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钗石斛药用组合物及其抗菌凝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177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钗石斛药用组合物及其抗菌凝胶制备方法。该药用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和多糖化合物,其中该多糖化合物包含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钗石斛药用组合物及其抗菌凝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药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钗石斛药用组合物及其抗菌凝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擦伤、抓伤、磕伤、撞伤等皮肤外伤损害,这些外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由于外界细菌的侵入,导致红肿发炎,泛白流脓等现象,而使伤口难以愈合,甚至留下疤痕。轻微的皮肤损伤通常不需要去医院,可以自行选用一下外用制剂自行擦涂。而目前常见的外用膏剂的原料通常是一些抗生素甚至激素类成为为主,如红霉素软膏,皮炎平等。这些药物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皮炎平说明书明确标注“长期大量使用可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局部可发生痤疮、酒渣样皮炎、皮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并可有瘙痒、色素沉着、颜面红斑、创伤愈合障碍等反应”,而中药作为天然来源的药物具有很好的药理疗效,特别是副作用较小,深受消费者喜爱。
[0003]中药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扁黄草、万丈须等,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药用植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列为上品,被誉为“九大仙草”之一。药用部分是新鲜或干燥茎,具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轻身延年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钗石斛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调节胃肠运动、降血糖、降血脂等多重功效。前期研究发现了一种金钗石斛多糖(专利申请号:202010152786.4)具有很好的保湿功效。
[0004]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治疗皮肤损伤的外用膏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0005]缺陷一: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副作用都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使用后会出现强烈的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就应及时停止用药,以免给自己带来更多伤害。
[0006]缺陷二:长期使用易造成皮肤干燥。
[0007]缺陷三: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
[0008]缺陷四:耐药性。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例如红霉素也会产生耐药性,一开始使用红霉素时效果非常好,但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却显著下降,这就是产生耐药性的表现。此外,细菌还会对同属红霉素类的其他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比如阿奇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
[0009]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对用于治疗皮肤损伤的外用膏剂进一步研究,以解决常见的外用膏剂易产生过敏反应、长期使用易造成皮肤干燥、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以及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金钗石斛药用组合物及其抗菌凝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的外用膏剂易产生过敏反应、长期使用易造成皮肤干燥、工艺复
杂且成本较高以及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以及多糖化合物,其中该多糖化合物包含D-葡萄糖醛酸和D-半乳糖,该D-葡萄糖醛酸和该D-半乳糖的摩尔比为5:1至0.5:1,该多糖化合物的分子量范围为2000Da至3000Da,并且该式I的化合物与该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1至1:10
[0012]其中,该式I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的结构式
[0013][0014]进一步地,该药物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
[0015]进一步地,该药用辅料选自稀释剂、抗氧剂、助悬剂和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进一步地,该多糖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
[0017][0018]其中,n为6、7或8。
[0019]进一步地,该式I的化合物与该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1至1:9。
[0020]进一步地,该式I的化合物与该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1至1:8。
[0021]进一步地,该式I的化合物与该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1至1:7。
[0022]进一步地,该式I的化合物与该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1至1:6。
[0023]进一步地,该式I的化合物与该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6。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菌剂或抑菌剂中的用途。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药物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1)添加式I的化合物和药用辅料至第一溶剂,得到第一混合物;
[0028]2)添加多糖化合物和该药用辅料至第二溶剂,得到第二混合物;以及
[0029]3)将该第一混合物和该第二混合物混合,得到该药物组合物,
[0030]其中该多糖化合物包含D-葡萄糖醛酸和D-半乳糖,该D-葡萄糖醛酸和该D-半乳糖的摩尔比为5:1至0.5:1,该多糖化合物的分子量范围为2000Da至3000Da,并且该式I的化合物与该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1至1:10;
[0031]其中,该式I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的结构式
[0032][0033]进一步地,该药用辅料选自稀释剂、抗氧剂、助悬剂和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4]进一步地,该药用辅料选自羟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甲壳素、甲壳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琼脂、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纤维素、蜂蜡、黄原胶、阿拉伯胶、干酪素和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5]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进一步添加该第二溶剂。
[0036]进一步地,该第一溶剂和该第二溶剂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0037]进一步地,该第一溶剂选自C1~C4的醇、二醇、醚、水、甲酸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8]进一步地,该第二溶剂选自C1~C4的醇、二醇、醚、水、甲酸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9]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以及多糖化合物,其中该多糖化合物包含D-葡萄糖醛酸和D-半乳糖,该D-葡萄糖醛酸和该D-半乳糖的摩尔比为5:1至0.5:1,该多糖化合物的分子量范围为2000Da至3000Da,并且该式I的化合物与该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1至1:10。该药物组合物能够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活性及促进伤口愈合作用,可以用于外伤性皮肤修复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常见的外用膏剂易产生过敏反应、长期使用易造成皮肤干燥、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以及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以及多糖化合物,其中所述多糖化合物包含D-葡萄糖醛酸和D-半乳糖,所述D-葡萄糖醛酸和所述D-半乳糖的摩尔比为5:1至0.5:1,所述多糖化合物的分子量范围为2000Da至3000Da,并且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所述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1至1:10,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的结构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辅料选自稀释剂、抗氧剂、助悬剂和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其中,n为6、7或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所述多糖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1至1:9,优选地10:1至1:8,更优选地10:1至1:7,特别优选地10:1至1:6,更特别优选地1:6。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菌剂或抑菌剂中的用途。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8.一种制备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芋岐谭道鹏鲁艳柳秦琳张倩茹杜艺玫陆安静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