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柠蒎肠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166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桉柠蒎肠溶微囊。该桉柠蒎肠溶微囊包括:微囊芯油相,所述微囊芯油相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桉油精、柠檬烯和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桉柠蒎肠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桉柠蒎肠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桉油精、柠檬烯和α-蒎烯药物组合物是一种黏液溶解性祛痰药,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祛痰、消炎、促进造影剂排出的作用。目前桉油精、柠檬烯和α-蒎烯药物组合物的已上市制剂为口服肠溶软胶囊剂,该药品治疗效果明确,通过肠溶技术掩盖挥发油类药物的刺激性气味。但仍有部分患者用药后发生反味、胃部刺激等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软胶囊肠溶包衣破裂后,大量药物快速释放,刺激胃肠道。
[0003]因此,需要开发基于桉油精、柠檬烯和α-蒎烯的新型肠溶制剂,将药物分散包裹于肠溶微粒中,再按给药剂量制成胶囊或片剂等最终制剂。每个贮药微粒均有肠溶效果,进而可以有效降低药物在胃部的突释风险,减少刺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0005]目前已上市的桉柠蒎口服肠溶软胶囊剂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顺应性较差,不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服用,且已上市的桉油精、柠檬烯和α-蒎烯药物组合物制剂,需要每天服用三次,服药次数较多容易发生漏服的现象。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专利技术人利用微粒给药技术,开发了含有桉油精、柠檬烯和α-蒎烯的新型口服制剂,使其便于吞咽服用,提高患者顺应性,同时,通过缓控释技术制备新型缓释制剂,减少给药次数。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桉柠蒎肠溶微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桉柠蒎肠溶微囊包括:微囊芯油相,所述微囊芯油相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桉油精、柠檬烯和α-蒎烯的至少之一;微囊皮,所述微球皮包裹于所述活性成分的表面,所述微囊皮由明胶-阿拉伯胶络合物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桉柠蒎肠溶微囊便于吞咽服用,提高了患者顺应性,同时具有缓释效果,可有效减少给药次数。专利技术人发现,桉柠蒎肠溶微囊可以延长达峰时间、提高血药浓度,有效提高桉柠蒎的生物利用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桉柠蒎肠溶微囊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微囊皮是由明胶、阿拉伯胶在固化剂和增塑剂的至少之一存在的条件下络合而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的等电点以下使之带正电(pH 4.0~4.5时明胶带正电),而阿拉伯胶仍带负电,由于电荷互相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皮。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活性成分与明胶、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0.5~3.0):(2~4):(2~4),优选地,(0.5~2.0):3:4,更优选地(1.5~2.0):3.5:3,更优选地,2.0:3:3。专利技术人发现,活性成分与明胶、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0.5~3.0):3:3,明胶、阿拉伯胶对桉柠蒎(活性成分,包括桉油精、柠檬烯和α-蒎烯的至少之一)的乳化效果好;活性成分与明胶、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0.5~2.0):3:3,微囊包封率高;当活性成分与明胶、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1.5~2.0):3:3,微囊包封率可达60%以上。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固化剂为戊二醛。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增塑剂为甘油。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活性成分、明胶、阿拉伯胶以及甘油的质量比为(0.5~3.0):3:3:(0.5~2),优选地,(0.5~3.0):3:3:(0.5~1),更优选地,(0.5~3.0):3:3:1,更优选地,3.0:3:3:1或2.0:3:3:1。专利技术人发现,所述活性成分、明胶、阿拉伯胶以及甘油的质量比为(0.5~3.0):3:3:(0.5~2),明胶、阿拉伯胶对桉柠蒎的乳化效果好,微囊包封率高;当质量比为(0.5~3.0):3:3:1,微囊包封率进一步提高;当质量比为3.0:3:3:1,明胶、阿拉伯胶对桉柠蒎的乳化效果进一步提高,微囊包封率进一步提高;当质量比为2.0:3:3:1,微囊包封率显著提高,可达60%以上。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桉柠蒎肠溶微囊的剂型为颗粒剂或混悬剂。所述桉柠蒎肠溶微囊制成颗粒剂或混悬剂的剂型,更加便于吞咽,减少制备过程中药物的挥发和浪费。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的桉柠蒎肠溶微囊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将预定量的明胶与所述活性成分进行第一混合处理,以便获得初乳;将所述初乳与预定量的阿拉伯胶进行第二混合处理;将第二混合处理产物与任选的预定量的增塑剂或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以便获得所述桉柠蒎肠溶微囊。所述“预定量”的剂量如前面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所制备的桉柠蒎肠溶微囊便于吞咽服用,患者顺应性高,缓释效果佳。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混合处理是在2000rpm~8000rpm的转速下进行5~25min剪切的条件下进行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2000rpm~8000rpm的转速下随着剪切转速的增加,微囊包封率先增加后降低,且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微囊包封率也是先增加后降低。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混合处理是在6000rpm的转速下进行10min剪切的条件下进行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6000rpm的转速下进行10min剪切,微囊包封率在38%~42%范围内,微囊包封率高。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固化处理的时间为1~4h。专利技术人发现,固化处理时间在1~4h,桉柠蒎微囊的肠溶效果好,在胃液中不破裂,在肠液中的崩解。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固化处理的时间为1.5~2.5h,优选地,2h。专利技术人发现,固化处理时间在1.5~2.5h,桉柠蒎微囊的肠溶效果更好,在肠液中的崩解时间适当,药效更佳。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活性成分与明胶、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0.5~3.0):(2~4):(2~4),优选地,(0.5~2.0):3:4,更优选地,(1.5~2.0):3.5:3,更优选地,2.0:3:3。专利技术人发现,活性成分与明胶、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0.5~3.0):3:3,明胶、阿拉伯胶对桉柠蒎的乳化效果好;活性成分与明胶、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0.5~2.0):3:3,微囊包封率
高;当活性成分与明胶、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1.5~2.0):3:3,微囊包封率可达60%以上。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活性成分、明胶、阿拉伯胶以及甘油的质量比为(0.5~3.0):3:3:(0.5~2),优选地,(0.5~3.0):3:3:(0.5~1),更优选地,(0.5~3.0):3:3:1,更优选地,3.0:3:3:1或2.0:3:3:1。专利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桉柠蒎肠溶微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囊芯油相,所述微囊芯油相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桉油精、柠檬烯和α-蒎烯的至少之一;微囊皮,所述微球皮包裹于所述活性成分的表面,所述微囊皮由明胶-阿拉伯胶络合物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柠蒎肠溶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皮是由明胶、阿拉伯胶在固化剂和增塑剂的至少之一存在的条件下络合而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桉柠蒎肠溶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与明胶、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0.5~3.0):(2~4):(2~4),优选为(0.5~2.0):3:4,更优选为(1.5~2.0):3.5:3,更优选为2.0:3: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桉柠蒎肠溶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戊二醛;任选地,所述增塑剂为甘油。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桉柠蒎肠溶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明胶、阿拉伯胶以及甘油的质量比为(0.5~3.0):3:3:(0.5~2),优选为(0.5~3.0):3:3:(0.5~1),更优选为(0.5~3.0):3:3:1,更优选为3.0:3:3:1或2.0:3: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桉柠蒎肠溶微囊,其特征在于,桉柠蒎肠溶微囊的剂型为颗粒剂或混悬剂。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芳玲聂红梅韩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远大九和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