图。
[0020]图 3 为本技术功能圆盖放大图。
[0021]图 4 为本技术应用实例1图。
[0022]图 5为本技术应用实例2图。
[0023]图中:1

蒸发瓶;2

功能圆盖;3

低压口;4

进料口;5

泄气口;6

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如图 1 所示,一种实验室用小型低压闪蒸干燥装置,包括蒸发瓶1、功能圆盖2。功能圆盖2上开三口,分别为低压口3、进料口4、泄气口5,功能圆盖2下部接有两块垂直隔板6。
使用时,将蒸发瓶1放置到电热套或其他加热仪器里,将功能圆盖2放到蒸发瓶1上,两者实现磨口密封,将真空泵通过与低压口3内磨口标号一致的外磨口抽气磨塞和低压口3相连,根据具体的进料方式选择合适的磨塞和进料口4相连,安装与泄气口5内磨口标号一致的外磨口放空阀和泄气口5相连,并调整外磨口放空阀为打开状态。打开电热套或其他加热仪器并设置温度,打开真空泵,十秒左右后关闭外磨口放空阀。当温度以及压力达到要求时,根据具体的进料方式通过进料口4向装置内进料,干燥的物料落到蒸发瓶1下部,物料全部干燥完毕后,关闭电热套或其他加热仪器,等到装置内温度稳定后,打开外磨口放空阀,平衡装置内外气压,待到气压平衡后关闭真空泵,将外磨口放空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小型低压闪蒸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蒸发瓶、功能圆盖,所述蒸发瓶与功能圆盖为磨口密封连接;所述功能圆盖开设三口,分别为低压口、进料口、泄气口,下部接有两块垂直隔板;所述功能圆盖上端面与下端面半径之比为1.2:1~1.3:1;所述功能圆盖厚度与进料口标准内磨口高度之比为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小型低压闪蒸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口上部为标准内磨口设计,中部为光滑设计,上部与中部半径之比为4:1~5:1,下部为锥形设计,锥度为45
°
~60
°
,三部分高度之比为1:1:1;所述进料口上部为标准内磨口设计,下部为光滑设计,上部与下部半径之比为2.5:1~3.0:1,上部与下部高度之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玲陈红余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