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资源池的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优化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需求响应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资源池的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优化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参与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的终端用户多为大型工商业用户。考虑该类型用户的生产安全和参与意愿,电网公司无法直接通过用户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控制其生产或空调设备,而仅能通过向用户下达响应指令的方式进行需求侧响应。
[0003]相比于可中断负荷,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受到用户参与意愿和响应启停时间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电网公司实行需求侧响应获取的负荷响应曲线与目标响应曲线可能存在较大偏差。此外,考虑到大型工商业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前后存在的报复性用电或负荷转移行为,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甚至可能出现反向响应,加重峰时段电网供需紧平衡态势。因此,电网公司需要优化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调度方式,使需求侧提供与电源侧对等的稳定负荷调节资源,充分发挥电网需求侧响应资源削峰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资源池的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包括响应参与概率标签、事前/事后用电反击概率标签的需求响应动态资源池,基于需求响应动态资源池,构建非直控型需求响应用户模型;步骤S2:考虑不同用户负荷响应曲线在时序上的互补性,在给定响应负荷要求下,以同时最小化需求侧响应曲线与目标响应曲线欧氏距离、最小化响应负荷上升时间为目标,建立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负荷调度优化模型,根据优化模型进行调度;步骤S3:根据当次需求侧响应实际执行情况修正需求响应动态资源池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资源池的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面向n个用户、m个标签的需求响应动态资源池,用矩阵D
n
×
m
表示为其中,d
ij
表示第i个用户的第j个标签的值或评价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资源池的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标签包括统计类标签和响应类标签,统计类标签指通过营销中心普查或由日常用电行为统计得到的标签,包括用户所属行业、负荷类型、最大响应容量、最大持续响应时间、升负荷速率、降负荷速率6类标签;响应类标签指需要电网公司调用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后,通过用户实际响应行为记录与评价获取的指标,包括响应参与概率、事前/事后用电反击概率、事前/事后用电反击程度、事前/事后反击持续时间7类标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资源池的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动态资源池响应类标签中的响应参与概率、事前/事后用电反击概率,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建立用户响应行为场景集S,构建场景s下单一用户负荷响应曲线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资源池的非直控型需求侧响应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矩阵D
i,s
表征用户i在场景s下的用电反击行为,表示为其中,和为0/1变量,表示用户i在场景s下的事前/事后用电反击行为;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华东,王朝亮,叶菁,李磊,芦鹏飞,肖涛,陆春光,刘炜,潘一洲,郁春雷,麻吕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