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芳丽专利>正文

一种双脚活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23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脚活动器,包括装夹于床尾板上的装夹板,装夹板后端设有便于调节装夹板的螺旋钮,所述装夹板前端设有支架,支架两端均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前端可拆卸的连接有鞋托,所述支架两端与所述万向节之间通过转动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装夹板和螺旋钮配合装夹在床尾板上,双脚放置于鞋托上,之后通过转动电机控制万向节转动的同时,使鞋托及双脚可进行空间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脚活动器


[0001]本技术涉及训练设备
,涉及一种双脚活动器。

技术介绍

[0002]踝泵运动:是一种主动或者被动屈伸踝关节的运动,通过踝关节的运动,可加速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促进卧床患者远端肢体的功能恢复和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水肿、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0003]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基础预防其中一项就是踝泵运动,《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指南》第四章第一节第三部分明确指出踝泵运动的对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作用。但患者往往因术后虚弱、伤口疼痛等原因而致踝泵运动的依从性差。然而对于恶病质肿瘤患者或者血液粘稠患者(糖尿病等)不早期进行干预极易形成血栓,偏瘫、中风、昏迷等患者长期未进行干预还会形成肌肉萎缩、踝关节僵硬、足下垂等。
[0004]在预防静脉血栓方面临床已经有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IPC是通过循环充气和放气形成的挤压加强深静脉的血液流动,达到预防血栓的作用。而双脚活动器是模拟人体双脚关节活动,通过足背伸屈和旋转运动直接带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及关节活动,达到预防血栓、淋巴水肿和防止肌张力增高、肌肉萎缩以及预防踝关节僵硬和双足下垂的目的。
[0005]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07):599

603中《下肢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进展》中指出:尽管最新的研究并未证实IPC的有效性,但是大部分研究对IPC在不同患者中的疗效得到证实。从中看出IPC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还是有一定局限性,而我们的双脚活动期能打开预防血栓的新局面。
[0006]人卫第六版《外科护理学》第三十六章第二节功能锻炼:早期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和组织间液重吸收,有利于减轻患肢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脚活动器,其具有能自动控制双脚进行足背伸屈和旋转运动,带动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关节活动,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的同时,又会直接带动血管和淋巴管的收缩和舒张,从而能有效防止肌张力的增高、防止踝关节僵硬、防止血液淤滞形成血栓、防止形成淋巴水肿以及预防双足下垂、预防肌肉萎缩的特点。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9]一种双脚活动器,包括装夹于床尾板上的装夹板,装夹板后端设有便于整体固定及调节的螺旋钮,所述装夹板前端设有支架,支架两端均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前端可拆卸的连接有鞋托,所述支架两端与所述万向节之间通过转动电机连接。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鞋托包括与所述万向节螺接的鞋体,鞋体上设有开合的鞋面,所述鞋面一端与鞋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鞋体贴合连接,所述鞋体与鞋面形成的内壁设有
用于保护脚的包裹垫层。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装夹板包括设于床尾板外端的后夹板和设于床尾板内端的前夹板,所述支架与前夹板连接,所述螺旋钮设于后夹板。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夹板底端设有与床板平行的支撑板,所述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外套设有弹簧。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尾对应所述脚托的下方设有便于脚跟放置并悬空双下肢的垫枕。
[0014]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装夹于床尾板上的装夹板,装夹板后端设有便于整体固定及调节的螺旋钮,所述装夹板前端设有支架,支架两端均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前端可拆卸的连接有鞋托,所述支架两端与所述万向节之间通过转动电机连接,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装夹板和螺旋钮配合装夹在床尾板上,双脚放置于鞋托上,之后通过转动电机控制万向节转动的同时,使鞋托及双脚进行足背伸屈和旋转运动,带动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关节活动,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的同时,又会直接带动血管和淋巴管的收缩和舒张,这样便可有效防止血液形成血栓、防止肌张力的增高、防止踝关节僵硬、防止形成淋巴水肿以及预防双足下垂、预防肌肉萎缩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双脚活动器,包括装夹于床尾板上的装夹板,装夹板后端设有便于整体固定及调节的螺旋钮1,所述装夹板前端设有支架2,支架2用于连接装夹板与万向节3,承受双下肢重量,支架2两端均连接有万向节3,万向节3 前端可拆卸的连接有鞋托4,所述支架2两端与所述万向节3之间通过转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万向节3配合转动的驱动套,该驱动套与万向节3偏心连接,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装夹板和螺旋钮1配合装夹在床尾板上,双脚放置于鞋托4上,之后通过转动电机控制万向节3转动的同时,可以对鞋托4进行上下活动,左右摇摆或者脚尖360
°
的旋转,使足背伸屈和旋转运动,带动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关节活动,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的同时,又会直接带动血管和淋巴管的收缩和舒张,这样便可有效防止血液形成血栓、防止肌张力的增高、防止踝关节僵硬、防止形成淋巴水肿以及预防双足下垂、预防肌肉萎缩的目的。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鞋托4包括与所述万向节3螺接的鞋体,鞋体上设有开合的鞋面,所述鞋面一端与鞋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鞋体贴合连接,所述鞋体与鞋面形成的内壁设有用于保护脚的包裹垫层,所述鞋托4承接双脚的半开放型鞋托 4,可以根据不同鞋号选择(鞋托4整体可以和万向节3脱离,以螺丝在两侧固定);另外,鞋托4下方为正常鞋后跟,鞋面上方为可撕脱粘贴带,用以贴合不同脚型。鞋内面加有全面保护的包裹垫层,更好防止活动过程皮肤与鞋托4接触受到的损伤,鞋托4距离床面20到30厘米,因《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指南》里明确指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装夹板包括设于床尾板外端的后夹板6和设于床尾板内端的前
夹板5,所述支架2与前夹板5连接,所述螺旋钮1设于后夹板6,所述前夹板5底端设有与床板平行的支撑板7,所述后夹板6与前夹板5之间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外套设有弹簧,使用时,通过螺旋钮1控制前夹板5和后夹板6夹持床尾板,而支架2随连接杆经弹簧伸缩,达到装夹板装卸的目的,另外,支撑板 7便于固定并支撑本技术(1、适用于床尾栏高度低于20厘米时,为达治疗效果,不会将仪器固定于床尾栏上,而是直接使用挡板1和挡板2支撑与固定2、对于床围栏高于20厘米以上,加强支撑与固定)。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床尾对应所述脚托的下方设有便于脚跟放置并悬空双下肢的垫枕8,所述支撑板7可针对不同大小的脚,配合鞋托4使用,起到支撑和辅助活动的作用,所述垫枕的表面可以是充气型,也可以是类似于橡胶枕一样的结构,垫枕8向床尾面为一凹形,使足跟部置于其上得以悬空或鞋托4在活动中二者不至于相碰,对于已经形成血栓或者需要抬高下肢患者,半圆形的垫枕8具有一定支撑力的,同时表面足够柔软,不易引起压疮,与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脚活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于床尾板上的装夹板,装夹板后端设有便于整体固定及调节的螺旋钮,所述装夹板前端设有支架,支架两端均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前端可拆卸的连接有鞋托,所述支架两端与所述万向节之间通过转动电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脚活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托包括与所述万向节螺接的鞋体,鞋体上设有开合的鞋面,所述鞋面一端与鞋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鞋体贴合连接,所述鞋体与鞋面形成的内壁设有用于保护脚的包裹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芳丽
申请(专利权)人:黄芳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