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82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基基础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注浆导管为单一深度注浆导管,桩身和桩底的注浆需要使用两个注浆导管分别注浆,效率较低、材料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装置,注浆外管内设置有两端封口的注浆内管,注浆内管上端固定设置有螺杆,注浆外管上端设置有封头,螺杆穿过封头且上端连接有旋转手柄,螺杆与封头的穿接部位螺纹配合,注浆内管可在螺杆的带动下打开和封闭第一出浆口和第二出浆口,第一出浆口和第二出浆口两者至少一个处于封闭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桩底与桩身注浆管合二为一,结构简单紧凑,提高了使用效率,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改善了桩底及桩身的土体密实度。底及桩身的土体密实度。底及桩身的土体密实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基基础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提升,桩基础设计也越来越深,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桩侧桩身沉渣、泥皮的质量通病及隐患,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减少桩基沉降。灌注桩后注浆指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分别得到加固补强。
[0003]但传统的注浆导管为单一深度注浆导管,桩身和桩底的注浆需要使用两个注浆导管分别注浆,效率较低、材料的利用率不高。
[0004]因此,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可使用同一注浆导管分别给桩身和桩底注浆的注浆装置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注浆导管为单一深度注浆导管,桩身和桩底的注浆需要使用两个注浆导管分别注浆,效率较低、材料的利用率不高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装置,该装置在传统注浆导管的底部及中间侧壁提前预留注浆口,并在注浆外管中安装注浆内管,注浆内管在螺杆的带动下打开和封闭第一注浆通道和第二注浆通道,控制注浆部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装置,包括注浆外管,注浆外管内设置有两端封口的注浆内管,注浆内管上端固定设置有螺杆,注浆外管上端设置有封头,螺杆穿过封头且上端连接有旋转手柄,螺杆与封头的穿接部位螺纹配合,注浆外管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浆口、若干与桩身注浆位置对应的第二出浆口以及若干与桩底注浆位置对应的第一出浆口,注浆内管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浆口、第三进浆口、若干第四出浆口以及若干第三出浆口;注浆内管可在螺杆的带动下打开和封闭第一出浆口和第二出浆口,第一出浆口和第二出浆口两者至少一个处于封闭状态,第一出浆口和第二出浆口的外端口上均套设有密封橡胶带。
[0007]优选地, 第一进浆口和第二进浆口对应形成第一进浆通道的同时,第一出浆口和第三出浆口形成用于桩底注浆的第一出浆通道。
[0008]优选地,第一进浆口和第三进浆口形成第二进浆通道的同时,第二出浆口和第四出浆口形成用于桩身注浆的第二出浆通道。
[0009]优选地,第一出浆口、第二出浆口、第三出浆口以及第四出浆口均为四个,且均沿所在圆周均匀间隔分布。
[0010]优选地,第二进浆口、第三进浆口、第三出浆口以及第四出浆口的上下两侧的管隙中均设置有密封橡胶条。
[0011]优选地,注浆内管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密封橡胶条内侧置于环形凹槽中,外缘贴合于注浆外管的内壁上,防止密封橡胶条在注浆内管旋转过程中松动跑位。
[0012]优选地,注浆内管与封头之间的螺杆上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注浆内管上端和封头下端,防止注浆压力大将螺杆顶出,通过压簧对注浆内管施加一个向下的力。
[0013]优选地,螺杆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指示第一出浆通道打开的第一刻度线和用于指示第二出浆通道打开的第二刻度线,通过观察刻度线的位置,更好地确认第一出浆通道和第二出浆通道的打开和封闭。
[0014]优选地,封头通过生料带包缠螺纹线密封,进一步加固密封连接。
[0015]优选地,密封橡胶条和密封橡胶带均为三元乙丙橡胶制成,遇浆液不发生膨胀、变形、腐蚀等作用。
[0016]具体施工步骤:
[0017]1.在钢筋笼侧壁安装注浆导管,然后将钢筋笼下放至桩孔内,通过泥浆护壁灌注成桩,待灌注桩成后3天后进行灌注桩后注浆。
[0018]2.桩底注浆时,调节旋转手柄,螺杆带动注浆内管移动,当第一刻度线的位置与封头的上端面重合时,第一进浆通道完全打开,即可通过外接注浆装置的第一进浆口注浆,此时第一出浆通道完全打开,第二出浆通道完全封闭,浆液通过第一出浆通道和密封橡胶带之间冲开的间隙流出。
[0019]3.通过注浆压力泵对桩底桩侧进行扩底扩径效应,注浆时通过控制注浆压力观察注浆效果,待注浆注浆总压浆量达到要求或稳压压力大于3.0MPa持续1min终止注浆。
[0020]4.桩身注浆时,调节旋转手柄,螺杆带动注浆内管移动,当第二刻度线的位置与封头的上端面重合时,第二进浆通道完全打开,即可通过外接注浆装置的第一进浆口注浆,此时第二出浆通道完全打开,第一出浆通道完全封闭,浆液通过第二出浆通道和密封橡胶带之间冲开的间隙流出。
[0021]5.注浆时通过控制注浆压力观察注浆效果,待注浆注浆总压浆量达到要求或稳压压力大于3.0MPa持续1min终止注浆。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 本技术将桩底与桩身注浆管合二为一,结构简单紧凑,提高了使用效率,改善了桩基础桩底及桩身的土体密实度,对于粗粒土地质的项目,尤为适宜,社会、经济效益也更为突出。
[0024]2. 本技术在传统注浆导管的底部及中间侧壁提前预留注浆口,并在注浆外管中安装注浆内管,根据刻度线指示的位置,分别打开和封闭第一出浆通道和第二出浆通道,从而达到了控制注浆部位的目的。
[0025]3. 本技术在注浆外管外端口采用外包三元乙丙橡胶带防护管口,防止混凝土倒灌入注浆管。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桩底注浆时整体结构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桩身注浆时整体结构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浆内管与密封橡胶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
注浆外管;1.1

第一进浆口;1.2

第一出浆口;1.3

第二出浆口;2

注浆内管;2.1

第二进浆口;2.2

第三进浆口;2.3

第三出浆口;2.4

第四出浆口;2.5

环形凹槽;3

螺杆;3.1

第一刻度线;3.2

第二刻度线;4

封头;5

旋转手柄;6

第一进浆通道;7

第二进浆通道;8

第一出浆通道;9

第二出浆通道;10

密封橡胶条;11

密封橡胶带;12

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装置,包括注浆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外管(1)内设置有两端封口的注浆内管(2),注浆内管(2)上端固定设置有螺杆(3),注浆外管(1)上端设置有封头(4),螺杆(3)穿过封头(4)且上端连接有旋转手柄(5),螺杆(3)与封头(4)的穿接部位螺纹配合,注浆外管(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浆口(1.1)、若干与桩身注浆位置对应的第二出浆口(1.3)以及若干与桩底注浆位置对应的第一出浆口(1.2),注浆内管(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浆口(2.1)、第三进浆口(2.2)、若干第四出浆口(2.4)以及若干第三出浆口(2.3);注浆内管(2)可在螺杆(3)的带动下打开和封闭第一出浆口(1.2)和第二出浆口(1.3),第一出浆口(1.2)和第二出浆口(1.3)两者至少一个处于封闭状态,第一出浆口(1.2)和第二出浆口(1.3)的外端口上均套设有密封橡胶带(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浆口(1.1)和第二进浆口(2.1)对应形成第一进浆通道(6)的同时,第一出浆口(1.2)和第三出浆口(2.3)对应形成用于桩底注浆的第一出浆通道(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浆口(1.1)和第三进浆口(2.2)对应形成第二进浆通道(7)的同时,第二出浆口(1.3)和第四出浆口(2.4)对应形成用于桩身注浆的第二出浆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利萍马小英李一平董晓利靳栋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广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