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16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存放装置,主要涉及施工设施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层层架机构,每层所述层架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架上的两根并列水平延伸的撑杆,所述撑杆的内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设置在撑杆的上方,所述连杆的顶端铰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撑杆共面,所述撑杆的外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间隙配合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与承重杆的外端铰接,所述调节螺杆上螺纹配合有螺母,相对的两根承重杆之间设有若干根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便于多层、分类的存放钢筋,提高现场钢筋存放和管理水平。提高现场钢筋存放和管理水平。提高现场钢筋存放和管理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存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设施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建设离不开钢筋的大量投用,成根的钢筋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后,经过切断、折弯等一系列处理后,被应用到搭建楼体骨架上。故建筑施工工地上通常需要对大量的钢筋原材以及处理加工后的钢筋料进行存放。
[0003]在存放中,对于经过定长切断处理好的钢筋,以及折弯处理好的钢筋,与钢筋原材相比在长度上大大缩短,如果还是摊放在放置架上,不利于空间利用,且无法分类,难以管理库存情况,也不利于查找取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存放装置,它便于多层、分类的存放钢筋,提高现场钢筋存放和管理水平。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存放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层层架机构,每层所述层架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架上的两根并列水平延伸的撑杆,所述撑杆的内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设置在撑杆的上方,所述连杆的顶端铰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撑杆共面,所述撑杆的外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间隙配合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与承重杆的外端铰接,所述调节螺杆上螺纹配合有螺母,相对的两根承重杆之间设有若干根横杆。
[0007]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梁、立柱、连接梁,所述支撑底梁为两根,左右对称的并列设置,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焊接在支撑底梁的中部,所述立柱向上竖直延伸,同一层架机构的两根撑杆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立柱上。
[0008]所述连杆的长度小于调节螺杆的一半。
[0009]还包括篷布,所述篷布为矩形,所述篷布的四角的边缘位置设有挂孔,所述底梁的外端边缘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勾口向下,所述挂钩与挂孔勾挂配合。
[0010]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使用本装置对钢筋进行存放,能够有效利用空间高度上的优势,提高单位面积的存放容积量。同时实现分门别类的存储管理,方便快速发现过剩钢筋件和不足钢筋件,及时补充和备料,提高建筑用料的调度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3]附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图。
[0014]附图3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5]附图4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6]附图5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7]附图6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0018]附图中所示标号:
[0019]1、底梁;2、立柱;3、连接梁;4、撑杆;5、U型槽;6、连杆;7、承重杆;8、调节螺杆;9、螺母;10、横杆;11、篷布;1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1]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0022]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存放装置
[0023]本装置主要用于对处理过的钢筋进行存放,故采用分层存放的结构,基于钢筋经过处理,切断,在长度上已经大大缩短,重量上也易于拿取和搬运,能够适用于分层储存。
[0024]本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梁1、立柱2、连接梁3,所述支撑底梁1为两根,左右对称的并列设置,所述支撑底梁1用于落在底面上,对整个装置实现抬高和支撑,让最下层的钢筋也能距离底面一定高度,防腐隔湿。
[0025]所述立柱2的底端固定焊接在支撑底梁1的中部,所述立柱2向上竖直延伸,所述连接梁3为3根,3根连接梁3竖直等距的分布在两侧的立柱2之间,所述连接梁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立柱2固定焊接,从而构成一体的承重支撑结构。
[0026]所述立柱2上设有层架机构,所述层架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使用,可以在立柱2的两侧分别等距的设置层架机构,如本示例附图所示,也可以根据钢筋的形状需要,设置不同间距的层架机构,每层层架机构的结构如下。
[0027]所述层架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撑杆4,所述撑杆4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立柱2上。对该层架机构的高度进行定位。
[0028]如图所示的层架机构为相对立柱2左右对称设置,且设置了三层的层架机构,则每根立柱2上左右对称的固定连接有3层6根撑杆4。整个装置是12根撑杆4。
[0029]所述撑杆4靠近立柱2的内端设有U型槽5U,所述U型槽5U内铰接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顶端位于撑杆4的上方,所述连杆6的顶端铰接有承重杆7,所述承重杆7与撑杆4共面,所述撑杆4的外端边缘处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螺纹配合有调节螺杆8,所述调节螺杆8与安装孔间隙配合,所述承重杆7的外端与调节螺杆8的顶端铰接,所述调节螺杆8上设有2个螺母9,通过两个螺母9分别设置于安装孔的上方和下方,对调节螺杆8位于撑杆4上表面的探出高度进行限位。通过螺母9能够控制调节螺杆8顶端与撑杆4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承重杆7的倾斜角度。
[0030]所述连杆6的长度小于调节螺杆8的一半,从而能够通过调节螺杆8的调整,而使得
撑杆4的外端获得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的状态。当存放的时候使其外端向上倾斜,从而有助于钢筋往内端聚拢,避免掉落,能够让每层都存放堆叠更多的钢筋件,当取用的时候向下倾斜承重杆7,便于取下钢筋件。
[0031]相对的两根承重杆7之间设有若干根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侧对应的承重杆7上,所述横杆10沿承重杆7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横杆10与两侧的承重杆7共同形成对钢筋的承重层面,实现对钢筋的存放。
[0032]钢筋在夜间的存放,如果为露天状态,需要对钢筋进行遮盖,故本装置还包括篷布11,所述篷布11为矩形,所述篷布11的宽度覆盖连接梁3的长度,从而能够将本装置完全覆盖,所述篷布11的四角的边缘位置设有挂孔,所述底梁1的外端边缘设有挂钩12,所述挂钩12的勾口向下,所述挂钩12与挂孔相配合,能够使篷布11的四角勾挂在挂钩12上,而篷布11覆盖在整个层架机构上,对钢筋进行遮盖和保护。
[0033]使用本装置对钢筋进行存放,能够有效利用空间高度上的优势,提高单位面积的存放容积量。同时通过不同的层架机构,能够存放不同型号、或经过不同处理过的钢筋件,从而实现分门别类的存储管理,方便快速发现过剩钢筋件和不足钢筋件,及时补充和备料,提高建筑用料的调度管理水平。
[0034]基于承重杆7的倾斜角度可调,可以便于在存放时堆叠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层层架机构,每层所述层架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架上的两根并列水平延伸的撑杆,所述撑杆的内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设置在撑杆的上方,所述连杆的顶端铰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撑杆共面,所述撑杆的外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间隙配合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与承重杆的外端铰接,所述调节螺杆上螺纹配合有螺母,相对的两根承重杆之间设有若干根横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彤赵书林赵义飞解德龙解德凤钟承鑫林燕琼解万连赵义源吴春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艺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