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振器蝶形垫圈和自锁蝶形垫圈组合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蝶形垫圈和自锁蝶形垫圈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减振器或重型卡车减振器与车身或驾驶室连接时,均有使用减震性能的橡胶减震垫,橡胶减震垫与车身间需要使用金属垫圈。
[0003]但专利技术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些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1.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垫圈与螺母间的金属撞击损坏,以及橡胶减震垫损坏故障。
[0005]2.通过对大量反馈金属撞击异响的减振器和三包退回的后减振器和驾驶室减振器解析后发现,金属垫圈不仅会撞击螺母造成损坏,并且还可能会划伤橡胶减震垫,造成大量的汽车减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金属垫圈与螺母间撞击易造成损坏、垫圈损伤橡胶减震垫影响汽车减震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减振器蝶形垫圈和自锁蝶形垫圈组合结构,其目的为:通过对金属垫圈的设计改进,有效减少金属垫圈与螺母撞击造成的异响、损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振器蝶形垫圈和自锁蝶形垫圈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蝶形垫圈和减振器活塞杆,所述蝶形垫圈套设在减振器活塞杆上,蝶形垫圈上方设置有橡胶减震垫A、减振器与汽车底盘连接件、橡胶减震垫B、自锁蝶形垫圈和自锁螺母,均套设在减振器活塞杆上,所述自锁蝶形垫圈与橡胶减震垫B接触面为平滑面,另一面与自锁螺母贴合且内圆处设置有数个尖端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蝶形垫圈和自锁蝶形垫圈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蝶形垫圈内远处设置有4个尖端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蝶形垫圈和自锁蝶形垫圈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垫圈与自锁蝶形垫圈内弧尺寸与橡胶减震垫A、B为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蝶形垫圈和自锁蝶形垫圈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垫圈内弧边缘为倒角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焕茹,吴双,史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