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91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针对现有的技术产品相对单一,无法直接融合多功能,运动模式中运动速度与时间相对固定,且足踝充气挤压强度与时间相对固定,无法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适配性调节,无法对脚底产生应力刺激,设备较为笨重携带不方便,难以家庭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且底座上设置有限位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设置,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省时省力,踝关节运动速度、运动时间、充气时间和强度均可调节,且锤击运动力度、速度和时间也可调节,仪器小巧轻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高速发展,脑卒中或脊髓损伤的致死率不断下降,但致残率却不断增高,可高达80%,这些患者在临床康复中,由于肌肉失神经支配,会导致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关节半脱位、骨质疏松等,严重者还会引发相应并发症,如压疮、异位骨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以及心理情绪,由于偏瘫或截瘫后患者的康复周期较长,如果未能及时得到有效康复或适配的辅助器具代偿或保护暂失的功能,往往会带来更高的致残率,给患者的家庭带来经济、心理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偏瘫和截瘫患者从医院临床康复回至家庭、社区过程中,研究辅助器具在不同时期适时的介入康复,观察下肢辅具器具如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的早期康复介入,减少踝关节变形,为日后步行训练供基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将“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写入其中,充分对辅助器具个性服务发挥深度转化,尤其重视在下肢辅助中对卧床患者、失能老人等的应用研究,如浙江大学吴剑锋团队深入研究下肢动作模式与肌电信息的关系,设计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适配的下肢辅具;合肥工业大学王勇团队为下肢偏瘫患者设计了多位姿下肢康复机器人,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出对不同康复期间的患者能够实现“坐



站”多位姿的康复训练;武汉理工大学汤梦颖团队基于老年人群体的身心特征、认知能力等因素研究了老年人多功能助行拐杖设计,现有技术:1、弹簧式踝泵运动鞋:脑卒中后足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步行功能障碍,可以影响到20%卒中后存活的患者,足下垂是由踝背伸肌肉全部或部分瘫痪导致的,造成了摆动相地面廓清困难引起髋上、画圈步态,严重影响步行速度,弹簧式踝泵运动帮助踝关节启动屈伸旋转运动,其最大背伸、跖屈运动可以增强下肢肌肉的肌力,是预防足下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2、足踝部充气挤压脚套:DVT好发于下肢,多继发于手术、分娩、肿瘤等危险因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有研究证明,空气波压力治疗有助于促进患侧肢体血液循环、静脉淋巴回流,从而减轻水肿和预防DVT,足踝部充气挤压在仿照空气波压力治疗的原理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足跟部的旋转及充气挤压、下肢肌肉的活动,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加快血液回流,预防凝血因子聚集、黏附,改善血液淤滞,从而预防DVT的发生;3、足跟部锤击运动装置: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老年人及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近年来研究发现生物力学因素如适当的应力刺激可以促进骨形成和骨重建效应,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江建明等研究表明低频振动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对骨质疏松和骨折愈合具有一定疗效,足跟部锤击运动装置模仿类似于人体负重行走时所受到的应力刺激装置,适宜频率的机械应力能够促进骨形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0003]现有技术的产品相对单一(如CPM,持续关节被动运动器),只能单纯解决某个小点的问题或需要徒手人力,无法直接融合多功能,现有技术的运动模式中运动速度与时间相对固定,无法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适配性调节,现有技术的足踝充气挤压强度与时间相
对固定,无法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适配性调节,现有技术无法对脚底产生应力刺激,现有设备较为笨重,携带不方便,难以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产品相对单一,无法直接融合多功能,运动模式中运动速度与时间相对固定,且足踝充气挤压强度与时间相对固定,无法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适配性调节,无法对脚底产生应力刺激,设备较为笨重携带不方便,难以家庭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且底座上设置有限位环,底座上设置有足跟部锤击机构和足踝部充气挤压机构,连接座上设置有脚踝部运动机构,且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
[0007]优选的,所述脚踝部运动机构包括开设于连接座内的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电机,第一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座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托板,第一托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带,第一托板可以带动前脚掌摆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电机,第二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座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托板,第二托板可以带动后脚掌摆动。
[0009]优选的,所述足跟部锤击机构包括开设于底座内的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伸缩电机,第三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三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三托板,第三托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带,第三托板可以上下摆动达到对脚后跟进行敲击的目的。
[0010]优选的,所述足踝部充气挤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腔底部内壁上的气泵,限位环内设置有限位气垫筒,气泵的输出口上连接有多个输出管,多个输出管的一端均与限位气垫筒连接,通过限位气垫筒进行充气挤压治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1、多功能踝泵压力训练仪集踝泵运动、足踝部充气挤压装置、足跟部锤击运动为一体,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0013]2、多功能踝泵压力训练仪可自动帮助踝关节启动关节运动。踝关节背伸达20

30度,跖屈达40

50度,旋转360度,运动速度与时间可调;
[0014]3、足踝充气挤压强度与时间可调节;
[0015]4、创新性引入对脚底的应力刺激,通过锤击实现,且锤击运动力度、速度与时间大小可调节;
[0016]5、仪器小巧轻便,使用方便、安全,适合家庭使用;
[0017]本技术多功能设置,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省时省力,踝关节运动速度、运动时间、充气时间和强度均可调节,且锤击运动力度、速度和时间也可调节,仪器小巧轻便,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的一种形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的另一种形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连接座、3限位环、4控制面板、5第一安装腔、6第一伸缩电机、7第一伸缩杆、8第一托板、9第一限位带、10第二伸缩电机、11第二伸缩杆、12第二托板、13第二安装腔、14第三伸缩电机、15第三伸缩杆、16第三托板、17第二限位带、18气泵、19限位气垫筒、20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且底座(1)上设置有限位环(3),底座(1)上设置有足跟部锤击机构和足踝部充气挤压机构,连接座(2)上设置有脚踝部运动机构,且连接座(2)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部运动机构包括开设于连接座(2)内的第一安装腔(5),第一安装腔(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电机(6),第一伸缩电机(6)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7)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座(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托板(8),第一托板(8)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带(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踝泵应力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电机(10),第二伸缩电机(10)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龙彬陈卓铭林舒琪黄译萱欧阳辉陈洁萍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